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遗产的双重属性-谢凝高

作者:佚名 字数:9064 阅读:114 更新时间:2009/03/08

双重遗产的双重属性-谢凝高

主讲人简介:

  谢凝高,浙江省温岭县人。1960年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196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风景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兼风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名山》、《中国名山大川》、《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燕园景观》等,发表论文30多篇。1984年主持部级重点课题《泰山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及其保护利用研究》,荣获建设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内容简介:

  截至2003年7月第27次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双重遗产有23处。中国的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位居其上。

  其中五岳独尊的泰山,居高临下,拔地而起,背靠黄河,纵览海天,形成茫茫原野中的“东天一柱”。泰山自然山体之宏大,景观形象之雄伟,赋存精神之崇高,山水文化之灿烂,名山历史之悠久,科学价值之丰富,使其无论在帝王将相面前,还是在布衣百姓心中,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作为历代登临胜地,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混为一体,终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究竟什么样的景观可以评为世界双重遗产?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世界双重遗产有何特色?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带领您从泰山看世界双重遗产。

  (全文)

  我们双重遗产跟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双重遗产有什么不同?人家的双重遗产我看了一些资料,就是两者的相加。就是说这一块地方,这一部分自然遗产价值也很高,那一部分的文化遗产价值也很高。彼此之间的关系呢,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个关系更多的就是作为一种物质关系。就是人生活的物质环境,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比如澳大利亚有一个双重遗产,它这个是一个自然遗产,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破坏,原始状态的,价值非常高。那么这里面主要文化遗产是什么,一个古人类的遗址,过去的人类住过的遗址。这个遗址价值对于澳大利亚来讲,在人类发展史上它也是很重要的,价值很高的,所以是这样一个双重遗产。

  那么我们这个双重遗产有很大的不同,有很大的特点。我们的双重遗产就以我们的历史上的名山大川为例。现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我们现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果它的价值够世界遗产,往往是成为双重遗产,或者成为自然遗产。这个特点是什么呢?这个特点简单可以这样概括——就是我们这样一些双重遗产定义——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这句话很重要,是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与大自然的精神文化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是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说以自然为主,这个自然有科学美学价值的。同时融入了人文遗产文化遗产,这个自然与文化要融合的,不是相加的。我前面讲有的相加,有的别的国家的自然文化相加的。所以有时候它译成混合遗产,叫做混合遗产。我看我们不能叫混合遗产,我们国家的特点就是融合的,自然跟文化两者融合的。我下面要讲这么一个融合,这样一个特点。

  那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一共有四处自然文化双重遗产:一个是泰山,一个是黄山,一个是武夷山,一个是峨眉山。这四座山都是中国古代的天下名山,天下名山的意思是天下之国家,古代的天下之国家,就是我们国家的名山。而且这里头的泰山是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名山,或者叫天下镇山,最突出的。所以我先介绍一下泰山的价值。泰山之所以成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重价值,这个我现在先讲这个。

  大家都知道,泰山天下雄。所谓天下雄,雄者高大,又高又大又雄伟,这样一个形象。有泰山如坐这个说法,泰山就像坐在太师椅上一样,非常雄伟壮观的。不是站着的,这个是这样一个形象。那么它这个形象主要高大,它是相对高度。泰山海拔高度并不是很高,1545米海拔高度。一千多米的山我们国家有很多,一千五百多米到青藏高原平地都比它高一倍,都三四千米海拔了。但是它相对高度很大,因为它是在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山东丘陵。就是说它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部,勃起于山东丘陵之上,所以气势就特别好,特别高。那人们南来北往经过泰山的时候,感觉到非常高大非常雄伟,这个是高大的形象。这个高大的形象,一个是美学形象,一个是神奇的形象,有一个神奇的观念。

  因为我们现在没有神奇的观念,古代还有神奇的观念。那么觉得泰山很高是通天拔地的,特别是因为古代齐鲁文化很发达,中国文明重要在黄河中下游。所以对这方面的记载很多,对于泰山的活动记载就非常多。因为整个华北大平原惟它独高了,这边西北边就到了太行山,不到太行山就是泰山最高。西边到伏牛山那边,南边到黄山那边,那其他都不如它高,这么大的范围所以古人认为它是最高的。它的相对高度从泰山的岱宗坊,岱庙北边山麓地带跟山顶上比较这个高差也有一千三百多米。相对高差一千三百多米,这个就相当高了,如果相对高差不大,那么你看起来就不雄伟。青藏高原高原面就有四千米左右了,那么这个山如果只有五百米,那四千五百米海拔很高,但是你在那儿看这个山不高,所以这个泰山相对高度很高。所以给人感觉很神奇,通天拔地的,再加上有时候云雾缭绕,那么这个更神奇了。觉得泰山就高到云天以上了,所以神奇的说法还有泰山是出云导雨——泰山产生云,能够下雨,泰山下雨了,天下也就下雨了。所以古人觉得泰山是一个风调雨顺的象征,有了风调雨顺的国家,就是会国泰民安了。

