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自身成因及对策——关注国民性格缺陷

作者:佚名 字数:5519 阅读:44 更新时间:2008/12/10

学困生的自身成因及对策——关注国民性格缺陷

什么是学困生?
  首先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学困生应理解为在知能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遇到困难,造成障碍,仍未能达到的基本要求,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这样理解的前提是承认学生是在前进中,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是学生本身的弊病或其本性如此。根据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最大和成绩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心理学家也指出: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学困生。它和我们的国民性格的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国民性格的缺陷进行辅导,对学困生的转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国民性格缺陷在学困生性格上的表现
  国民性格以心理为基础,经由文化发展的途径而逐渐形成是民族文化中各种成分长期的积淀,它深切地影响着国民日常的心理和行为.而学生正处在心理的成长期,受到的影响更为强烈和直接.国民性格的内涵十分丰富多样,既有积极成分,也有消极因素.在学困生性格上表现出的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闭性.学捆生的心灵是封闭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和的独立的文化系统。男耕女织、一家一户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中国人的家具有内敛性,家庭和家庭之间不寻求主动交往,思想情感得不到交流和更新。这样的状况使相当一部分国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性格显得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既不接纳自己,也不认同他人,经常自我设障,贬低自己的思想,否定自己的行为,缺乏自信心。对他人常怀疑和防范的心理,表现为过分依赖或者过分排斥。由于担心丢面子或遭遇挫折,在社交场合就显得拘谨、胆怯,对待新事物常保持谨慎保守的态度,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这一点在农村学校中特别突出。学习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但由于这种封闭的心理,怕丢面子,在一开始就败下阵来,学习就显得困难种种。
  2顺从性。学困生的行为是顺从的。儒家思想和行为规范要求国民严格遵守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这种文化上的单一模式加上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就使得人们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造成了性格的顺从性。乐于把别人的观点、判断、意想不加批判地认同,从而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别人相近,尤其当自己的内在欲求与社会规范或环境要求相冲突时,为了维持和谐得人际关系,保护自己的面子,使人接受自己,从而一味地迁就别人,不敢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做法。这种由外在的压力形成的顺从心理和亲社会行为,只是表面上显示自己的观点态度行为与他人一致,具有明显的压抑自我的特征,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这种并非自愿的压抑自我并不能将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排除在意识之外,而是积压在意识中影响着往后的行为。而学生正处于心理的成长期,承受这种积压的能力比之成年人要差很多。成年人尚有忍无可忍之时,更何况未成年的学生呐。当前的教育大环境更多的要求学生驯从,这些不愉快的积压必然使学生难以承受,使学困生层出不穷。
  3冲突性。学困生的内心是冲突的。孝字当先,又是国民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家的和谐,国人惯常采用的方式是忍,世代相传。尽管现在有所改变,但父母再家庭中享有很高的权威的事实没有太大的改变。这样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下造就了国民性格中忍辱负重的特征。当与父母起矛盾冲突时,一旦提到养育之恩,迫于孝的观念与压力,他们就只能屈就和克制自己,甚至牺牲字的辛福和快乐,服从家庭,维持表面上的良好关系。而拥有权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训斥打骂多,尊重理解少,乘法苛责多,鼓励宽容少,一味的要求孩子克制自己,久而久之就使孩子形成了恐惧、说谎、怯懦、紧张、自责、情绪不稳定等心理行为与表现。为了避免家长的责罚,孩子们经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不一致,口是心非,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冲突极易导致心理失常。情况越严重,家长往往越暴躁,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这种后果是几何级的增长,来势如山倒,去势如抽丝。这样的孩子不仅有可能学习差,而且极有可能德育上出现极大的偏差。
  4自我性。学困生的取向是自我的。中国队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以社会规范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不这样,就会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压力,甚至受到惩罚。由此形成了国民性格中以社会取向为核心的自我价值观,并进而形成了不恰当的保护自我的表达策略。由于过于注重社会对自己赞许,因此对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敏感度过高,关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情境中的适应性,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得到他人的欢心,经常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利益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尽管明知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甚至是错误的。注重与他人比较,对于有悖于社会规范的欲求和想法,不在公众场合及外人面前表露出来,而只有在极少数的亲密朋友钱财嫩真实的展示自己。看中人情和面子,虚荣心重,自欺欺人。志趣相投的学困生们在一起互相攀比,互相壮胆,你差我比你更差就不足为怪了。
  国民性格缺陷对于学困生转化的启示
  性格与转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影响着转化的方式进程及效果,而转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重塑当事人的性格,尽管这种改变极其艰难与缓慢。国民性格缺陷往往是学困生转化中的难点,其中有一些连转化者自身都存在这些缺陷而没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必须认识这些缺陷,有针对性的拟定转化目标,采取适宜的策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困生性格特点的转化模式。
