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七帝疑案 (十一)朱棣篡位
明十七帝疑案 (十一)朱棣篡位
上一集我们讲到,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把手南京金川门,打开城门迎接燕军进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建文帝到哪儿去了?不知道,我们以前说了。朱棣来了,怎么办?朱棣的心思,就是要做皇帝。所以就有记载说,朱棣从火中拽出死尸来,指后尸为帝尸,然后给他发丧,说他死了。这是官方史料记载,那么下一步,朱棣就可以合法地登上皇位。如果你说建文帝没有死,那朱棣这皇帝也没办法做,所以从官方的文献上说:建文帝死了。
* 说建文帝死了,这就意味着在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已经被扫除了。那么接下来,朱棣是不是就可以打开皇宫,走上金銮殿,堂而皇之地做起皇帝来呢?
朱棣要做皇帝,用现在的想法,打开皇宫,大摇大摆,宣布个日子咱们登极就完了嘛。不是。中国做皇帝这个礼仪很复杂,他要做皇帝,不说自己要做皇帝,他要让别人推荐他、推举他做皇帝。大家要上表文,说你怎么样有德,你怎么样贤明,上天如何眷顾,国家离开你不成,你赶快做皇帝吧!朱棣说,我是能力不行,道德不行,我不能做皇帝,这个位子我不能做,推辞,一次推让。大家说不行,不能推辞,再次上书,叩首请求,国家还是离开你不成,你一定要做皇帝。朱棣再次推辞,不成,我能力不够,品德不够,我不能做皇帝,应该待有贤明之主出来,让他来做皇帝。大家不答应,三次上书,离开你不行,非做不可。朱棣说,既然大家这样强烈要求我,那我就勉强服从大家的意见,我就做皇帝吧!
这在中国古代叫做“三推让”之礼,做皇帝之前要有“三推让”。实际上我说,中国古代的礼制,最虚伪的莫过这“三推让”之礼了!——三年之前,四年之前,他们从北京往南方打不就是为了当皇帝吗?宝座摆在面前,还要三次推让。朱棣在三次推让之后,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是登上皇帝宝座之前,他的一干人马往皇宫走去,突然有一个人拦住马头,这是谁啊?学士杨荣,说,你就这样去登皇位吗?朱棣说,什么意思?您怎么忘了去祭孝陵?朱棣一下恍然大悟:天下是朱元璋的天下,我要继皇位,我要合法性,我要把老皇帝摆在前头,要祭孝陵、祭天说明我的合法性。朱棣恍然大悟,于是到孝陵祭奠朱元璋,然后当皇帝。这些都是给天下臣民看的。靖难之役的结果,是以朱棣的全胜、登上皇位,建文帝不知所终而告结束,朱棣继位,改明年,第二年(公元1403年)为永乐元年,年号改成“永乐”。
但是,仅仅经过三次推让,仅仅有在进城之前所写的这些信,宣布自己是合法的,合理合法地登上皇位,还不够,还要有一篇继位诏书。这个继位诏书很重要,我继了皇位,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做皇帝,我要做什么样的皇帝,要让天下臣民都知道。谁来起草这个继位诏书呢?朱棣找到一个人,谁?这就是朱棣当年起兵的时候,他的谋臣姚广孝向他提到的一个人。姚广孝在朱棣起兵打向南京的时候,知道这场战争非常残酷,说你可能要杀很多人,但是你要攻打到南京以后,有一个人你不能杀。燕王说,什么人?姚广孝说:方孝孺。为什么不能杀呢?这个人是天下读书种子,如果你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现在我们的话说,他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你要把他杀了,就伤了很多读书人的心。而且,他所承传的学问,可能就没有人继承了。
* 方孝孺是明代洪武、建文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年轻时,曾拜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思想家、理学家宋濂为师,学问大进。方孝孺曾任建文朝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官品不高,但无论是讨论国家大事,还是为建文帝读书解惑,他都是建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近臣之一。由于方孝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又为人正直,所以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无疑是一面旗帜,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那么现在,朱棣要登皇位,请谁来起草诏书呢?非方孝孺莫属,于是他就派人去请方孝孺。几次下诏,方孝孺拒绝出门。最后迫不得已,穿上孝服,来到朱棣的面前。见到朱棣,在宫殿上大哭,悲彻殿宇。朱棣起来说,先生你不要这么悲痛,我这次来,不过就是效法周公辅成王。
*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但仅仅过了两年,周武王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当时,成王只有13岁,年幼不懂事,并且周王朝刚建立不久,政权还很不稳固,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辅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行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称他为周公。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了七年,他外平叛乱,内修典章制度,恪守臣子的本分,总算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到成王年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主动把政权交给了成王管理。这就是历史上倍受人们称道的“周公辅成王”。那么,朱棣说要效法历史上的“周公辅成王”,他的这一说法是否真的经得住推敲呢?方孝孺又将如何面对?