  那么这样一个给它这么一个神奇的观念,就是泰山从美学上非常高大,非常雄伟,从神奇的角度它通天拔地是登天的地方。所以皇帝,作为天子的皇帝,就要到泰山顶上去祭天。这个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山岳景观的利用。那么他作为皇帝天子,特别是要统一天下以后,然后就要到泰山顶上祭天。祭叫封,到泰山下面祭地;地叫禅——封禅活动。这个封禅活动,就是向上天汇报他的功劳,也感谢上天帮他统一了天下。一个是感谢上天帮他统一天下,一个是表示自己统一天下也有功劳——这样一个意思。然后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此加强他的统治——这叫“神道设教”——就利用这种神的观念来统治老百姓,作为统治老百姓的这种意识。

  泰山有文字记载的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到封建皇帝结束清朝封建皇帝结束,都要到泰山封禅或者祭祀。封禅到宋真宗就结束了,宋真宗以后就不搞封禅活动了。但是帝王还要祭祀的,到泰山还要去祭祀的。秦始皇以前有没有帝王祭祀泰山?那么传说也有七十二代皇帝在泰山祭祀的。但是这是一个传说,没有证据。有文字记载的,至少从秦始皇开始。那么像泰山这样一个皇帝亲自到泰山去祭祀,而且连续几千年;整个农业文明时代都是封建皇帝统治的时代,那么全世界没有一座山,没有一个国家有一座山,是连续这样从皇帝到老百姓,都要到那儿祭祀,到那儿去崇拜。

  那么除了皇帝以外,文人一般去游览。比如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孔子登泰山不是去祭祀的,他是去游览,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么以后很多志士仁人有很多知识分子也是上去游览的。老百姓上天求福,或者有一些老百姓搞宗教活动。宗教活动也是后来才有的,有道教佛教,慢慢有宗教活动进去的。道教是修仙了,那佛教是修行了,修来世了。道教修珍惜,就要修仙上天了。道教佛教都有,但主要是道教。这是宗教活动方面。那么有一些失意的文人,政治上失意的文人到泰山去隐居、读书。后来到唐宋以后,在泰山办起书院。然后有一些志士仁人登泰山为了是扩大自己的胸襟。“志于小天下,特来登泰山。”他来登泰山是壮一壮自己的心胸啊!

  登泰山的路上,号称七千个台阶。实际上我们数过有六千多个台阶吧,不到七千,号称七千个台阶!这一条登山道上,两边一直到顶上,有许多摩崖石刻。那么好多摩崖石刻以“登山”的“登”字为题。比如说我们想去登山,“登高必自”。然后逐步登高,一直到山顶上,到“登峰造极”。

  那么我们把它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类型,或者叫功能。这个是帝王封禅,百姓求福,僧人修行,羽士求仙,隐士避世,俗者“洗心涤虑”,隐士“超然尘表”文人审美,学者求知,艺术家到那儿去“师法自然”,寻求灵感,画画做诗……那么统统反映了这些功能,都是精神文化活动的功能。就是我登山者跟泰山这种精神的寄托,精神的交往。从泰山那儿吸收一点物化一点精神,来壮我自己的志气。而把泰山来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支柱,或者当做古代文化的一种缩影。

  那么除了这点刻在那儿摩崖石刻以外,还有许多以“登”为题的诗,登泰山的诗歌大概有五千多首。当然还有游记、散文,这个也还很多了。还有许多正式的文件。你比如说泰山封禅,帝王封禅,都是非常正式的圣旨和文件。每个帝王封禅完了以后,都要在碑上刻封禅记。作为文献保存下来的数量非常多,这也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一座山帝王圣旨和封禅的记录,是历史的记载。这样多的内容也是别的山所没有的,这个都属于比较纯的文化内涵的。还有很多建筑物、构筑物,那么这些建筑物、构筑物也是为精神文化活动而建造的。