  1、 建立互信关系,消除抗拒心理
  在转化过程中,转化者应创设一种融洽与互信的气氛,对学困生采取一种尊重、接纳而又富有同感的态度,并予以支持与鼓励,使气体认到这种同感与尊重。在整个转化过程中,都要不断地向学困生解释转化中的保密原则,申明转化老师回忆维护学困生的利益为重,使气放心。初次接触学困生,由于陌生,学生往往会感到紧张与不安,老师不应要求他立即袒露其内心世界,而借着与他有关的话题既有技巧的法问,创设一种温暖而安全的氛围增进学困生对老师的信任,消除心理上的疑惧感。学困生的性格中存在强烈的防卫心理,尤其是在与老师打交道的时候更是如此,这是多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要改变这种心理,使其重新觉察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艰难的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需要向学困生指出他的抗拒心理并加以尊重,协助学困生自我探讨并整理有关信息,认识到自身防卫和抗拒的原因及其表现方式对自己生活的不良影响,引导他学会诚实地面对现实和处理问题,消除心中的压力和负担,这种开放和积极的态度的建立,是针对中国人性格特点进行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
  2、挑战理性信念,促进自我成长
  当人的认知与行为不协调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需要恢复协调。学困生感到学习困难,但又必须要学习,心里很焦虑不安,只能通过其它渠道排解,而这样更感到学习的困难,如此恶性循环。一个人之所以不敢正视和满足这些合理的要求,正是由于个人不正确的看法和信念使唤。而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自己的焦虑引起的,即对可能发生的后果感到恐惧,不合理的信念往往防碍行为的恰当反应。老师需要协助学困生的不合理信念的存在以及他们是如何困扰其情绪和行为的,与支对质向这些既定的信念挑战,使其明白困扰并非来自某事件或情境,而是对这些事件的看法。老师应根据学困生的情况,一次设定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和任务,待其完成而有信心后,再拟定新的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协助学困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要代替他做决定,要认识到这是学困生的权利。否则,正如前所述,国民性格中的顺从性本来就易导致心理上的无主见和幼稚特征,如果进行转化时,老师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介入,既是对学困生德的不信任,又会使学困生以为自己缺乏能力,这样使学困生很难自己独立。只有使学生有能力对自己的事情做决定,进而承担人生中的责任,才能使顺利进行并最终令学困生改变和成长的良好效果。
  3、 强化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心理
  中国人的性格中存在剧烈的趋避式冲突特点,这易使其形成低落的自尊,容易看到问题的复面,自我批评与自我克制过度。学困生由于感到学习困难,而在学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极有可能自尊心失落,容易受到戕害,长此以往就从负面看问题,对学习敬而远之,而急于在其它找回自尊并体会到快乐,愈演愈烈,越来越讨厌学习。因此,老师要协助学困生认同与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欣赏自己,正确评价自己,适度坚持自己的意念和欲求。为此,老师要与学困生一起招出阻碍成长的原因,引导学困生直面自己的困惑和内心的冲突,协助其将过去的或否认的部分重新组合,使其逐渐从环境支持转为自我支持,从依存向独立转化,进而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使其自我改进,不再依赖他人。
  4、促进自我表达,培养自我觉察
  为了协助学困生了解现在的现在的感觉与其行为及思想之间的关系,老师必须向学生澄清其目前的行为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其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供择而这种选择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使学困生明白实现自我和兼顾群体是不矛盾的,学会协调和处理自我与群体的矛盾使学生能够正视并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反省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不是自己的真实需求。一般而言,雪困生的焦虑情绪往往是其需要未获得需要的反应。老师应利用他的沮丧情绪,协助其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况。面对现实虽然痛苦,但探讨的过程恰恰是促进其成长的过程。为了促进学困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老师可以扮演被动的角色,通过启发与诱导使他有独立表现的机会。这时老师对其良好的表现给与及时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学困生主动呈现自我的信心,最终使他相信自己有所需要并尊重这些需要,即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更重要的事实学困生有勇气面对现实和转化自己的目标。
  5、尊重个性差异,采用不同方法
  性格存在的一致性、稳定性、整体性、可塑性等共性,有助于把握其性格中的规律,并有针对性的拟定心理辅导策略。但是,随着对外开放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逐步多元化,这一发展趋势必然会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新个特征。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学生身上,因为他们对社会变化的敏感程度高的多,保守的东西最少。他们敢于也乐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个性更加外露,富于激情,主张自我表现。他们崇尚人格的自由发展,洗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希望成年人能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追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权利。这些对转化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应融会贯通所掌握的多种转化理论和方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便白我学困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理解并尊重他们,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转化方法,预见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阻力,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让学生的生命亮丽起来——班主任工作应重视情感教育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养成教育重在诚信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