方孝孺说,“成王”在哪儿?你是“周公”,“成王”呢?没有了,宫中大火,“成王”不知道,被推翻了。“成王安在?”
朱棣说:“彼自焚死。”说他自己烧死了。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子?”他的天下,他可以立他儿子,他烧死了,立成王之子,也用不着你来继位啊。
朱棣回答:“国赖长君。”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能交给小孩子吗?应该有一个成年人,年长的人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国家才治理得好啊。
方孝孺还有话,说:“何不立成王之弟?”对啊,建文帝还有弟弟啊,年纪也已经长了,朱标这一支子下来的,你可以立成王之弟啊。
燕王说到这儿,没有话说了,说一句什么话?“此朕自家事!”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不要乱插嘴。就不讲理了。
他让左右拿来纸笔,让他起草诏书,说:“草诏非先生不可”,请你一定要起草诏书。
方孝孺拿过笔来,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把笔一扔,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即死尔,诏不可草!”
朱棣也非常发怒,拍桌子响:我能让你马上死吗?你就不怕诛九族吗?“九族”就是所有沾亲的一律杀光。
方孝孺说:“便十族奈何?”说你杀我十族怎么样,我也不给你起草这个诏书!
朱棣说,你不怕,我就给你杀一个十族看看!于是,他就把方孝孺的全家九族满门抄斩,还把他的朋友、学生凑为一族,“十族”全部杀了。
方孝孺死以后,被埋在南京聚宝门外,现在的南京中山门外。方孝孺临死的时候,写了四句话,说: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说现在啊,大概是上天也不保佑我们,江山变了,现在我用一腔热血报答君王,以死殉身,我没有别的贪图。走向刑场。方孝孺的“十族”被诛,很多远的、跟他“十族”没有关系的,也牵连了很多人,被充军发配。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自杀而死,两个女儿投了秦淮河而死,方孝孺的弟弟也被抓来当众杀害。他弟弟有四句诗,我这里只说两句: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青山!
千年以后,在这华表上,还有我们的英魂,我们还回到这儿来看一看,我们的英名会长存的。过去忠君观念,忠于朝廷这种观念,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品德;造反、叛逆,那是十恶不赦的,所以他们甘愿为朝廷献身。以前我讲过,他们不仅仅是出于一个“忠”,他们也是为建文新政殉难。
* “建文新政”确实是当时的新气象,朱允炆即位之初,就重用文人,提高文官地位,大大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他雄心勃勃,决心改变洪武朝的一些弊政。他以仁义礼治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主要是减轻赋税、平反冤狱、裁并州县、精简机构、更定官制、锐意削藩。朱允炆还大开科举考试,极力选拔人才。他改变朱元璋事必躬亲的做法,适当地放权给手下大臣,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朝中上下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所以知识分子乐意为朝廷效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方孝孺为建文帝殉难,不仅仅是因为忠。忠是很可贵的,但是不仅仅是因为忠,是因为当时建文帝所实行的宽仁政策。兵部尚书、布政使铁铉曾经把守济南,他原来是布政使,后来当了兵部尚书,加了这个衔,还在济南镇守。这时候官军失败,他也被带来了。铁铉站在朱棣面前,背对着他。朱棣下令,把他的耳朵、鼻子割下来,然后把他的鼻子、耳朵放在火里烧,烧了然后塞到他嘴里头,强迫他转过脸来,问他,这个肉味道怎么样?铁铉说:忠臣赤子之肉,自是好吃!他强调忠臣赤子。最后朱棣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下令寸磔而死,就给他是乱刀剁成肉酱,剁死。至死骂声不绝。户部侍郎卓敬,也被捉来,杀了三族。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左佥都御使景清、右副都御使练子宁,还有齐泰、黄子澄这些人,都死得非常惨。但是最令人感到痛心,感到不解的是,朱棣采用了非常野蛮的手段,对待建文帝这些忠臣的家属。凡是这些个被他镇压的人,男性被杀、被充军,女性一律发到教坊司浣衣局,遭到野蛮蹂躏。