  比如说跟泰山非常协调的一道景观轴线,或者我们叫风景轴线也行。我们从古代泰安城,泰安古城现在没有了,就留下一点了大概。我现在我也没看到还在不在。泰安古城南边正南门这个叫通天门,然后进来就是通天街。因为它这个轴线就对着泰山顶的,所以到通天街通天门。然后遥参亭,是古代皇帝先在这儿遥寄一下泰山,远距离地遥寄一下泰山。然后进入岱庙,然后岱庙出来以后,岱宗坊,慢慢开始上山,到岱宗坊开始是上坡了,然后到一天门,登高比自那个地方开始那就是山坡了,那就上山了。然后中天门,然后就到南天门,南天门上去以后那就是天界了,那就是天上。一直到最高的顶上——玉皇顶。过去泰山的下面,古城的西南边,有一个小山坡叫蒿里山。这个山还在这里,蒿里山就是从泰安古城这个西南门出去,有一条小溪有一个沟上面有一条小桥,叫奈何桥。过了奈何桥,进到那个区,就属于阴间了。十八层地狱,阎罗王——过去这个地方塑造了这样一些东西。这个叫阴间地府了,现在这没有了,就剩个蒿里山。过去皇帝祭地的时候,要在蒿里山祭的,祭地在下面祭。因为蒿里山这个主要是佛教观念搞出来的,佛教有阴间,道教没有这一说。这样就把这个泰山形成这样,阴间人间。人间是泰安城——人间乐园——泰安城。然后经过一个登天的天梯,七千登天道进了南天门以后,那就是天上了,天界了,天府了。三个空间,一道登天轴线,构成这么一个整体。那么从这些建筑上,它都反映了是这样一个内容。

  这些内容它都以泰山为基础,两者融合的。所谓融合就是讲不伤山体。任何建筑不管是修路也好,不管是盖房子也好,不伤泰山的山体。所谓山体主要是岩石基岩,不伤这个基岩。土当然要挖一挖的,零零碎碎的石头当然要垒砌一下,但是不伤岩石基岩。你像下面开阔的地方,它建筑规模就很大了,就像岱庙。岱庙的中轴线有几百米,好像四百多米似的,规模就很大。然后到山顶上起伏不平,山顶也不大,那山顶上盖了玉皇庙了那很小。那么这个一路上有一些都是不大的建筑,大了就不好了,就影响山体了。包括宋真宗到登山封禅到顶上去祭天,要修一条路。因为过去这个路没有像现在这么大的,平常你皇帝上去总得要把路稍微修一下吧?那么修路的时候宋真宗下圣旨,遇到树挡道者不伐。你假如修路这条路中间有一棵树不能砍掉,保护泰山,一草一木都要保护。然后用彩带把树枝捆起来,你修好了,然后把彩带拿掉,人可以钻过去就行了。如遇到大的石头,也不能给它砸掉,两边填土,或者路绕着走。绕过这块大石头走,不要把石头砍掉。所以这个很严格的,山体本身就不受破坏。这个什么时候开始?从秦以前就开始了,因为秦始皇封禅的时候,就问儒僧说,秦以前封禅典礼是怎么搞的?其中有一个儒僧告诉他,过去封禅典礼的时候,帝王到泰山来,坐着车,车轮都要用蒲草裹起来。为什么呢?不裹起来就压坏泰山的石头。蒲草裹起来,不会压坏泰山的石头和草。

  你可见以前帝王封禅也好,老百姓修寺庙也好,都不破坏岩石。你现在可以看到到岱顶玉皇庙,很小的一个四合院。院子里边基岩岩石还露在那儿,不给它削平的,叫极顶石。那么这个既是尊重自然,它也是科学的。如果把泰山顶上一米突出来高的石头削掉,泰山就矮了一米了!从现代科学上来讲,那它也很科学的。

