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二十节)

作者:未知 字数:1897 阅读:96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二十节)

第二十节:杨国忠胡作非为终被杀  
     唐朝玄宗时曾任宰相的杨国忠是个不学无术之辈,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他的同族妹妹杨玉环在玄宗面前得宠后,杨国忠由人举荐也跟着发迹,他掌握朝政大权后,全凭自己的意志和个人兴趣来处理朝政大事。唐代时吏部对官员的选用有一套制度化的程序,必须经过三次注册公开点名才能决定是否任用。这个过程所用时间,一般需要半年。杨国忠掌权后,既是当朝宰相,又兼吏部尚书,哪管什么制度程序,更不讲考察,每次选任官员他都预先拟定名单,然后再召集有关官员走走过场,朝廷选任官员完全由他定夺。其他官员屈于杨国忠的淫威,即使有议也不敢言声,杨国忠反而自我吹嘘办事神速,爪牙们随声附和,说什么宰相处理问题干净利落,讲求实效。这种选任官员的做法,导致走后门之风盛行。那些求官之徒,纷纷给杨国忠送厚礼,贿赂公行,杨国忠大发横财。杨国忠把提拔官员和撤职官员当成儿戏,甚至以此寻开心。他信口雌黄,不管什么场合心血来潮就封官许愿,或任意撤职。平时他把百官当做自己的仆人一样,随便直呼其名,甚至在公开场合叫其绰号,整个朝廷上下,哪还有什么规矩法度。谁要是不听从他的指挥,马上就把对方治罪;谁要是死心塌地做他的帮凶,立即便能高官厚禄。官吏们谁处理问题不符合他的心意也要遭殃。杨国忠本是无赖流氓出身,他不愿受任何约束,朝政大事大多在自己家里裁决,并且还找借口,说什么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成天坐在衙门里,简直是浪费时间,结果上行下效,许多衙门的办公时间常常没有一个人。不学无术的小人得志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大都欺上瞒下。他们极力突出自己的功德,又极力掩盖自己的丑恶实情。杨国忠当政期间,关中连年干旱,粮食收获大减,民间大闹饥荒,但他极力掩盖灾情不让玄宗知道,并依然苛剥百姓,所有赋税照收不减。当时京兆尹李岘(xian)说了几句实话,杨国忠马上把发生灾害的责任扣到李岘身上,说什么堂堂京兆尹,在灾害面前毫无应急措施,一下将李岘贬为长沙太守。第二年,关中又连下大雨,大部分庄稼淹死在田里,灾情相当严重,唐玄宗都感到忧虑。杨国忠叫手下人专门挑选没有烂坏的禾苗给玄宗看,说:“虽然连下大雨,托皇上洪福,并没有酿成灾害。”扶风太守看到本地区灾情实在严重,便上书报告朝廷,杨国忠勃然大怒,马上指派御史去惩办。自这以后,各地无论发生什么灾情,地方官畏怕杨国忠淫威,统统匿而不报。还有存心不良的官吏,干脆谎报喜讯,报喜不报忧,或者将忧报喜的恶劣风气一下蔓延开来,结果朝廷只闻喜讯,不问忧事,整个社会一片混乱。杨国忠执掌朝政后,拥有重兵的地方大吏都想拥兵称雄。其中安禄山这个野心家早已暗中准备阴谋造反,他外表装得十分忠诚,逐渐获得玄宗宠信,杨国忠见安禄山拥有重兵,又受玄宗宠信,生怕有朝一日安禄山会超越自己,于是安、杨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开始了。正好从外地传来安禄山有叛逆活动的说法,杨国忠据此上奏玄宗,可是玄宗不相信。惯于玩弄朝权,并且视政事为儿戏的杨国忠,见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谋反,心里十分烦恼焦急。他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与高明,竟然不顾国家安危,也不考虑严重后果,在没有重大军事部署的情况下,擅自采取轻率行动,示意府县派兵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官邸。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4)十月,安禄山以诛讨杨国忠为名,公开举起叛乱的旗帜。他率领15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进攻唐朝。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杨国忠扬扬得意,一副先知先觉的神态。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最后总算平定。八年之中,天下生灵涂炭,大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杨国忠这个小人负有重大责任。他在军士叛乱中被杀,与杨玉环都是葬身马嵬(w6i)驿,也是罪有应得。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十九节) 下一篇: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二十一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