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馄饨

作者:佚名 字数:1679 阅读:1 更新时间:2016/06/09

冬至吃馄饨

冬至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也叫阴历、夏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时间来计算。夏历是因历法始于夏朝而得名。冬至的时间,是在每年阳历的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直射在南纬23°26′,形成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古书载,远古之人,以天地未分,阴阳未判为混沌,而冬至日,阳气始萌,阴气渐消,故食馄饨以相贺时序之变,阳春之始。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间一天比一天短。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重新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
  把冬至作为节日,源自汉代,据《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还有史书记载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馄饨是中华民族很早就食用的一种食品,早在西汉时期已经问世,南北朝时期已十分普遍。唐、宋、元、明、清历朝有关饮食的书籍上都有记载。民国时期,街头、庙会,更多出现挑担、摆摊、吆喝之声。新中国成立后,馄饨更成为北京特色风味小吃。
  馄饨的叫法各地不一,广东称之为“云吞”,四川称“抄手”,北方叫“馄饨”。虽京城历来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但在北方其他地区及南方大部,冬至吃馄饨也是风气之一。京城于兹也多有浸染。冬至祭祖食馄饨之风俗源自盘古开天地之说,据记载:“混沌是天地未出现时的景象,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混沌中开天辟地。后来人依据混沌的神话,天形如卵,地如卵黄,完全为天所包围之说,造出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像,故于冬至日食之。”馄饨二字,原为三点水旁,后因用作食物之名,祭祀祖先,就改成食字旁了。
  关于京城人食馄饨之事,还有一段传说。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一本《饮渌轩随笔》中记载:“京师前门有隙地,方丈许,俗称为‘耳朵洞’者。雍正间,忽来一美丈夫,服皂衣,不知何许人,于隙地筑楼,市馄饨,味鲜美。虽溽暑,经宿不败,食者麇至,得金钱无算。”说的是在这座小楼做馄饨买卖,在闷热潮湿的夏季,馄饨过一夜都不坏,因此,生意兴隆,赚钱无数。耳朵洞,就是后来的大栅栏煤市街西边的“耳朵眼胡同”。
  还有一种说法是,冬至在古代称“亚岁”,并有“冬至如年”的说法。在送旧迎新之日食用馄饨。
  按中医的说法,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就是说人也是一样,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易经》中也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说的也是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京城卖馄饨最早是以挑担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到馄饨摊儿,一口小锅,中间用铁皮隔开,一边煮骨头,一边开着锅,随时有人买,可随时煮。
  上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由摊商变坐商的“馄饨侯”,门口挂着蓝地、白边、白字“馄饨侯”三个字的幌子。他们制作的馄饨皮薄、馅足,肉多而不腻,鲜香味美,汤汁浓而不浑,冬菜、紫菜、虾皮等辅料全。几十年来历经坎坷,馄饨侯由原来的一家,发展到有直营店4家,在北京的加盟店有17家,外地14家。2003年被中国快餐委员会评为“中国快餐品牌企业”。1994年,馄饨侯还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颁发了铜匾。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这一口豆腐的滋味 下一篇:南京名菜龙池鲫鱼的传说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