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42
作者:郭沫若
字数:822
阅读:7
更新时间:2016/06/09
李白与杜甫42
尽管走得很匆忙,但诗人却到“石门”去过。“石门”,是横望山中一带风光奇特的所在。王琦注引《真诰》:“石门,山水尤奇,盘道屈曲。沿磴而入,峭壁二里,夹石参天。左拥右抱,罗列拱揖。高者抗层霄,下者入衍奥。中有玉泉嵌空,渊渊而来。春夏霖潦奔驰,秋冬澄流一碧,萦绕如练。”颇费了笔墨来形容。但李白没有流连于风景,而所关心的倒是居民。他点出了“鸡豕”“桑麻”等重要的生活资料。石门一带的农民生活,被描绘成了现实的“桃花源”,和谐淡泊,远远和城市生活有着间隔,比起脱离现实的空想的“装鸾驾鹤”(仙人生活)更远远有着间隔了。何必贪图富贵荣华,追求水月镜花?李白从农民的脚踏实地的生活中看出了人生的正路;当然,也是他有了觉醒,才能体会到农民生活的真谛。这在别的诗中结晶成了两句:“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书情赠蔡舍人雄》)
“云游雨散从此辞”,最后告别了,这不仅是对于吴筠的诀别,而是对于神仙迷信的诀别。想到李白就在这同一年的冬天与世长辞了,更可以说是对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整个市侩社会的诀别。李白真像是“了然识所在”了。
然而,李白在一千多年前的当代,要说已经觉悟得那么彻底,也是不可能的。他还有不少的牵挂,而且也无心去斩断那些牵挂。“向暮春风杨柳丝”,就是那些千丝万缕的牵挂的“丝”了。
这首诗,我认为是李白最好的诗之一,是他六十二年生活的总结。这里既解除了迷信,也不是醉中的豪语。人是清醒的,诗也是清醒的。天色“向暮”了,他在向吴筠诀别;生命也“向暮”了,他也在向尘世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