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十八节)

作者:蒋志华 字数:1170 阅读:112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十八节)

第十八节:王致和将错就错成臭豆腐大王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仙源县人王致和从小爱好读书,自认学有所成后赴京赶考,不想却应试落第,之后他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做豆腐谋生供自己日常生活。王致和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经营生意的经验,还得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读书上,加之做豆腐的人也多,所以他做好的豆腐往往不能在当天卖出去。这要在冬天还好,豆腐能放一两天,而在夏天,剩下的豆腐则很快就变味了,他只好用盐把每次剩下的豆腐腌起来。一个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他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成块,洒上盐腌好,随手放到了一个角落里。日子一长,他竟把这缸豆腐忘了,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了,但这缸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打开盖子还未等看,只觉一股臭味扑面而来,差点呛了他一个跟头。此时的王致和因经营不善,家里穷得几乎没什么可以吃的了。这缸豆腐虽然臭了,但他却舍不得扔,想尝尝是不是还可以吃,于是,王致和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结果刚吃了一口,就觉得这豆腐味道竟是如此的独特鲜美,便就着个馒头大吃起来。吃完后,王致和又想,臭豆腐竟然这样好吃,恐怕别人还不知道,我要用他卖钱,说不定能发大财呢,心里就很兴奋,便拿着剩下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朋友们一闻是臭豆腐,开始没有一个人愿意尝。王致和好说歹说,自己又亲自吃了示范,朋友们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朋友们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纷纷赞不绝口,一致公认此豆腐的美味妙不可言。于是,王致和索性“一错到底”,也不读书应试了,改行专门做臭豆腐。在北京延寿街开办了一家臭豆腐铺,传说此铺门联为:“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为:“臭名远扬”。他用心经营,生意也随着越做越大,而名声也越来越广。至晚清时,连贪婪的慈禧太后也闻风来尝一尝这“臭”名昭著的“臭豆腐”,吃后还对其大为赞赏。从此,王致和与他的臭豆腐身价倍增,不仅成为一种常见食品,还被列为御膳菜谱,成为慈禧太后之日常小菜,慈禧还曾赐名“青方”。清朝末年状元孙家鼐还写了两幅藏头对盛赞王致和腐乳:“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如今,王致和腐乳厂坐落于北京海淀区阜石路边,王致和已成为中国知名的食品品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十七节) 下一篇: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十九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