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11

作者:叶春声 字数:831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潮汕民俗大典11

综观潮汕民俗,其岁时节令、衣食住行、人生礼仪等种种习俗,与中原传统民俗大同而小异。《明一统志》称其“婚丧悉遵典礼,蔼然无异于中州”。《岭南丛述·风俗》也说“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可见其民俗文化的主导成分还是中原文化,根脉仍在中原。
  小公园夜景
  说明:小公园曾是汕头经济和文化的汇集中心
  但作为一种地域民俗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还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素质、生活习俗、生产水平等诸种因素密切相关。
  自然环境对潮人物质民俗的影响尤为直接。如其中最具潮汕特色的水腰布,其主要功能为擦汗和方便水中劳作,这与潮汕滨海,水资源丰富有关。同样,表现在饮食上,“所食大半取于海族,生蚝生鱼生虾之类,辄为至味,然烹鱼不去血,食蛙兼啖皮,或食狗食猫,尚承蛮族遗俗”(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这也与潮汕气候暖热、尚清淡、厌肥腻有关。由于滨海多飓风,在居住上“居民辄用蜃灰和灰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即遇飓风推仆,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在交通方面,讲究最多也最复杂的是行船风俗,所反映的是渔民对海洋的既依赖又恐惧的心理。
  潮汕民俗中还有大量舶来文化的痕迹,如著名潮州工艺品“抽纱”,就是由浸信会女传教士纳胡德传入的,但它经过潮人改良,又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又如饮食中的“沙茶牛肉”本是从东南亚引入的菜式,经过改进,也成为一道潮州特色菜。
  潮汕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本土文化、舶来文化三者的融合物,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0 下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