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读书网 > 阅读 > 外国名著 > 乌合之众

第二章: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8)

作者: 字数:1876 更新时间:2016/07/27

第二章:群众的情感和道德观(8)

 事态并未有任何一刻停止,当法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失败之后,法国人便开始尝试着回忆往昔的辉煌,怀念拿破仑曾经的赫赫军功,于是这个神话就再次发生变化。也许再过几年,结论又会有所不同。

  
  更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十六世纪的那不勒斯,一个名叫马萨尼罗的渔夫被暴乱者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胡作非为,残暴无比,后来被如同疯狗一样打死在路上,被割去头的尸体则扔在泥塘里沤泡了几个小时,最后被抛进了护城河里。
  
  事态在第二天出现了剧变,不知道什么原因,群众对他的情感似乎完全颠倒了过来。无数人举着火炬寻找到他的尸体,给他重新披上皇袍,隆重地葬于教堂。有上万名武装军人和更多的悲痛民众参加了葬礼。即使是他穿过的衣服,也被众人撕成了碎片,当成圣物珍藏起来,他住处的门板也被拆成碎块,制成了种种纪念品;破旧的家具陡然千金,甚至于他走过的泥土也成为了护身符的原料,需要用黄金来计价。
  
  以投毒为手段,杀死过七个人的杀人犯布瑞薇莉尔夫人被判处死刑,这个甚至连骨灰也无权保留的罪行昭彰者,在服刑当天凭借她的美貌征服了所有围观的人,人们的情感在一瞬间发生了转变,并开始切齿痛骂凌驾于她的酷刑。
  
  这样的惋惜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就演变成了崇拜,当天晚上,她就成为了圣人。不但那些被扬散的骨灰被重新收集起来,就连烧焦的木头也为止一空,人们甚至坚信,这些遗物能够帮助他们抵御巫术。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但以上这些已经足够帮助我们了解到群体的历史观是何等的善变而混乱,它从来就不具备一个明确的标准,只凭借着想象力和群体的好恶来臧否人物,而这样的评判结果又被当成是真实的历史,被所谓的史学家们付诸史册。
  
  数千年之后,当未来的饱学之士面对这些互相矛盾,众说纷纭的记载时,恐怕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这些所谓的英雄或暴君,从来未曾真实地存在过,他们只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产物。
  
  正如现在有些人质疑释迦牟尼的存在一样,因为从他的身上,我们能读到的只有一部光彩照人的神话,或者是一部赫拉克利特式传奇哲学家的思辨过程。
  
  对于这样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他们无疑很容易心安理得,因为在那个未来的时代,他们将更明白群体的心理,群体的特点。
  
  他们知道,除了神话之外,历史并没有多少保存其他记忆的能力。
  
  (13)群体的极端感情(上)
  
  冲动、易变和急燥是群体的一大特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这样的恶劣情绪作用在群体之中,使得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在这方面,群体中的个人和原始人绝没有区别。
  
  他们无从分辨事情内部的,事情与事情之间的细微区分,而是把它们视同为一个整体,无法看到其中的过渡状态。
  
  另一方面,群体情绪的夸张也会受到另外一个事实的强化,那就是不论什么样的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就会通过心理暗示和传染过程来加速传播,无论这种感情是赞扬还是诋毁,它所造成的效果就会成倍加强。
  
  这种简单而夸张的情绪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群众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就如同极度幼稚的女人一样,一下子就会陷入情感的极端。只要她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立刻就会坚定地认为它是不容辩驳的证据。
  
  假如这种厌恶情绪或是反对意见发生在孤立的个人身上,所产生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当这个人处于群体之中的时候,却能立刻变得勃然大怒。
  

  • 书页
    返回书页
  • 目录
    目录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