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孩子变得慷慨?

作者:Onlyhelen 字数:2065 阅读:40 更新时间:2016/06/09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慷慨?

我可爱的小侄女贝贝已经五岁,她经常将自己最喜欢的贴纸留给我,这样的分享行为让我非常感动。看着她长大的我,清楚地记得她两三岁时是大家眼中的“小气鬼”——如果我们剥一个柚子,她会自己守着整个柚子,等她自己吃饱了,才愿意拿出小块给我们。不过短短几年,是什么让贝贝变得慷慨大方了呢?
  “幼儿从天性上来说是自私的。”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吉恩·迪赛提告诉果壳网科学人,“而已有的行为学研究提示,慷慨的行为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形成。”为了搞清楚慷慨行为在儿童中的发展机制,迪赛提分析了3-5岁小孩的大脑活动。他发现帮助孩子们战胜自私天性的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再评估过程。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Biology)上。
  迪赛提教授和他的同事贾森·考维尔(JasonCowell)招募了53个3-5岁的孩子参与实验。首先,这些孩子被要求观看芝加哥道德敏感度任务(Chicagomoralsensitivitytask,CMST)中的动态场景。这些场景中的角色要么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如分享食物或帮助其他跌倒的人等),要么表现出反社会行为(如伤害其他人或推到其他人等)。CMST的每个场景包括三个连续的图片。每个场景持续的时间为3秒。
  在孩子们观看场景图片的时候,迪赛提和同事对他们的脑电波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进行记录,并通过眼球跟踪(eyetracking)技术确定孩子们的关注点。研究者分析了孩子们在观察不同场景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这种电位是由外界刺激诱发的电生理应答,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心理状态变化。研究者发现,孩子们会对自己所目睹的行为的好坏进行定性判断,“这个处理发生得非常迅速,只用100毫秒。”迪赛提说。
  不同行为的卡通场景示例。CMST人物包括两个卡通人物发生蓄意伤害(上)或有意援助(下)行为的场景,完成的场景历时3秒。红色标记处表示开始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孩子们在观看图片时的事件相关电位包括三个不同阶段。在受到刺激(看到伤害或援助行为)后的100-175毫秒,研究者率先检测到一个负值波形(EPN),这个波形表现孩子们接受刺激后自动出现的情绪波动。随后,在受到刺激后290-375毫秒和380-600毫秒这两段时间,研究者相继检测到代表冲突检测和认知再评价过程的两个电位N2和LPP相继出现——这两个出现在无意识反应之后的脑电变化,反映了由认知控制的过程。这三个不同阶段在孩子们面对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时都有显著差别,这表明孩子道德判断是由情绪和认知共同介导的。
  随后,研究者让这些孩子进行经典的“独裁者游戏”:每个孩子得到10张他们喜欢的贴纸,但需要决定要不要将其中的若干张贴纸送给另外一个没有贴纸的匿名小孩。结果发现,孩子们愿意平均分享1.78张贴纸给那位匿名的孩子——他们正在学会对他人慷慨。“从进化的角度说,人们有时需要自私,而另一些时候则需要合群和协作。”迪赛提对科学人说,“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人,我们无法生存下来。”
  那么,分享行为之所以能够产生,究竟是率先出现的无意识应答使然,还是随后才出现的认知再评价在发挥作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迪赛提和同事发现代表无意识情绪应答的EPN并不能预测明确的分享行为,孩子们的慷慨大方跟N2波形的变化也没有相关性。只有最晚出现的,反映受控制的认知重估过程的LPP波形可以明显地预测孩子们的分享行为。如果只对有分享行为的孩子进行分析,LPP和实际分享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尤其强烈。这些结果提示,跟单纯判断行为的好坏不同,决定是否分享的过程更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受控制的认知过程在起作用。
  迪赛提指出,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如果想让孩子学会对他人慷慨,应该尝试鼓励他们对别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而非一味从情绪入手。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埃博拉疫情源头:空心大树中的“蝙蝠洞”? 下一篇:拨开迷雾——神农架野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