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6
分节阅读_16
处是没有底线保证,好处是不存在总额限制。今年,
“本来支持公款竞选”的奥巴马决定
放弃公款,而麦凯恩决定使用公款。两人选择不同并不奇怪:根据麦凯恩在本党初选中的筹
款记录,他自己筹款也就筹到
8400万左右——既然有免费午餐,何必去千辛万苦地求爷爷
告奶奶呢?而奥巴马简直就是竞选筹款的“神奇小子”,筹款能力是麦凯恩的两倍——既然
可以筹那么多钱,何必戴上
8400万的紧箍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说奥巴马筹款神奇,不仅在于他的筹钱总额,更在于他的筹款大多来自于中小选民。拿
2008年
6月的筹款记录来说,其总额中有
65%来自于小于
200美元的小额捐款,而麦凯
恩只有
33%。可以说,奥巴马的大多支持者们真的是省吃俭用来支持他。真的粉丝,敢于
直面惨淡的钱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的竞选代表了民主选举的真义:千千万万
普普通通的人,在给民主竞选提供动力。
从一个大款操控候选人竞选资金的四分之一,到无数个
200美元汇成候选人筹款的
65%,这本身就说明了金钱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意义的变迁。不错,钱在选举中发挥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但它代表的不再是“资本家的垄断利益”,而是无数普通国民成为“民主股东”
的愿望。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竞选资金没有必要全盘公款化,因为筹款本来就是
个动员过程,能带动普通民众去参与、去思考、去影响这场选举。当一个大学生将自己省下
来的
20元钱捐给一个候选人时,他表达的不仅仅是对这个候选人的支持,而且是一份实践
公民责任的意识。花数十亿美元去挑选一个总统也许太贵,但用这些钱买来普通民众对民主
制度的信心、对自己国家的责任,却又物有所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福利—平等篇
他人眼中的刺
07年
3月,我国发布了一份“美国人权记录”,列举了美国的种种人权劣迹,其中有一条指
出,据美国人口普查局
2006年
8月
29日公布的数据,2005年美国有
3700万贫困人口,
占总人口的
12.6%,有
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平均每
8个美国人中就有
1个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毫无疑问,这个信息是言之有据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确出台了这些数据。但是我觉得这条
信息需要一个长长的注释,否则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解。
说起贫困户,我们一般想起的都是一幅悲惨景象:一群面容憔悴的人,住在破烂的房屋里,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孩子没学上,生病没钱看……但是在美国,
“贫困”的概念却不是这样
的。下面我引用一段
05年出版的调查报告,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穷人的“惨状”:
“46%的贫困户拥有房产,一个典型贫困户所拥有的房子平均有三个卧室、一个车库,一个
阳台;美国贫困户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巴黎、伦敦、维也纳、雅典等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
97%的贫困户家里有一部彩电,50%有两个或更多彩电;76%有空调;75%有一辆车;
30%有两辆车;73%有微波炉;62%有有限电视;
33%有洗碗机。从营养消耗来看,美
国贫困家庭儿童的平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消耗量和中产阶级家庭儿童完全一样。大多
数情况下,他们蛋白消耗量甚至超过健康标准一倍,也就是说,大多数贫困家庭儿童存在过
度营养问题……”
看来,美国的穷人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个国家之所以存在
3700
万贫困人口,很大意义是因为它所制定的贫困线标准高出我们发展中国家的标准。
美国当前适用的贫困线标准制定于
60年代。1963年经济学家奥桑斯基计算出,一个普通
四口之家当年需要花费
1033美元购买食物,占家庭收入的
1/3。因此,她将收入
3100
美元(1033美元的三倍)作为当年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线。这个数字根据家庭人数而变动,
也根据年份而变动。目前,美国四口之家的贫困线是年收入
2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
贫困标准与时俱进的过程当中,今天的奢侈品往往会成为明天的必需品,今天美国的贫困线
生活水准实际上是
70年代初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准。
这里要提醒读者注意一个关键问题,美国的贫困线标准计算的仅仅是贫困家庭的现金收入,
不包括穷人所享受的各种福利,而美国有大量扶助贫困户的福利项目。正是因为这些福利项