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立斋闲录》,这个《立斋闲录》是明朝中后期人写的一本书,专门记载“靖难”这一段历史。这本书曾经引起过谁的注意呢?引起过中国大文豪、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注意。鲁迅先生说:看到这样的记载,真感觉中国人不是活在人间。什么样的记载呢?有这么一段话,永乐元年正月,有一个校尉,说,把犯人,就是建文帝忠臣的遗属这些“犯人”带来了,带来六口,还有犯人五百多口,请问皇帝怎么处置?皇帝说:“连日解来的都是练家的亲……锦衣卫把这厮都拿去,同刑科审,近亲的拣出来,便凌迟了,远亲的四散充军,若远亲的不把近亲的说出来,也都凌迟了。”一块儿审问,凌迟就是千刀万剐,一刀一刀剐死。说这些人在教坊里头死了怎么办?皇帝原话说:“着上元县抬出去,让狗吃了。”
* 难怪鲁迅先生感慨万千,每读历史,读到这一段,觉得中国人不是活在人间,朱棣一以贯之地继承了朱元璋残暴杀戮的这种坏传统。但问题是,靠残暴杀戮,他真的能够使忠贞之士畏惧,从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吗?还是真的能够掩盖历史的真相呢?不知朱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棣认为,有了强权,一切历史可以改变。怎么改变呢?他上来以后,就宣布革除建文帝年号。建文帝登了皇位,做了四年皇帝,有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有四年在历史上。清清楚楚写在历史上,做了四年皇帝,这些个包括燕王朱棣都是他的臣民呐。朱棣说,历史上不许写,没有这一段。所以历史是人写的,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朱棣说不写就不能写啊。所以现在在《明实录》里头没有建文那四年的历史,这个年号叫做“革除”。最后明朝人也没法提这段历史了,一提这段历史怎么说啊?按照官方的说法,叫“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洪武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又出来四年。一般人不写洪武三十五年就写“革除年间”,这段事要回忆,写个什么事,也得有个年号,有个说法,“革除年间”。对于宫中所藏的文书,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一律烧毁。甚至家里头收藏有方孝孺文集的,也要处死。与此相连带的,朱棣的哥哥太子朱标,在建文帝做了皇帝以后他要追尊他的父亲作“兴宗孝康皇帝”,这时候封号也除掉了,仍称“懿文太子”。然后,就把建文帝的弟弟、建文帝的儿子囚禁起来。
* 朱棣所采取的手段不可谓不严厉,但历史真的就可以一笔抹杀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现在的中国历史年表上,分明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建文帝朱允炆的年号,这大概是朱棣所始料不及的。也许朱棣对自己所采取的手段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没有完全的把握,他还需要采取另外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么,朱棣还会怎样对自己采取一番巧妙的“包装”?毛佩琦先生究竟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朱棣推翻建文帝的统治,他还打起了一个旗号,就是要恢复朱元璋的祖制。恢复祖制,有些人高兴,有些人不高兴,为什么呢?朱元璋的祖制是很残暴的。建文帝他是相对实行了宽松的政策,但是朱棣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他说我要恢复祖制。还有一条,就是他在一切文书当中,要竭力宣传自己是朱元璋的嫡子。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当中,嫡和庶的分别非常大。嫡,他的妻子也有嫡庶之分,所以生的儿子也有嫡庶之分。嫡子有继承权,庶子就没有继承权。所以嫡子,嫡长子继承皇位,庶子就没有。他现在声称自己是嫡子,就是说自己做皇帝是合法的。
那么怎么样体现他自己是嫡子呢?要把这句话写在历史上,让大家都看。明朝有一个传统,老皇帝死了以后,新皇帝继位,要给前面的皇帝编修史书,当时叫做“国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实录”。朱棣所要修的是谁的实录呢?就是《太祖实录》。他在修《太祖实录》的时候,就把自己是高皇帝的嫡子写进去。所谓高皇帝就是朱元璋,就是太祖高皇帝,他的谥号是“高”,高皇帝。这个实录很快就在学士谢缙的主持下完成了,但是修了以后,朱棣特别不满意,后来又下令让姚广孝主持重修。所以,在历史上就有“实录三修”这么一个掌故,说《明太祖实录》,你现在看到的《太祖实录》并不是原来的面貌,是经过三次才定稿的。那么定稿为什么这么困难呢?它的核心争议之处在哪里呢?就是在是不是宣传了朱棣做皇帝的合法性。
