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三重境界

作者:佚名 字数:1887 阅读:758 更新时间:2016/06/09

读书的三重境界

  国学大师、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总结了学习与读书的三种境界。他用宋词里的经典名句,把读书比喻成苦苦追求的恋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这三种境界,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一条读书求知的规律。我等后生晚辈,斗胆仿照先贤,依据当今时代的特点与学风,总结一下读书的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所谓读厚,就是要广泛读书,读万卷书,无止境地追求,一步一步拓宽知识领域。古今学有所成者,都强调一个“博”字。充分的学习,丰富的积累,是增长知识、增长阅历、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了解世界文化之不朽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之璀璨瑰宝,需要我们博览群书,把书读厚读透。所谓读薄,则是指总结归纳,提炼规律,融会贯通,在不同领域中自由穿行。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曾经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如果说,把书读厚的过程,是学习、接受、丰富的过程,那么把书读薄的过程,则是消化、理解、融合的过程。苏东坡用一句“博观方约取,厚积而薄发”,将读厚与读薄的辩证关系淋漓尽致地剖析出来。

  第二重境界:读书有疑,破疑求悟。这是指读书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在破解问题中去领悟事物的真相。正所 谓 学 问 学 问,边“学”边“问”,既“学”且“问”。这方面很多人的经验教训是,多年读书不少,所获始终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读书之人只“学”不“问”,缺少主体意识。他们把自己作为一种客体去被动接受,把所读之书当成盲目信仰的对象,用书本的论述去代替自己的思考。其结果不但没有成为所读之书的主人,反而成为了书本的奴隶。读书要有疑,尤其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面对前人留下的文字,我们要有辨别能力,敢于判断,敢于舍弃,使“今世赖以知古”;作为今日文字的创作者,更要求真务实,独立思考,为后人少留疑问,使“后世赖以知今”。当然,提倡读书有疑,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并非违背科学原理地胡乱猜疑,而是批判地继承。读书有疑处,一破一豁然。豁然之间,幡然领悟,把握了事物的整体和本质,实现了认识主体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第三重境界:读以致用,以用促读。读书、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是切实解决现实问题,而非死读书。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讲起道理滔滔不绝,做起实事一塌糊涂,“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人们对他们的讽刺与嘲笑。因此,一个人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的书多不多,更主要是看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而“以用促读”,则是解决长期以来围绕读书到底是“有所为”还是“无所为”的问题。很多人推崇“无所为”,提倡读书养性,增长德识,不希望给人太功利的印象,认为这才是最高境界。我以为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格局狭小了些。书是小人生,人生是大书。当今时代,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来看,社会急剧转型,改革之路走到关键时刻,到底怎么认清形势,怎么迎接挑战?这就需要读书人“有所为”。在读书中求知致用,完善自我,在“读”与“用”的磨砺中培养出一种穿透力,并以这种穿透力去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坐标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既肯于脚踏实地,又敢于仰望星空,有责任,有担当。唯有这样的读书,才是读书的真谛,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发人深省的23则教育故事 下一篇: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