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酒故事25 |
作者:张大千、张寒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0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史册上关于政治的记载或许会带有粉饰的成分,而诗篇却是实实在在的。 据统计,李白现留于世的诗,有一千零五十首,其中谈到酒的诗,有一百七十首,约占16%,恰恰和当时酒的度数差不多。对李白而言,先有酒,后有诗,先是酒仙,后为诗仙。 公元742年,亦诗亦酒的李白满怀希望地入京,准备施展政治抱负。然而,唐玄宗只封他翰林待诏,让他做一个御用文人。一生爱酒的李白极度不满,最终还乡而去。那么李白后来去哪里了?他还写了哪些传世佳作呢? 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被唐玄宗接连三次下诏征召入京。李白到长安后,天真地以为凭才华可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了,但唐玄宗“降辇步迎”的只是看重他的文采,封他为翰林待诏,也就是陪皇帝吟风弄月、宴乐巡游的御用文人。在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后,李白不满这样的境遇,更加饮酒求醉,佯狂不羁,并以诗歌讽刺权贵,加上权臣们的嫉妒与诽谤,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天宝三年春,李白上疏玄宗,请求还乡,玄宗“赐金放还”,很礼貌地让李白离开了长安,从此李白开始了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或许是皖南的青山秀水、招展的酒旗和悠然的闲适生活吸引了李白。于是风月多情,皖南有幸,无心之中牵羁了他的脚步。自天宝十三年(754年)后,李白盘桓于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遍游了皖南的山山水水。 关于李白求师的典故,也流传于此。 一天清晨,李白像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许宣平《负薪行》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酒保告诉他:这位老翁名叫许宣平,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 |
欧阳修快马追字 王羲之苦练书法 历史“破鞋”第一人:哥哥竟… 高欢的老婆为何被称为“九龙… 言而无信君王,终惨死 狄仁杰不同寻常的晚年 袁世凯与明成皇后姐妹的风流… 武则天200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我是会员:会员投稿 我不是会员:匿名投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