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决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

作者:王兴东,陈宝… 字数:6178 阅读:7 更新时间:2016/06/09

第3章 决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


  要成立中央政府,就必须解决它的合法性。要合人民的法,就要采取民主的方法。
  只有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才能召集人民代表大会,组建联合政府,从而完成我们的建国大业。
  晋察冀军区机关在阜平县城南庄。顾名思义,城南庄就是县城南边的村庄。城南庄还有一个名称叫陈南庄,显然是村里姓陈的人多的缘故。阜平县位于山区,在太行山的东麓。晋察冀军区大院也在山坳里,军区大院背靠着大山,山的前面有一片平地。平地的西面有几排半砖半坯的平房,那是军区领导办公、休息的地方。东面是会议室、伙房和小灶食堂。整个院子的周围有一道半人多高的围墙。
  聂荣臻住在这几排平房最靠北边的一排,门前有两棵梨树,此刻,正开着白白的梨花。聂荣臻把房子腾出来,让毛泽东住,自己搬到最后一排去了。军区的领导有些在前方,房子本来就空着。其他在家的军区领导也都把原来住的较好的房子让出来,安排给远道而来的中央领导和工作人员住。
  聂荣臻让出来的这间房子分里外间,里间是卧室,外间是办公室。办公室有十五六平方米大,墙壁上刷着白灰,北墙上贴着一张华北地区的军用地图。地面是踩得有些发亮的黑色土地。
  靠玻璃窗放着一张普通的三屉桌,三屉桌前有一把全木质的靠背椅。三屉桌和椅子都像是乡间粗木匠的手艺。三屉桌是树皮色儿,桌面上,胳膊和书本常接触的半圆范围露出了木头的本色儿。靠背椅清漆色,椅面的木头约两指厚,屁股接触的位置有些凹陷了。
  桌子上摆放着几个必不可少的物件:一盏玻璃罩子擦得近乎透明的煤油灯。一块最普通的石砚边上倚着还剩半截的墨,有些开裂的竹子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一个竹皮外壳的暖水瓶,竹皮外壳早就失去了新鲜的颜色,头上露出小脖儿的内胆却亮得像面镜子,看来是新换的。一个带盖儿的已经有些掉瓷儿的搪瓷大茶缸。
  屋子的中间放着一张长条桌,四条腿,桌子有点晃。桌面上铺着经纬纹理已经毕现的黄色毛毯,像是缴获日本军队的战利品。长条桌旁摆着一些长条凳,连漆都没有刷过,凳面上的木疤处有些拉手,其他部分倒是被磨光了。看得出来,军区主要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个小会,或在长条桌上铺开军用地图进行战役部署。
  柔和的阳光从玻璃窗斜射进来,照在办公室的东墙上,把墙映得金黄金黄的,那是恋恋不舍的太阳落山前释放的最后一抹余晖。
  毛泽东坐在靠背椅上,周恩来、任弼时、聂荣臻坐在长条凳上。
  “荣臻哪,我们这些人一来,”毛泽东在三屉桌的侧面哧地划着了火柴,一边点着烟,一边略带歉意地说,“就喧宾夺主,搅得你们不得安宁,不好意思啊!”
