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和制裁——初为班主任的感想

作者:佚名 字数:4333 阅读:61 更新时间:2008/12/10

拯救和制裁——初为班主任的感想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作为中学生—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缺少生活的经验,独立生活的能力,还没形成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高中阶段又是他们最叛逆时期,作为一名刚上任的班主任深知责任之重大。
  管理学生免不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更需要一系列奖罚办法;不论如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我觉得应该在不偏离原则的基础上多些情感投入——于是就牵扯出了一个“拯救”与“制裁”的问题。
  就“拯救”而言,“拯”有“救”的意思,“救”有两层涵义:一、援助使脱离突难或危险;二、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难。“制裁”则是用强力管束并处罚有不法行为的人。当然,上述两个词的涵义出发用于管理学生难免有些夸张;然而它的潜在意蕴无不便人深思:“制裁”的结果是让别人不再去做所规定不准做的事,而“拯救”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制裁”。就如同有小偷偷东西,如果强行制裁,他或许在一段时间内不偷,但保证不了他永远不去偷,假如我们从他的生活入手,努力走近他的心灵抓住他最脆弱的一点,循循善诱,说不定效果会更佳,或许这样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时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是一旦他能够“浪子回头”真就可谓“金不换”了。更何况中学生自身是纯真的,他们依旧是一个与社会基本“隔离”的群体。
  学生组成班级,班组组成学校。简言之,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的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的落实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班主任是班的教育和班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照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赠了一首《金诿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献向红旗祭。忠与爱,元论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辱,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番番滴。光与热,无穷际。”可见班主任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
  就我而言,我觉得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走进学生生活,提高自身素养。
  一、走进学生生活
  我们与其严厉地批评或指责学生怎么不遵纪守法,倒不如从最根本的东西入手,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再教育引导学生。
  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产品加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当然首先必须从人入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必的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两者紧密相联。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学生智力的差异,我们不能强求每位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得尽善尽美。但是,我们知道遗传具有可塑性;因此我们就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尤其是能够在平时的活动中各显其能,鼓励学生取长补短,以后天天努力补先天之不足。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发地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他包括因参与其中而接能到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家庭生活,还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其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阶层生自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不同程度的有所区别。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我们就应该努力地走进每位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就能做到收放自如。三、教育,我们应该在全方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每个人的心理都有最脆弱的一面,只有抓住这个才能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简言之,要恩威并施。既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但也需对学生严格要求,如果让学生服自己远远好于怕自己,当然这就又回到“拯救”与“制裁”上了。学生没有无可救药的。当然我们不可能使每位学生都考入名牌大学,但最起码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怎样去生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将来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关键的作用。我们就要在学习生活中多鼓励学生,帮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帮他们了解自己,尽量引导学生,极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与难以教育的学生谈心。
  二、提高自身素质
  这就需要首先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我们应有崇高的社会主义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永不止息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为人师表。第二,坚定的教育信念;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即期待的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桑塔尔(Rosenthal)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的效应,罗森塔尔为这个结果范围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安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时,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也就容易取得教师期望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厌恶学生,对学生期望较低,或经常受到教师的冷漠与岐视,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也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或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和失望,因此也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不理会或拒绝教师的要求,结果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期望的那样,学习成绩与品行一天天变坏。这种师生间态度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就是罗森塔尔的效应。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第三:有家长的心肠。班主任对学生要像家长待孩子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有深厚的情感。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让学生相信自己、亲近自己并乐于接受教育。第四: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很有机智地组织各种活动。第五、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这样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打成一片。便于开展工作。第六:善于待人接物。我们应该多与家长、任课教师、校外辅导员和有关社会人士联系和协作,以便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只有将管理学生与完善自己结合起来才能将工作干的更好!我知道我不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毕竟我与学生相伴的时间很有限,但我会努力让他们懂得最起码的做人道理、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命”走好自己的“运”,懂得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尊严,走出精彩。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不是救世主,但我会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我想说的是:我一直在努力!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批评也讲“天时、地利、人和” 下一篇:谈谈中学的班主任工作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