目的存在,许多美国穷人没钱也可以有饭吃、送孩子上学、看病、住房子。近年美国联邦政
府的福利年均开支为
5000亿美元以上,用于支持各种各样的贫困人口资助项目。举几个例
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食品券项目。专门防御穷人挨饿的项目,建立于
1939年,不断更新发展,目前的运转机制
是,政府给零售店预付货款、穷人刷卡购买食物。04年该项目覆盖了
1千万个家庭、2千
4百万人口,其中
51%为儿童。
住房选择券项目。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房租补贴项目,1961年正式建立,延续至今。住房和
城市发展部从贫困户申请人中选出一部分,代表他们与其房东签约,为他们支付
70%左右
的房租。
“领先”项目。帮助贫困家庭的儿童的项目,1965年成立,到
05年,已经有
2千
2百万学
龄前儿童曾接受其资助。就
05年来说,预算为
68亿美元,90万儿童受益,平均每个儿
童受益
7222美元。该项目本身有
21万多员工,但其志愿者队伍则有
120多万人。
以上只是几个典型例子,其他类似的项目不计其数,比如针对贫困家庭的“学校免费早餐午
餐”项目、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联邦培尔助学金”项目、政府资助的“公共住房”项目、针
对穷人的“医疗保险
”项目、“贫困家庭的暂时资助项目”,等等。正是这些项目的存在,很多
缺少“现金流”的穷人却不至于面对重大生存危机。可以说,在
“市场失败”的地方,政府积极
介入,托住社会安全的底线。
当然贫困的出现也不完全是“市场失败”。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出现往往是因为就业机会少或
者工资太低,但在发达国家,贫困虽然也有这些原因,它与贫困人口自己的行为也往往密切
相关。比如,美国贫困现象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单亲家庭的涌现,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是一些
人的工作量太少。据统计,2/3的贫困儿童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当中。又有数据表明,一个典
型的贫困户一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
800个小时(也就是一周
16个小时),如果
800个小
时提升到
2000个小时(也就是一周
40个小时),75%的儿童将会脱离贫困。当然,就
业机会和工资问题也需要面对,最近美国国会通过“最低工资法案”,将美国的最低小时工资
标准从
5.15美元提高到
7.25美元,就是针对工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与发展中国家许多贫困人口的长期甚至永久性贫困现象不同,美国的贫困
人口往往是由于失业、离婚、生病暂时处于贫困当中。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从
1996
到
1999年,低于一半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四个月以上,只有
20%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
超过一年。众所周知,持续贫困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如果一个国家的穷人有希望迅速“脱贫”,
经济贫困往往不容易酿成政治动乱。
当然,并不是说美国就不存在发展中国家意义上的贫困问题,在美国
3700万贫困户中,贫
困程度也各异,其中不乏极度贫困的人。美国还有
3、4000万人口买不起医疗保险,其中
很多都不被政府的公共医疗项目覆盖,城市贫民窟、流浪汉屡见不鲜。前面所提及的报告也
指出,贫困人口中有
13%曾经面临暂时的饥饿威胁。横向比较来说,在发达国家里,美国
的贫困率最高。纵向比较来说,自从布什上台以来,美国的贫困人口连年增加。
各国的贫困标准线不一,按照美国的标准,美国有
12%的贫困人口,按照中国的标准,中
国才
8%左右的贫困人口。不过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统一的日均购买力标准,05年中国有
16.6%的人口日均购买力低于
1美元,
46.7%低于
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及其他发达
国家的日均购买力低于
2美元的人口比例少于
2%。当然,中国人口多,起步晚,贫困现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难以避免,不应该以此否定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但是,理解是一码事,盲
目得意则是另一码事。一个
46%人口日均购买力不足
2美元的国家,去嘲讽一个同类人口
不到
2%的国家的“贫困”问题,是不是有点“看到他人眼中的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木”
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美国的“社会主义”
2000年美国政治学家
Seymour Lipset出了一本书,叫《It Didn’t Happen Here:
Why Socialism Failed in the Un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