  “哎,主席说的是哪里话!这就太见外了。”聂荣臻急忙说,“像主席、周副主席、弼时同志这样的贵客,我们请都请不来呀!只怕是招待不周啊。军区条件有限,就这么几间好一点的房子,你们长途跋涉,一路颠簸,太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是应该的。我们在这儿多年,习惯了,住哪儿都一样。”
  “几年不见,见到你们很高兴。”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路上看到麦子长得不错,还有水浇田,看来今年是个好年景。老百姓见了我们都是眉开眼笑的,就像当年在江西到了兴国一样。说明晋察冀的工作搞得不错,不愧是模范边区呀。”
  “一过龙泉关,我们就有这种感觉了。”周恩来说。
  “是这样。”任弼时叼着烟斗,满屋都是烟丝的香气。
  “我已经给少奇同志和总司令打了电话,”聂荣臻汇报说,“说你们安全到达了,请他们放心。少奇同志和总司令都很高兴,让我转达他们的问候,指示军区好好招待你们。少奇同志还向主席请示,问以后中央机关的驻地选在什么地方。”
  毛泽东站了起来,走到军用地图前,伸出左手,很快找到了城南庄。
  “少奇他们那里叫……”
  “平山县西柏坡,”聂荣臻走到地图前,用食指点了一下,“在这儿,离这儿大约有九十公里吧。”
  毛泽东用左手的中指和拇指在两点拃了一下,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荣臻,你已经算是半个当地人了,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地的情况吧。”
  “这两个地方我都熟悉。抗战时,鬼子‘扫荡’到阜平,我们就去平山;鬼子到了平山,我们就回阜平。两个地方来回跑。”
  “那你最有发言权。这两个地方比较起来,哪个更好一些呢?”周恩来问。
  “嗯……都差不多吧,都是山区、半山区。哎,想起来了,当地对这两个县还有句民谣呢。”
  “哦,说说看。”毛泽东很感兴趣。
  “‘阜平不富,平山不平。’”聂荣臻说,“前边那句的意思很明显,无争议。对‘平山不平’这句的意思有三种解释。”
  “三种?哪三种?”任弼时从嘴里拔出烟斗问。
  “一种说它的意思是平山的地势不平;一种说‘平’是‘贫’的谐音,就是说平山不穷;还有一种说它的意思是平山贫富不均,有富有穷。”
  “噢……有意思,还符合实际吗?”毛泽东盯着他问。
  “嗯……大体符合吧。”
  “哦……”毛泽东点着头,抽了一口烟,思忖着。
  “总起来说,平山更合适些。离北平更远,也更安全。”聂荣臻说。
  “恩来,弼时,你们看呢?”毛泽东问。
  “我同意在西柏坡。”周恩来思索了一下说,“听说少奇和老总当时选地方很费了一番心思。再说,工委在那里两年已经有了基础。”
  “我同意荣臻和恩来的意见。”任弼时也不假思索地明确表态。
  “好吧,告诉少奇同志,中央工委已经在西柏坡铺开了摊子,尚昆也率领后委到达了那里,就不要再动了。党中央就设在那里。”毛泽东一锤定音。
  “这很可能是我们党中央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了!”周恩来高兴地说。
  “好,我马上打电话告诉少奇同志。”聂荣臻说。
  “恩来、弼时,你们过几天就去西柏坡,跟少奇和总司令他们会合。从你们到达之日起,中央因为战争分成前委、工委、后委办公的阶段,就告一段落。这三个机构都很出色地完成了使命。我还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毛泽东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根新烟在桌上磕磕,直到上面出现一小段空间为止,然后把燃得短短的烟屁股接到上面,就像是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在做活儿。
  聂荣臻大概是第一次看到,眼睛都直了。而周恩来和任弼时却见惯不惊。
  “主席,不至于吧?烟屁股也要节约?我们自己有烟厂,您抽多少都有。”
  “这样做其实很不卫生。烟屁上尼古丁更多。”周恩来冷静地评论道。
  毛泽东笑了笑,挥挥手。那动作好像是在拒绝他们的批评,也好像是在驱赶缭绕在眼前的烟雾。然后,怡然自得地抽了起来。
  “还有,早就跟苏联商定我在今年7月去见斯大林,我想早点去。如果斯大林同意,我就从这里直接去,也更近些。”
  “主席要注意身体。”周恩来叮咛说。
  “我会注意的。”
  “少抽点烟。”
  “没办法,这是我个人的爱好。弼时同志也是同好啊!”
  任弼时叼着烟斗,无声地笑了笑。
  “放心吧,尼古丁不会比蒋介石更凶吧?”毛泽东抽了一口烟,“大家都在,正好商量一下。我们的解放区已经空前地扩大,随着战争的推进还要继续扩大,我们肩上的责任将会越来越重。过去的一些小解放区合并成了大解放区,地方政府也要合并,同时,是考虑成立一个中央政府的时候了。要成立中央政府,就必须解决它的合法性。对蒋介石那个法,我们是不承认的,我们是‘无法无天’,但是我们要合人民的法。要合人民的法,就要采取民主的方法。我想应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把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邀请到解放区来,开会进行民主协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中央政府。你们怎么看?”
