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5

作者:朱幼棣 字数:2141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怅望山河5

第一章李四光的旗帜
  大地震的追问
  听一听李四光的声音
  真实的谎言:“三大因素”决定地震无法预测
  玉树最初震颤之后,为什么没有预警?
  “地壳只是一张薄薄的纸”
  “叔叔,为什么要地震?”
  第二章“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地震,有字的书与无字的书
  海原,南北地震带北段的生死节点
  邢台大地震。关于地震的巨人对话。
  中国地震预报的发端
  李四光: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海城临震预报:跑赢大地震
  第三章大师缺失的时代
  宏观判断上的犹豫与游移
  唐山大地震:临震的“非常预报”
  走近龙门山断裂带
  不容忽视的强震“填空性”
  汶川5·12地震究竟有没有先兆?
  是否能容纳不同观点?要不要重视群防群治?
  超越思想的局限与知识的边界
  第四章河山不能承受之重
  从都江堰到杨柳湖、紫坪铺
  震中映秀-北川?
  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
  能否拨开大地震的若干疑云?
  大地震与造山运动
  地震与天文,太阳和月亮
  中国会有火山爆发吗?
  西南下一个大地震可能发生在哪里?
  虎跳峡,高山深谷里隐藏着强震的风险
  第五章北京水危机的背后
  与都城相伴的河流
  昆明湖与西湖:城市的另类水源地的样本
  北京原来有多少水可用?
  官厅--建了一座缺水的大水库
  调水、调水:无限拉长的距离
  泥河湾的奥秘与永定河的灾变
  第六章海河,不再入海的河流
  水尽海河
  怀念海河:我们怎样认识母亲
  从河谷到山前平原,“缘河而生”的文明与政治中心
  思想、智慧与河流--见证赵州桥
  1958年,发飙的跃进从大修水库启动
  河流的脉动与“洪泛滩区”
  东川口等几十座水库的溃决
  第七章治理与拔根--引滦、引黄和南水北调
  1963年的海河:天灾与人祸叠加
  不可能实行的“黄万里建议”
  “百团大战”海河,十五年壮志与血汗的回报
  “村夫”陈永贵对大雨的认识
  华北地下水:危及子孙后代的索取
  无水:冀南之难
  年年干旱,遑论N年一遇的防洪工程
  还能出郭守敬这样的大师吗?
  第八章天津与海河之殇
  “海河无帆船”
  解放桥见证什么?
  海河流淌的平原
  回望天津:河与海托起的城市
  从内陆、内河走向海洋
  滨海: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
  滨海新区开发与“东进西出”战略
  第九章白洋淀:不仅是一个北方大湖的命运
  邓小平对白洋淀污染的批示
  “年轻的湖”是怎样衰老的?
  白洋淀突发的死鱼事件
  白洋淀的枯竭和西大洋、安格庄水库
  聆听易水悲歌
  第十章让淮河休养生息
  石漫滩、板桥水库的惨剧
  灾难为何以暴戾的方式降临?
  淮河治污之痛
  中国最好的河流
  淮上人家愁云不散
  在生态流量与纳污之间寻求平衡
  第十一章“借问新安江”
  水底古城:不该遗忘的见证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假如海瑞仍在淳安为官
  新安江航道与浙西、徽州的经济地理
  新安江项目的决策:原来还有其他选择
  我们错过了什么?
  以人为本,“综合效益”的科学观照
  第十二章后三峡时期:生态与生存的纠结
  江与湖:长江生态系统的渐变与突变
  极端天气和异端的论点
  三峡居民、土地和淹没的纠结
  水库移民不等同于高山区“扶贫搬迁”
  初识三峡航道,真正的《建国方略》
  川江夜航,翻越三峡大坝
  在亚洲伟大的峡谷河流上航行
  最后的回馈,被淹没的文明
  再走川江,值得忧虑的生态环境
  拦江成湖,蓄起来的不只是水
  第十三章后三峡时期:长江水系与河湖的变迁
  传说中的云梦泽
  荆州、荆江和江北大堤
  湖泊的死与生:洞庭小湖到八百里巨泽
  与水争地到退田还湖
  唯有长天,不见秋水--中下游湖区的连年大旱
  防洪能力,从宣传到现实
  关河望断,大江难东去
  鄱阳湖的纠结之一:
  三峡蓄水对鄱阳湖究竟有没有影响?
  鄱阳湖的纠结之二:要不要建“闸坝?”
  怅望洞庭
  山河不语
  后记一个人的科学觉醒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怅望山河4 下一篇:怅望山河6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