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王14

作者:李春光 字数:2171 阅读:14 更新时间:2016/06/09

清代帝王14

世祖逊位避世之说
  帝自幼即耽空寂,尝自书一联,意谓过去之事,既亲尝之矣。未来之事,亦不过如此。人生世间无味已极。又言既参透此理,何为仍居世间,日理俗务,当时记载,又谓帝退位前不久,曾谓鳌拜曰:“嗣皇帝登极之时,朕将在群臣之后,自旁观之”……世祖逊位之事,中国人几皆信之。谓帝先与大臣商定,佯言驾崩,而实往天寿山寺为僧(按又有言在五台山者),寺离京十四英里,记载家言此寺中一长老,平时所服之衣,仿佛帝者,现寺中犹有其遗像。像加漆,外涂以金,约三十余岁,与寿皇殿中世祖之像相似,即此书首之像片也。服饰亦不同常僧,寻常僧人,恒披红袈裟,此像则服黄龙袍,人言此袍即圣祖皇帝所送。长老在时,圣祖曾到此庙中三次,长老对帝,不行叩首之礼。至一千六百七十年,长老圆寂,圣祖送一铜像,并送珠玉为殉,其塔至今犹存,每年开放一次,任人瞻礼。至者咸言此地有皇帝葬焉。此事虽言者历历,而真伪究不可知。但世祖崩时,年只二十三岁,幼帝嗣立,由大臣四人辅佐之。是为圣祖。圣祖在位六十一年,为清代首出圣明之主。
  《清室外纪》
  世祖出家之异说
  世祖逊位出世与宴驾情事,当然不同。故其托孤寄命,从容布置,意想中极为周到,亦自有理。顾按之事实,容有未尽然者。彼既感触世缘,言下顿悟勘破一切尊荣富贵,则蝉蜕浊秽,自有不可一刻留者。故康熙帝年方童稚,而竟不及待,毅然决绝舍去,谓非绝无系恋,视子孙传世事如空花幻影也乎。故官书所载,世祖显命大臣至八员之多,其后互争权利,几危社稷。设非康熙帝英明,不且事几不可收拾,欲安利之适以危害之欤。间尝疑顾命事未可信,后与掌故家某公谈及,某公乃鼓掌曰:“信然,设非子言,吾几忘之。”盖康熙帝诛鳌拜诏,亦有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等语。后得宗室某之饫闻天家事者,谓鳌拜等五人实皆乘机攫取权利,并未恭承顾命异数。惟玛尼哈特平日系左右近臣,确有世祖手诏,勉其忠辅幼主之语。然亦非正式拜受顾命,如周公毕公然者。先是,顺治帝以董妃既亡,抑郁不自得。一日,独坐便殿,偶睹梧桐落叶,瞿然若有所念,顾左右曰:“人生不过数十寒暑,追逐名利,何时可已。朕贵为天子,开国承家业已十有八年,长此营营何时方得满意。朕觉世事有如浮云过眼,事后追维,味同嚼蜡,不如真修悟道,实为无上上乘。况朕幼日即有此志,迩来饱经世患,勘破情网,若不于此时解脱,更待可时。”语讫,立命召御前会议大臣玛尼哈特等入。即勉以忠辅幼主等语。语至简单,大臣俱攀驾乞留,世祖复答数语,意甚决绝。大臣等跽不肯起。顷之,世祖已命小黄门出箧中黄袈裟一,喇嘛帽一,从容易服飘飘步行,出东华门。玛尼等俱长跪牵裾不听帝行。帝亦不怒,顾辞旨坚决,不可挽回。大臣乃请指派侍卫护送,世祖固言无须,以诸臣请不已,遂许侍卫四人随行。后未至五台界,即遣还,卒未获知帝所卓锡之地也。既行,玛哈尼特等方议禅立幼主事,鳌拜始列席定策,俨然自称顾命大臣。诸受顾命者俱侧目。圣祖既幼,亦不知顾命之真相,果谁是谁非也。且世祖濒行,仅与诸臣参寥数语,幼主绝未谋面,故圣祖迄不知鳌拜未预顾命,乃系事后自称,以炫其能耳。
  《十叶野闻》卷上
  附:世祖入五台山之原因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贵妃董鄂氏卒。世祖哀悼殊甚,为之辍朝者五日。未几,谕礼部云:“奉圣母皇太后懿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兹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是时闻者颇讶之,谓仅一贵妃耳,何乃滥加谥号,且晋封为后若是。有知其事者曰:“是妃盖辟疆之姬人董小宛也。”明弘光末,被掠至京师,入宫赐姓董鄂氏,旋册立为贵妃。辟疆知之,惧罹大祸,乃撰《影梅庵忆语》,托言已死。太仓吴梅村(名伟业)诗,所谓“墓门深更阻侯门”者是也。不意入宫之后,竟以不寿卒。然世祖之于董贵妃,所谓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者也。乃红颜短命,世祖对之,忽忽不乐。未数月,遂弃天下,遁入五台山,削发披缁,皈依净土。梅村清凉山赞佛四诗,即咏此事也。满洲族人,虽百方劝解,卒不能回。由是于十八年正月,谬谓世祖病殁,而以十四罪自责之遗诏下矣。
  《清朝野史大观》卷1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清代帝王13 下一篇:清代帝王1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