  下面有一些庙,比如说一个四合院,它并不在修庙的范围内把石头铲平。而有的岩石留着,哪怕是留在屋里头也留着。所以这个就更不用说别的地方了。这样从理念上它很尊重泰山,就是说泰山是神圣不可侵犯一样的。那么从具体做法上要建设泰山也是不能破坏的。所以这两者从理念到具体做法上都是自然跟文化融为一体的。这就是“融为一体”,跟人家的国家这样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点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那么这个泰山,这些整个精神文化功能发展到后头,到上世纪初泰山就开始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了。地质学家就开始来研究泰山了。那么这个通过近百年来的研究,泰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也论证泰山的科学价值。特别是泰山北坡寒武纪地质剖面是很有代表性的。另外泰山还有许多古的化石,像三叶虫这样一些化石。这些化石的命名地模式标本也是从泰山这里取的。了解了泰山的科学价值,现在也还一样的,研究泰山的地质,还不断地在深入与发展。泰山发展到这个时期过去的一些功能,有的已经消失了。譬如帝王封禅,那么就到宋真宗的时候已经结束了。帝王的祭祀功能一直到清末,也就结束了。整个封建皇帝结束了,祭祀的功能也就结束了。其它有一些功能减弱了,有一些功能也消失了。比如说书院文化,书院功能与书院文化,也消失了。现在办学都到城市里去办了,不在山里头办了。像隐居这种功能现在也没有了。那么有一些功能应该继续根据传统来发扬的,比方说我们来寄托情感,来扩大我们的胸襟——登山。这个“登山如读书”,我们这个也要发扬。另外泰山几千年的历史,如果说加上泰山南部大汶口文化,加上泰山北部的龙山文化,那就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摩崖石刻碑刻就有两千多年的记录,那文字的更多更丰富了。所以你这个登山过程,古人讲登山如读史啊!登泰山就像读一部历史一样,特别是读一部山水文化史。这个内容很丰富,它不光是山水文化,它这里面还有很多牵涉到帝王政治,好多问题的,江山社稷很多问题,很多内容的。所以有一些我们当做一种知识去研究,过时了也可以当知识了解去研究。知道我们这个历史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有一些我们要继往开来,加以发展、发扬的。比如说登山这种精神。这个因为泰山高,雄伟高大。我们怎么能领会中华民族像泰山一样雄伟高大?在登山过程中,怎么能受到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呀?

  过去这个抗日战争的时候,山东被日本占领的时候,黑龙潭那个地方,就有“洗我国耻”这样的摩崖石刻。就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们的土地,我们要向泰山的精神一样,全民族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是这样的意思——爱民族爱国家。所以有的摩崖石刻认为这是民族的柱石,也是我们民族在历史上的一种凝聚力。所以泰山的这个精神,我们应该把好的一些传统的精神应该发扬光大。另外还有大量的比如说创作山水文化体验。你登一个泰山,你心灵上的感受,你可以写成诗,你可以现代的心灵你有什么感受。那么现在还有更多的比如说摄影的技术,影视技术,你都可以来表现创作泰山的雄伟高大,泰山内涵的丰富多彩。特别是内涵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的地方。所以我想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时代的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我们现在应该继续加以发扬的。

  那么我们现在更需要的就是很好地了解了泰山以后,了解了泰山的科学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那么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这个泰山,保护泰山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之世世代代能传下去。那么现在这个泰山的真实性完整性,也就说泰山这样一个“原作”,反映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时代的大自然与人的一个杰作,那么这个受到了一些干扰,受到了一些破坏。那么这些方面我们应当认识了这个问题以后,慢慢地给它解释出来,给它整治好,恢复它的“原作”。因为一个作品总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当中,好比一幅古画一样;你保护得不好,或者有点磨损了,或者有一点污渍上去了,我们应该找著名的裱画艺术师,艺术大师来一点一点把它修整过来。这样不至于你弄得大部分破坏了,那这个“原作”就不存在了,不完整了。那这个价值就大大降低了,现在已经认识到有一些损害泰山的行为,我们应当改正。

  我举个例子,历史上登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山从皇帝到老百姓,连续登两千多年的。越登越多,留下这么多足迹。全世界找不到一个山,惟有泰山。那么现在有的人就不登泰山了,修了三条索道,把这个泰山很严肃很庄严的泰山,好像把它的身首用铁链捆绑着一样,叫人看了就觉得有不好的感觉。曾经泰山不同的部门,曾经提出来要修公路。它是各方面生产或者建设的需要,三个部门先后提出来修公路到岱顶。有的提出修公路就到中天门,有的提出来修公路去护林,这先后三次提出来,都被周总理给否定掉了。找周总理去审批,周总理否定掉了。周总理讲,泰山是中华民族神圣之山,是中华民族的游览胜地;上泰山一定要登,登泰山不能不登!这个意思大体这样,三次每次都讲了,一次比一次加强。那么可见泰山在周恩来总理的心里中,这个分量。总理仍然对于泰山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的价值,非常重视。这个是很正确的,。我们应当“登”,因为登泰山太不平常了。你要了解一下意义,就是非常不平常。所以我们这样一些功能,这样一个价值两者是融合的。

  当初我们申报的时候,1987年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申报书递交上去了,那么联合国专家要来验收要来检查的。当初来检查有一个联合国专家叫做卢卡斯。他看了咱们的申报书以后,觉得就是说泰山自然跟文化融为一体,反映人跟自然的精神文化联系。这样就给我们世界遗产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渠道,泰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得到很高评价。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视觉文化的来临-周 宪 下一篇:自然遗产的自然造化 -谢凝高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