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6

作者:张均 字数:1325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张爱玲传6

影响非常之大。尽管张爱玲一生著述从未就此提过只言片语,但与胡兰成感情的破裂深深地损毁并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1944年他们开始相恋时,张爱玲对外部世界是抱有很多热烈想象的,希求从外部世界求得人生的极致与完美;1947年后,张爱玲对自我以外的一切则抱失望感受,开始转向较为纯粹的内心生活。这也是她为什么在40年代喜以奇装炫人好在杂志媒体上大出风头,而50年代以后却迅速淡出,到晚年索性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前后判若两人。不过张爱玲对胡兰成并无怨恚之意,50年代还跟他借过书,70年代末期还根据早年他给她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创作过一篇很美的短篇小说《色·戒》。很多人一生只爱一个人,而且一爱就是一生。在现代社会,张爱玲对待爱情的态度很使人怀念。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沉默年代”里,曾与当时颇有前途的青年导演桑弧相识相交,但她为什么又对好心人婉转的示意“摇头再摇头”呢?
  她的确很赏识年轻且才具逸群的桑弧,但她没有机会。这中间埋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痛。作为一名被伤害过的女性,她经历着所有妇女共同的命运。
  50年代以后的张爱玲差不多被人“遗忘”了,事实上她仍创作了一些长、短篇作品,譬如《赤地之恋》、《秧歌》与《五四遗事》等,但直到今天,人们对她后四十年的创作仍然不够重视,这中间是否存在不公正?
  没有。张爱玲虽然曾经是璀璨夺目的旷世之才,但50年代之后,漂泊海外、孑然一身的她亦不得不接受普通人的命运,为衣食生计而奔波,她这时期的小说剧本多是政治性或商业性的。她自己也清楚,后来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她的作品集,她坚决不收入《赤地之恋》。
  晚年张爱玲离群索居,最后又无声而去,她在去世前长达二十余年的幽居岁月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呢?
  用一个语义业已限定的词语来传达那种境界是很困难的,若一定要勉力为之,最好用“美”这个字。如何理解张爱玲晚年“美”的境界呢?如果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女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飞扬,又悲恸低回,最后缓缓旋起,慢慢化入一片平静澄明的月光,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张爱玲经历过的内心旅程,她晚年淡如止水的心境。其实到80年代,她的独异艺术才华已为台湾、香港和进入邓小平时代的大陆逐渐承认,声誉日显,但她谢绝一切邀请与访见,宁愿沉迷于“海上红楼”而遗世忘形。她以平静的姿态接受了时间和命运。她选择了一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生活方式,一种沉湎于想象与记忆的唯美姿态。于灿烂之处归于平静,是她晚年的情形。
  让我们走近张爱玲,看看那美丽月光下一个“传奇”女子的飞翔与梦想吧!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张爱玲传5 下一篇:张爱玲传7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