所以在三稿三修的“实录”当中,第一,要表现朱棣是高皇后所生,就是马氏亲生的,不是别人生的。是不是马氏生的呀?我们以后会说,这是一个问题,要是马氏生的还老要说吗,我是我妈的亲儿子,我是我妈的亲儿子?不用这么说,当时也不用去检查DNA,谁都知道,不用说;他天天挂在嘴头上说自己是高皇后的亲生儿子,这里就有问题,这叫“欲盖弥彰”啊。所以“实录”三修就是为了掩盖他真正的生母和他的出身。第二个,就是要说明他登位的合法性。他把他所有的他靖难时期的一些事实,跟朝廷往来的文书,经过篡改以后,附在《太祖高皇帝实录》之后,说明他登位的合法性。而且说明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有心把位置传给他,暗示。实际上子虚乌有。
所以我们看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写的历史永远跟客观现实是不一样的。真正有良心的史学家他所追求的是最终的历史真实,但是我们永远离最终的历史真实还有一步距离。“实录”经过三修以后,朱棣看到这个“实录”,说:“庶几稍副朕意”,什么意思呢?啊,这回差不多了,我比较满意。
* 让朱棣满意的这部所谓“历史”,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正是它掩盖了真实的历史。但俗话说得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不管怎么说,朱棣的皇位确确实实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夺过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在皇帝的宝座上,朱棣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朱棣残暴,杀人,是一个方面,但是他对国家的治理,对明朝政权制度的建立、根基的奠定,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朱元璋非常勤奋,早朝、午朝、晚朝,每天办公,身上写满了这些要做的事情的纸条子,贴好了,半夜里想起什么事来,还要把这个事情记下来。朱元璋很勤奋的,朱棣也很勤奋。因为他不偷懒,他是在马上打出来的天下,你让他闲着他还受不了。另外一方面,大家都说“乱臣贼子”,你这个叛逆之臣啊,他是不是老戴着“叛逆”这帽子,他也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传统的中国人,他受儒家文化的教育,这个“叛逆”两个字是很不光彩的,他虽然说了那么多话,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为什么说自己又是嫡子,又是合法?他实际上还是觉得,当个乱臣贼子是不光彩的。那么怎么样洗掉他这个叛臣贼子的罪名呢?他就要做事情,他就要自己给自己找很多事情来做,要做一个千古明王,我要做最好的皇帝!这从另一方面就把明朝的事业推向前去。
永乐晚年,永乐二十二年,那时候天下已经大定了,有一次朱棣退朝,他身边的人看他的中衣。外边是外衣,里边是中衣、衬衣,那个袖子,破袖子弄出来,他就往里塞塞。旁边这个跟随他的侍臣说,哎呀,皇帝真简朴啊,你真是圣明的好皇帝啊。虽然有奉迎之嫌,但是也确实是说出了一句真话。朱棣说什么呢?朱棣说:“朕虽日十新衣,未尝无。但自念当惜福,故每浣濯更进。”说我每天要穿十件新的衣裳也不是没有啊,我自己考虑应该惜福啊,说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我们要珍惜我们今天这些个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基业,因此我每次洗干净了以后又穿上了。这一点很像朱元璋,很具有一个开国皇帝的气质。
正是因为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他也继承了一些朱元璋的做法和观念,比较关心民生,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是大家安居乐业,原话是说:“斯民小康,朕所愿也。”说让大家都过上小康生活就是我的心愿了。所以他兴办学校、完善学校制度、奖励农桑、减免赋税、赈济灾荒,在他这一朝做得都很周到。朱棣在明朝来说,是第三位皇帝。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一个是开国之君,一个是亡国之君,剩下的就叫守成之君。老祖宗打下了天下,你做皇帝,垂手而治,得了一个现成天下,守成,看着摊子就行了。朱棣不是,朱棣你说他是开国之君吗?他不是。但是你说他不是开国之君吗?他又自己得的天下。你说他是守成之君吗?他也是继承了朱元璋的天下。你说他又守成吗?他又不是,他又开拓,很多地方他实现了开拓。朱棣既不是开国之君,也不是守成之主,他是介乎开国与守成之间,他的一生没有暇逸,他要以一个盛世明王的名字留在史册上,他做了一系列震动世界的大事。他究竟做了哪些事呢?我们下一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