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军阀”吴佩孚
“学者军阀”吴佩孚
“学者军阀”吴佩孚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吴佩孚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字佩玉)。父亲敬仰这位英雄,于是便用戚继光的“佩玉”两字,为孩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吴佩孚早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供他上学。吴佩孚学习很用功,22岁便考中秀才。后因得罪本地权贵,被迫外出避祸,后投了北洋军。吴佩孚一介书生,初当兵时,常常因军训不合要求而被教官惩罚示
曹锟有许多绰号,最有名的是因贿选总统而得的“贿选总统”绰号。
众。受罚时,吴佩孚总是保持沉默,呆呆地站着。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吴傻子”的绰号。
吴佩孚后来当了勤务兵,在军中听差。有一天,吴佩孚为巡警营的一位幕僚郭梁丞送一份公文时,偶然发现郭梁丞在公文中用错了一个典故,便向他指了出来,郭后来知道吴佩孚竟是位秀才,便与他结为把兄弟。吴佩孚也在郭的保荐下,上了军校,当了军官。
1904年,日俄战争时,清朝政府派了16个人帮助日本人收集俄国人的情报,吴佩孚是其中一人。吴佩孚在这次行动中,表现得机警沉稳,遇到问题,他总是镇定沉着、不慌不忙地说:“总会有法子的。”人们因此给他起了一个“总会有法子先生”的绰号。
1908年,吴佩孚在曹锟的部队中任一个营的管带,负责在东北一带剿匪。吴佩孚剿匪自有一套办法,他不与土匪直接交战,却始终盯着他们,使他们没有活动的机会。如有小股匪徒活动,他则派骑兵迅速赶到,予以消灭。为此,土匪给他起了个“吴小鬼”的绰号,认为他神出鬼没,很难对付。
吴佩孚屡立战功,很快成为北洋军阀直系集团的重要将领、曹锟的心腹悍将。1920年,吴佩孚在直皖战争中,击败了段祺瑞。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将张作霖的12万人马赶出了关内。此时的吴佩孚虎踞洛阳,拥兵数十万,其势力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曹锟曾说:“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连外国人也认为他是当时“中国最强者”。美国《时代》杂志周刊也为此将他的肖像印在了封面上。人们也开始以“大帅”称呼他。
说起他“大帅”这个称号,还有一段故事。吴佩孚称大帅之前,人们称张作霖和曹锟为“大帅”。曹锟是吴佩孚的顶头上司,如今吴佩孚称了“大帅”,曹锟再称“大帅”就不合适了,于是曹锟便改称为“老帅”了。张作霖和吴佩孚一向不和,张听说吴佩孚也称了“大帅”当然恼恨,更不愿与他同称“大帅”,于是也改称“老帅”了。这样,吴佩孚“吴大帅”的绰号更有名了,因吴佩孚字子玉,所以,其部下也称他为“玉帅”。
吴佩孚秀才出身,平时又喜欢读书画画、写诗作文章,早年,他军中传唱的军歌就是他写的。吴佩孚一生还坚持三条信念:不敛财、不纳妾,失意后不进租界。这些他都做到了,他虽为军阀,但文人气息很浓,所以,人们称他为“儒将”、“儒帅”。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则直接称他为“学者军阀”。
吴佩孚晚年寓居北平,1937年北平伦陷后,日本人希望吴佩孚出山维持大局,出任北平维持会长,遭到吴佩孚严词拒绝。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亲自上门威逼利诱也没达到目的。后来他们还专门为吴佩孚举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为他写好了发言稿,让他公开露面,逼他就范。没想到,吴佩孚发言时,撇开了讲话稿,即席演讲,要求日军先行撤军再谈和平,弄得日本人狼狈不堪。于是,日本人决定除掉他,不久,吴佩孚患牙疾,高烧不退。日本人假派牙医为其治疗,借机将其杀害。
人们对吴佩孚晚年能保持气节,维护民族大义表示赞叹。吴佩孚去世之后,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介石亲自发来唁电。后来,国民政府还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