  “主席考虑得很细致、很全面。成立中央政府,是时候了。”周恩来说。
  “有了中央政府,我们就更能号召天下了。”任弼时说。
  “好哇,这是锣对锣,鼓对鼓,跟蒋介石唱对台戏呀!”聂荣臻说。
  “只要我们唱得好,有梅老板那样的水平,那样的风度,那样的人缘,他蒋介石那个台子底下的观众,慢慢地就会都跑到我们这边来。”毛泽东笑着说,“只剩下零零星星个把人捧场,蒋介石是唱也不是,不唱也不是。那才叫穷途末路哪!”
  大家都笑了。
  “召开民主人士会议的地点选在什么地方好呢?大家议一议。”毛泽东问。
  “因为我们晋察冀跟平津的民主人士有接触,所以我有些了解。这些民主人士都是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物,过惯了城里的优越生活,让他们来咱们这个穷山沟开会,他们恐怕不乐意。”聂荣臻说。
  “有道理。他们不像我们,在农村已经习惯了。”任弼时点着头,吐出一口烟来,“恐怕得考虑在城市里开。”
  “咱们解放区最大的城市,最拿得出手的城市,就是哈尔滨了。”周恩来说。
  “哦,高岗那里……”毛泽东抽了一口烟,思忖着,“就定在那里吧。时间呢?大家说说看。”
  “现在是4月,再快也得筹备一段时间吧,还有路上的时间哪。”任弼时说。
  “就定在今年秋季吧。时间长一些,比较从容。”周恩来建议。
  “好。名称??既要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哪,也要响亮,能耸人听闻!”
  “主席,我想了个名字……”周恩来眼睛一亮,笑了,不再往下说,好像在卖关子。能看出他对那名字很满意。
  “我也想了个名字啊!”毛泽东也说到半截打住,也像是在卖关子。
  “慢——”任弼时举起右手来,好像叫“暂停”的裁判,“你们都先别说出口,一人写在一张纸上,让荣臻和我评一评,谁起的名称更好。”
  “好,那就一人写一个,弼时和荣臻也写,来个民主评议呀。”毛泽东兴致勃勃地建议。
  “不不不,我们还没想好,还是你俩写吧。”聂荣臻与任弼时几乎异口同声。
  “好吧,就我和恩来写吧。你们可不要偷看哪。”毛泽东转过身去,用毛笔在信笺上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然后折叠好,转过身来。
  周恩来掏出小笔记本,用钢笔在上面郑重地写了几个字。
  “好啦,该交卷了。都拿过来吧。”任弼时把烟斗叼在嘴上,伸出了两只手。
  毛泽东和周恩来一起把信笺和小本交到他的手里。他一手打开信笺,一手擎着小本,与聂荣臻一起看。
  “政-治-协-商-会-议!”两人一字一顿地念着,“真是不谋而合啊!”
  四个人一起笑了。
  “好哇!这个名字好!两年前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虽然它的成果后来被蒋介石破坏了,但是,不同政治力量彼此和平协商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有我们这样观感的人,一定不少。”毛泽东说着转向周恩来和任弼时,“你们到了西柏坡,再征求一下少奇和总司令的意见,如果没有异议,就这么定了。”
  在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办公室里,墙壁上有一幅很大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红旗和蓝旗标明着国共双方占领的城市和区域。斯大林叼着散发出馥郁香气的烟斗,在中国地图前久久地站立。现在,中国革命的捷报每天就像雪花一样地飘来,眼见着中国共产党的地盘越来越大,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美国在中国长城以南的势力范围,承认蒋介石政权在中国的统治。在毛泽东不愿亲自去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时候,他还发电报给毛泽东施加压力,说再打内战中华民族就会灭亡。当时,他是真希望中国共产党放弃武装,参加到国民政府里去,形成国民党领导的联合政府的局面。在法国和意大利,苏联就是说服了在二战中拥有了强大武装的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这样做的。可是,毛泽东是真拧,任人磨破了嘴皮子,死活不放弃自己的独立,不放弃几十万条破枪。当时,他在内心深处觉得这是小农意识。没想到,二战的硝烟还没散尽,冷战就起来了,蒋介石露出了反苏****的嘴脸,不遗余力地站在美国一边,在美国的支持下大举进攻中国东北。在这时,苏联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能不帮助中共了。而毛泽东当初对蒋介石政权保持的独立和留下的这些武器,就显出了他的先见之明。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2章 楔子:陕北——河北 (2) 下一篇:第4章 决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