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世还做瞿秋白

作者:未知 字数:1657 阅读:168 更新时间:2016/06/09

下一世还做瞿秋白


  第一次听到瞿秋白的名字是在历史课上,只是三言两语:瞿秋白是中共的领导人物,后受王明等人的排挤,长征时没有跟着红军北上,而是留守阵地,最终英勇就义。平白而毫无感情的史实,对我们来说,不过如此。只是,在那时候,瞿秋白这个名字却印在了我的心上,我只是觉得它有说不出的好听,好听之中,不知怎的,又泛起些淡淡的哀伤与心疼来。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瞿秋白死的时候只有36岁,正当一个男人最灿烂的年华。面对敌人,他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是淡然,淡淡的笑,淡淡地写下些文章,淡淡地,剖析着自己的一生。秋白,秋白,秋天本来金黄,又何来苍然的白色?或许是太过悲伤,连丰收的喜庆也变得惨淡了吧。看他的照片,身体孱弱,脸色苍白,却没有任何弱柳扶风的女子气。反而刚毅而凛然,好似有一根筋在身后支撑着他,让他的脊背挺得很直,很直。
  说到底啊,他不过是一个文人,画家,却非要把自己安到革命者的身上去。他的才华,不输于鲁迅,矛盾,哪怕随便的大笔一挥,便能在文坛上掀起一阵狂风。写写书,画张画儿,安稳,便也终此一生。可是,他都没有。风倒是刮起来了,却刮到了革命的浪潮中,顺带着把他自己也卷进了这水深火热之中。他的死,不是因为国民党,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固执,因为那股燃烧不尽的热情。然而,就是这股热情,燃尽了他短暂的生命。
  可我要说,从头到尾,背叛,排挤,他没有半丝后悔,也没有半句怨言。
  觅渡,是他家乡前的河。有点儿凄凉的名字,于是,它载着他走向了他悲凉的一生。一生,寻寻觅觅,越过无数座山,又渡过无数条河,只为了,那一点点的信念。然而信念达成也就罢了,就怕倒在半路,望着顶峰,却再也无法触及。瞿秋白,就是这样。倘若他随长征北上,或许能够成就万世功业,或许能有一个更为响亮而气魄的名字。或许……但是世间总是没有那么多的或许。注定便是一生。瞿秋白的宿命,理应是如此淡薄却又充满了回味的。
  梁衡文章里有句话,给我感触颇深。“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在他的生命中,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解剖。一次又一次深入而细致的解剖增加了他生命的厚度。但他又是如此坦然干净,如同一张白纸,一阵风,悄悄地来,又拂袖而走,坦坦荡荡,没有半分污秽。这让我想起纳兰,我挚爱的词人。他们,都是干净到极致的人,也是固执到极致的人。可能,正是因为这份固执,才开辟出了一条耿直的路,心无旁骛,直走到尽头中去。
  当年项羽自刎乌江,泪别虞姬,留下千古佳话。岳飞征战沙场,却含冤而死,留下几世的叹惋。总要留下些惋惜,一辈子可能才算是真正的完整。否则,风风火火地走完一路,却连一份执念都没留在世间,岂不是太过悲哀。瞿秋白英年早逝,但这却是他最好的结局。如此玲珑剔透的人,功名利禄难免玷污了他。就像李白捞月,溺水而亡,浪漫的人总该有浪漫的故事。而瞿秋白,在我记忆里的那个苍白的男子,闭上眼睛,他淡漠一笑,睥睨天下,那份傲然,使天地黯然失色。下一世,还要做瞿秋白!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外表睡着,而心中醒着 下一篇:母亲的唠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