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话经典(先秦时期第二十五节)

作者:未知 字数:1231 阅读:22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趣话经典(先秦时期第二十五节)

第二十五节:师旷眼盲心不盲
  师旷是春秋时晋国著名音乐家,字子野。冀州南和(今河北省南部)人(当时地位最高的音乐家名字前常冠以“师字)。活动时期在公元前572~公元前532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师旷天生眼盲,常自称“暝臣”“盲臣”,音乐知识非常丰富,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他听力超群,有很强的辨音能力。汉代以前的文献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如《淮南子·汜论训》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师旷也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日:‘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有一次师旷听到晋平公铸造的大钟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晋平公不以为然,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果然如此。到晚年时,师旷已精通星算音律,撰述了《宝符》100卷,在明、清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题为师旷所作。师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但却比较保守,晋平公喜欢新声,曾听师涓演奏新曲,师旷当场攻击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师旷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来传播德行。师旷虽仅是一乐官,一生均在宫中生活,但他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乐工。他对政治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在卫侯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向晋王提出了许多治国主张,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其二是君王用人不当;其三是君王不辨贤愚;其四是君主穷兵黩武;其五是君王不知民计安生。师旷甚至曾用琴撞击晋平公,以规劝晋平公勿沉湎于个人享受。当卫献公因暴虐而被国人赶跑时,晋悼公认为民众太过分,师旷则反驳说:“好的君主,民众当然会拥戴他,暴虐之君使人民绝望,为何不能赶他走呢?”晋悼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起治国之道,师旷简言之为“仁义”二字。齐国当时很强盛,齐景公也曾向师旷问政,师旷提出“君必惠民”的主张,可见师旷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故他在当时深受诸侯及民众敬重,真可谓是眼盲心不盲。在后世的传说中,师旷还被演化成音乐之神、神话中顺风耳的原型以及瞎子算命的祖师等。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趣话经典(先秦时期第二十四节) 下一篇:历史趣话经典(先秦时期第二十六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