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56
李白与杜甫56
他快要去世的一年,在湖南境内做的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注家多认为是杜甫的绝笔,虽然并不是那样,但离死期已经不远了。那诗的最后四句是: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他相信炼丹修道的葛洪(抱朴子)八十一岁死时一定是“尸解”了。葛洪炼就了金丹,因而成了仙,而他自己丹砂没有炼成,成仙无望,故不得不痛哭流涕,像霖雨一样,泪下不止。请看他对于神仙的信仰是怎样坚定!许靖是另外一回事,《三国志·蜀书》中有传。他是一位“先人后己”的人,曾避难交趾,亲属死亡几尽;后入蜀,做到刘备的太傅兼司空,诸葛亮也特别尊敬他。杜甫诗中提到许靖,是说他安排“家事”难得像许靖那样周到;再就是许靖终于入蜀任职,自己则在功名方面也一事“无成”,故也成为“涕霖”的一种因素。这四句诗是说自己出世入世都没有成功,因而使他伤心。除去入世的一面,他相信炼丹服药可以成仙是至死不变的。这一层信念的坚定,超过了身为道士的李白。李白在去世前从迷信中觉醒了,而杜甫则一直没有觉醒,这是值得注意的。
如上所述,可知杜甫的求仙访道早在与李白相遇之前,而他迷信道教,至死不变,更笃于李白。或许有人还难于相信,以为证据不够充分吧。那我就不怕读者厌烦,要把这方面的证据再举出一些。
杜甫早年的诗作,遗留下来很有限,和李白相遇以前的诗中,如《题张氏隐居二首》之第一首,《已上人茅斋》,《临邑苦雨,黄河泛滥》等诗中都含孕着道家的气息,请读者就原诗去领略。在与李白相遇以后,最早《赠李白》一诗中叙述到两人对于道教的关系: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腥膻,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