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张之洞1

作者:李春光 字数:2264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清代大臣——张之洞1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山西巡抚等职。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支持刘永福、冯子材击败法军。中日甲午战争时力阻和议。积极开办厂矿铁路,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后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卒谥文襄。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少有神童之誉
  南皮幼颖慧,有神童之誉,九岁毕四书五经,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睡,既醒复思,必得其解而后已。其后服官治文书,亦往往达旦,自言乃幼时好坐读书所致。十四岁应童子试,成秀才,十六岁北闱举人第一名,即解元也。二十六岁入都会试中探花。廷试对策,指陈时政,不袭故常,洋洋数千言,识者以拟苏东坡。先是,同考官范鹤生得卷亟荐,拟大魁,以额溢被摈,鹤生为之竟夕永叹。翁同騄日记云:“见范鹤生处一卷,沉博绝丽,繁征博引,其文真汉史之遗,余决为张香涛,竟未获隽,令人扼腕!”
  《同光风云录》上篇
  无情对
  张文襄早岁登第,名满都门,诗酒宴会无虚日。一日,在陶然亭会饮,张创为无情对,对语甚夥,工力悉敌。如“树已半枯休纵斧”,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李莼客侍御慈铭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又如“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对以“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字之下半为“牛”,而“群”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最后,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清稗类钞•诙谐类》
  科场佳话
  张之洞为咸丰二年壬子顺天乡试解元,时年十六,房师为湖北江夏洪调纬(张因此遇洪氏后人最善,等于武昌范氏)。同治二年癸亥科,始点探花。徐致祥为咸丰九年己未科顺天乡试举人(与其叔徐?6同榜),咸丰十年庚申科联捷中会元(是科及前科,之洞均未赴试,回避考官族兄张之万也),次科壬戌,之洞与徐?6相值于会试场曰:令侄已高中会元,而我辈犹携考篮。意指季和(徐致祥号),作不平语。是科徐?6大魁天下,之洞仍报罢,次科始中进士,点探花。
  据广雅堂诗集及许著年谱所载,壬戌会试报罢,同考官内阁中书武昌范鸣和预荐,而卷在郑小山处,未获中,范争之泣下。明年癸亥,仍出范鸣和,得中。范赋诗四章,有“再到居然为此人”句。张之洞亦赋《感遇》诗五律三章,一时传为科场佳话(详均载广雅堂诗集)。按范鸣和原名范鸣琼,殿试已列一甲前十名,唱名时,北音读“范”为“万”,读“琼”为“穷”,高唱范鸣琼为“万民穷”,道光蹙眉,谕将此卷移置三甲,乃点中书。当降甲时,道光曰:四海困穷,天禄允终。近臣始知范某功名,为琼字所误,因改名鸣和。
  张之洞中探花,徐季和在翰林院,应为前辈。季和因抄袭文章之故,刻意避免之洞,出入易道,宴饮不同席。一日,有恶作剧者,知单列名,分为二单,请之洞单上不列季和名,请季和单上亦不列之洞名,两人相值于座中,季和大窘,之洞谈笑自若也。入席,季和请之洞首座,之洞亦请季和首座,同席者曰:以翰林辈行论,季和应坐首席。季和曰:予之先香涛,以科名也;论学问、文章,则予当北面事之矣。之洞乃坐首席,此后宴会,季和有戒心,必侦察客无之洞,乃往。此亡友王青篘在京,得之于当日同席老辈者。
  《世载堂杂忆》
  张之洞学问一瞥
  南皮张文襄公之洞督学四川日,作《県轩语》训士,时誉翕然。曾文正公见放试差者,必援以相勉。成都武抑斋孝廉谦游公门,尝问治《说文》如何致力。公告以入门法曰:“试先取许君五百四十字部首,记其形体,审其音读,究其训解,殚数十日之力,往复熟习,必期一睹其字,即能读为何音,辨为何义。并闭目而能默写其字体,一一无讹,再与言第二事。”公督两广修三君祠,三君者虞仲翔、韩退之、苏子瞻,皆以直言谪居岭表者也。题以联云:“江湖忠悃三仙客,岭海人文百世师。”又题武昌织布局联云:“布衣兴国;蓝缕开疆。”题银元局门云:“楚国以为宝天用,莫如龙公为总督。”尝于除日以衣裘送质库供用。或戏之曰:“公与名士争名,又将与寒士争寒邪!”然公薨后,吊客归,皆言橐金实不多云。
  《旧闻随笔》卷3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清代大臣——李卫2 下一篇:清代大臣——张之洞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