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山河110
作者:朱幼棣
字数:810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怅望山河110
086湖泊的死与生:洞庭小湖到八百里巨泽
古代,长江中游江汉一带地旷人少。云梦泽调蓄着长江汉水汛期和枯水季节的水量。
此时,洞庭湖区还是一片丰饶的平原,而不是一个几千平方公里的大湖。《庄子·天运》上有“帝张咸池乐于洞庭之野”,称洞庭为野,说明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沃土。
在约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洞庭湖平原上就有人类居住。他们在这里从事渔猎和耕作。在湖中心区大通湖农场发现过新石器时代遗址,埋藏在地表下7米左右,表明当时的地势要比现在低得多,仍适宜居住。这7米厚的沉积物是新石器以来洞庭湖区沉降、堆积造成的。(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北去流入长江。
那时洞庭湖只不过是君山附近的一小块水面,其余都是被湘、资、沅、澧四水水网切割的沼泽平原。
《水经》明确记载了湘、沅、资、澧四水具体流入长江的路径。其中资水“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江也”。--这说明现在君山西南资、沅二水交汇处,是有湖泊存在的。
战国时期,峨冠博带的楚大夫屈原曾徘徊于此。他在《楚辞·九歌》中高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大抵就是指此湖。基本可以认定的是,幼年的洞庭湖夹在两条大河之间,水体并不大。所以《尚书》、《周礼》等古代典籍都未把它列为有名的“泽薮”。
湖泊的生生死死,都是一种水的时空转换。
造成这种转换的,或自然,或人为--现在更多的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