学生教育犹如‘灯学’
学生教育犹如‘灯学’
如果允许我以“灯”来作比喻的话,从事教学多年,我发现学生可以趣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灯火灿烂”型。
这类学生的脸,不折不扣就是一盏“聚光灯”,教师一走进课室,他们立刻便成为被注意的亮点。他们是教师求之不得的良木,易雕、好雕,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被雕、喜欢被雕。上课时,精神集中、领悟力强,双眸永远炯炯有神。
这种类型的学生,犹如善于掌舵的船长,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一条人生的航道,所以嘛,不管教师分配多少作业,他们都会绞尽脑汁地做、倾尽全力地做,求新意、求创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绝不允许自己在原地踏步。至为关键的是,他们了解,做一份完美的作业,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竞争,而是为了自我的充实、自我的成长。
“灯火灿烂型”的学生,他日成长后,可能就会成为海上其他船只永远的“导航灯塔”。
第二类是“灯火朦胧”型。
这类学生的脸,朦朦胧胧、暧暧昧昧,好似街灯在昏浊的暮色里不情不愿地散发出来的那一圈土黄的光晕。他们没有主见、没有创见,人云亦云、邯郸学步。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们永远机械刻板地张开着大大的嘴巴,等待教师把准备得妥妥当当的“饲料”一匙一匙地喂给他们吃。最糟的是,他们不反刍、不消化,只一味“囫囵吞枣”,吃进去的是草,吐出来的,居然也是“一成不变”的草,即连那草的形状和颜色,也没有一丁点儿的改变。
“灯光朦胧”型的学生,他日成长后,就只能成为别人工具箱里一颗备用的小灯泡。
第三类是“灯火闪烁”型。
这类学生,脸庞时明时暗,就像是闪闪烁烁、明明灭灭的灯泡。他们重感情,轻理智,往往喜欢意气用事,行事优柔寡断。在学习上,他们没有明显喜欢或讨厌的学科,只有明确喜欢或讨厌的老师。碰上顺眼的老师,他们便斗志昂扬;遇到碍眼的老师,他们便彻底放弃,任性地由着自己的情绪来操纵自己的前途。
“灯火闪烁”型的学生,他日成长后,或许会成为一颗不具口碑的“无商标灯泡”,滞销;然而,然而呀,一旦碰上伯乐,他们便会摇身一变而成为独树一帜的另类灯泡,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第四类是“灯火熄灭”型。
这类学生嘛,最复杂、最棘手、最难揣测,也最难应付。一张脸,阴阴霾霾、暗暗沉沉,好似被风雨摧残而坏损的一盏墙头灯。十七岁,却像足了七十岁,双眼睁着,宛如失明;双耳竖着,宛若失聪。上课时,他就好像一堆被暴雨淋得透湿的木柴,教师拼命煽风点火,却无法燃起他半分学习的热忱。他不捣乱,但如入定老僧,左右两耳都贴了“此路不通”的标签;他不做作业,一催再催而交上时,却是敷衍塞责地做得乱七八糟的。
导致灯泡熄灭的原因不胜枚举,也许,家有暴力倾向的亲人或者父母的婚姻面临破裂;也许,他本身碰上了难以承受的打击或者个人的感情世界出了岔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灯火熄灭”型的学生,是教师的“劲敌”。动手修理嘛,有时不但于事无补,说不定还会触电哪!然而,任由它去,它绝对难以重现亮光。所以,教师一定要抱着“沙滩救海星”的心态,随身携带一个“百宝箱”,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总的来说,让“灿烂的聚光灯”变得更为明亮,让“朦胧的街灯”大绽亮光,让“闪烁的灯泡”亮度稳定,让“熄灭的墙头灯”恢复亮光,是教师永远的挑战。
“教师”有别于“教匠”,正因为他们日日面对挑战而又时时乐于接受挑战。
开学之际,愿以此文与所有老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