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孔子遇上超女37
当孔子遇上超女37
第一,它不代表我的一贯思想。大家都知道,我一贯主张‘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什么叫‘述而不作’?只把古人的话拿来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不随便加以阐释,更不会搀杂自己的观点。但《论语》却把很多话说成是我说的,我说了吗?没有。我是一个稍微有点大名利心的人,既然不能当官发财,总得想办法出点名,因此把自己关在屋里写了一本书,叫《春秋》,这才是我真正的著作。如果后人认为我对国人还做了点好事的话,那就是这本书了。
第二,《论语》这本书现在看来太唯心主义。除了强调做人注意内心修养比吃饭睡觉还重要外,就是号召恢复古代的礼仪,克己复礼,以周礼治国。大家想想,这不是浑蛋吗?社会只有越前进越好的,不仅物质越来越丰富,政治文化也会越来越文明。古代的东西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肯定有它落后的地方,因此被人们所摈弃。《论语》处处号召人们向古人学习,很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论语》前后矛盾的地方太多。仅以怎么治理好国家这一问题说事,它就主张太多,让人无所适从。书中说到,我三十五岁的时候,因为避难到了齐国,齐景公问我管理国家的诀窍,我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各尽其责,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这对于极权社会来讲,是再好不过的了。但俗话说,经验出自实践,我又没有当过国王,怎么会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可见很不可信。过了没几天,齐景公又问政,书中又说我说的,‘为政的要点在于节省财力’。回答的合理不合理且不去讨论,但要问,这齐景公怎么当的国君,怎么那么笨蛋啊,屁大一点事就问我。后面还有,书中说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到了蔡国,叶公又向我请教治国的道理,我说:‘外地和尚好念经,让外边的贤人做你的助手,身边的人就会服从。’敢问这是治国之道吗,只能说明我到处恬不知耻地伸手要官。书中还说,晚年的我回到鲁国,一生都是失败的经验,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依然有国王向我请教治国经验,我又说‘重要的在于选择大臣’。大家想,这可能吗?我是神仙啊,到了哪里都有人向我请教治国的良方?既然都向我请教,干吗又都不用我?可见是吹牛。假如上面说的都是事实,人们还要问,怎么治国的经验一次和一次不一样啊?所以我说,《论语》中的多数话,根本不是我的,是我的弟子胡编乱造出来的,而且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治学很不严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