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宫
我的故宫
砖红色城墙,圈起了几世繁华,几世荒芜,琉璃瓦映出金黄色的璀璨,它信步从几百年,几千年的荒漠走来,带来一轮火红的明日,从天的东方缓缓升起。金瓦青砖的刚硬,飞檐吊角的婀娜。它从孑然一身的朴素,出落得惊为天人。我的故宫,它站住了,站在龙的身躯下,挺起骄傲的脊梁,极目远眺。历史赋予它厚重的灰尘,它却从不抖一抖。它告诉我,这是它现在的样子,无需粉饰。而它的样子,本该如此。
中华民族的符号,可以渺小,可以曲折,像龟壳上的甲骨文。但同样可以恢弘,可以刚直,就如故宫。千百年走过,风雨侵蚀,大火焚烧,小人猖狂,可就是无法把它摇倒。它不卑不亢,从容地接纳并包容着无数有意或无意的伤痕,到也无需缝合,一条伤疤是一段血泪,它吞下了无数的悲号或是欢笑,一层一层地堆积,盖在新愈合的伤口下,越来越厚,越来越重。千百年来,它的伤总也好不了。若非要说它留下了些什么,那应该是它一肚子的故事。每当夕阳落了山,它就开始掏出故事来讲。这些故事,只能献给静谧的紫禁城,因为只有静,才听得出它深深掩藏的叹息。、
我的故宫,它该是静的,喧闹不适合它的气质。三大殿是它的骨架,可是太过浮华,连灰尘都扬了起来,遮在眼前,让我无法看清它原来的样子。我的心在跳,在逃,慌乱,彷徨。直到-----双脚踏进皇极门,心终于安静下来。四周空无一人,我贪婪地拾级而下。灰尘都落了地,眼前一片清明。汉白玉纯洁无暇,殿前广场似是久无人打理,生了些杂草。四周宽阔,好像包容了几个世纪。缓缓走近,大殿伟岸,投下一片阴影。却蓦地有些紧张和畏惧,应该说是近乡情怯。它像是我久久不见,众里寻它,却猛然惊现的归属。掉了清漆的镂空花窗,一排八个高高立起,陡然升起不可名状的威严。殿前彩画是覆了灰尘的古朴,不明艳,不张扬。适合极了它老者的气度。这一切,都正契合了我空缺的那部分记忆。它清丽的背影,静立一隅,不与群芳争艳,却世间无双。无法言表,言说不尽的,都在这儿了,那是我的故宫难以割舍的眷恋。
珍妃,一个温婉的名字,一个温婉的女子。如今我所能看到的,只余一张黑白照片,悬挂于祠堂,接受游人的缅怀和跪拜。还有一口窄窄的小井,据说是她惨死的地方,孤零零的,一如她短暂芳华,苇草般,飘摇落下,埋于泥沼。历史真相早已风干,留下的,也不过是几缕叹息。只是不知道,这几百年的日夜走来,她是否觉得孤寂,委屈或不甘。可是紫禁城的痛楚,增加了它的风韵,在历史的长河里,唱出一首悲伤的挽歌。我们无以追究,只好静静地在这河边驻足,颂念虔诚的祷词,来祭奠那些逝去的无辜灵魂。
我想,纵然故宫外表康健,可它终究是老矣。无法经受现今世人对它过于热情的追捧。我的故宫啊,它只应属于薄暮十分的夕阳,泰然自若。历史已经让他太过疲惫,而我们,是时候让它平静安详。
千万人践踏,精致的雕纹已几近模糊,青砖有些破裂,随之大地在震撼,千万人嘈杂,震落了殿上的金瓦,故宫在怒号,随之中国在怒号。华夏子孙,你们能否对自己的先祖报以尊重?外来的游客,你们能否对一个老者给予起码的温和?否则,故宫的形还未灭,可故宫的心却早已经死去了。
我用手摩挲着中华大地,摩挲着故宫刚硬的轮廓,以及它沟壑丛生的皱纹。心中有万般痛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割舍,我不能,我们不能,整个中华民族都不能。它是历史的瑰宝,是积沉下来的经典,是璀璨的文化之光。失落了故宫的中国,也就失落了历史。失落了历史文化,是全民族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