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青少年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收藏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阅读首页 | 古典文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武侠小说 | 百家讲坛 | 中外名人 | 故 事 会 | 散  文 | 诗  歌 | 美文欣赏 | 名言警句 |
| 小 小 说 | 幽默笑话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百科知识 | 教育成才 | 中国相声 | 学校管理 | 期刊杂志 | 学生频道 | 其它阅读 | 学生主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青少年读书网 >> 阅读 >> 期刊杂志 >> 意林 >> 2008年 >> 2008年第12期 >> 正文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极品女人
作者:张 放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目 录】   


  她名叫南希·古诺,英国人,航运富豪家中的千金小姐。1965年,她活了69岁之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传记作家将她的一生写成书,最近在美国出版。她的一生充满着浪漫色彩和传奇经历。最主要的是,她对文学诗歌非常喜爱,人又长得非常漂亮,她的爱情生活中的众多男主人公的名字,都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这使得这本新出版的书变得精彩好看。
  法国人有条谚语:告诉我你与什么人交往,我就知道你是什么人。南希小姐交往圈中的人物,则绝对是文学女青年最梦寐以求的了:世界级著名诗人T·S·艾略特、诺奖得主塞缪·贝克特、诺奖得主巴西诗人聂鲁达。
  艾略特所写的经典诗品《荒原》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这位南希小姐。聂鲁达则称赞她有一双蓝天般清澈的眼睛。塞缪·贝克特对她的“勇气与魄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三位诺奖得主都与这位魅力四射的南希小姐擦出了爱情火花。此外,还有一些重量级的人物也与这位美丽的小姐有过不寻常的关系:A·赫胥黎、达达派艺术家T·查拉、诗人E·庞德、诗人L·阿拉贡等等。她曾跟我们非常熟悉的E·海明威打过网球,接过著名意识流文学作品大师詹姆斯·乔依斯的私人电话。她还给著名画家布朗库西做过模特儿。美国黑人作家蓝·休斯曾这样描述她: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钟爱的人儿”。美国诗人W·C·威廉姆斯在书房中一直悬挂着她的画像,并称她为“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现象”。
  从上面的情形看,我们完全可以下这样的论断:她是20世纪最受宠爱的缪斯。只是在她死后近30年,才有人出版关于她一生的书。书中说,她的本意是更希望人们更把她看做一个诗人、出版商和记者。如果把她看为是对底层民众最大的精神支持者,则是她更感快活的一件事情。书中这样转述了她说过的一句话:“我总觉得,人活这一辈子,总能做点儿有益的事情出来。”
  她出生于一个英国伯爵家庭,之后来到美国,成为一名社会精英。她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时光时,觉得家里的生活氛围与纽约公共图书馆里的情形差不多。她小时候并不开心,父亲整天出去狩猎、钓鱼、骑马。母亲则对文化与社会进步充满巨大兴趣,对当时文化界的领军人物都能做到如数家珍般的熟悉。由于母亲疯狂地喜欢与这些社会名流进行社交,以致出现了几次婚外情。但令南希感到不解的是,父亲竟然默默地接受了母亲有婚外情的事实。由于对父母亲的“模糊不清的道德观”感到巨大失望,后来南希对父母和他们那个阶层的人们做出的一切,都持一种蔑视的态度。
  历史进程成全了她的这种叛逆精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与众多青年人一样,进入了一个“蔑视父母与社会设定的各种繁文缛节的时代”,进入了一个“艺术与性的试验时代”。她将众多的艺术家变成了自己的浪漫生活的每个篇章。这时,她遇到了诗人庞德、艾略特、刘易斯,当时他们正在英国进行着“文学革命”运动。用南希的话说,这场运动“彻底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观”,她更加相信:“艺术的神圣使命就是改变历史进程。”
  1916年,她突然决定嫁给一位一战受伤的退伍军人,但没过半年,俩人即分开了。1921年,她与庞德展开了五年的爱情生活。没多久,又使艾略特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她对男人们取得成功感到不服,尽管艾略特用尖酸刻薄的字眼把她和其他女人的“智慧”一起加以讽刺,但她还是出版了自己写的三本诗集。有评论家说,她写的《视觉差》一诗,完全可以与艾略特的《荒原》“平起平坐”。当然,这样说有些过于乐观,不过总体说来,她的诗句写得还是不错的。
  正因为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也使得她与“远离尘世的一群人”走得更近了些。她与先锋派的人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联系。这时,她遇到了海明威和诗人威廉姆斯,也参与到了达达派和超现实主义派的各种活动之中。这些人都与她一样,坚信艺术的使命就是改变历史的进程,并认为自己承担着揭露统治阶层的虚幻梦想与空洞价值的责任。
  1934年,她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非洲裔美国钢琴爵士演奏家。正是这个黑人使她看到当时社会对黑人的严重歧视。于是,她出版了近900页的关于黑人历史的书,并呼吁谴责种族歧视。这引起很多著名人物的注意,有多达200位名人参与进来,其中有著名作家T·德莱塞等。但这也给她带来很多麻烦:白人的愤怒谴责和挞伐。
  可她一点也不惧怕,更没有屈服的意思。进入30年代,她开始将炮火集中于法西斯主义。她公开谴责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谴责西班牙弗朗哥政权。
  此外,她还自己建立救难所,为近4000人提供食物。
  二战爆发后不久,她已经变得不名一文,惨不忍睹。但她仍然坚持说:“我本来就应该什么都没有。”
  她的这种无私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有些过火了。书中有一段描述她情形的话:“一天晚上,只见她喝得醉醺醺地从一家咖啡馆里出来,两个鼻孔里各插着一根烟……”从这样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她已经有点破罐破摔了。1960年的一天,她被确诊疯了,被送进了疯人院。后来又被放了出来。但她一直连续五年天天喝醉,什么也不吃地活着。1965年,她过完69岁生日,又跑到一家咖啡馆喝酒,但此时的她已经形容枯槁。有朋友说,当时她好像完全疯了。几小时后,警察在一条街上发现了她,她已经完全丧失了意识。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两天后,她离开了人世。
  聂鲁达得知这一消息后,不无伤感地说:“她的身体在与不公平抗争的战斗中消失了,给她的回报,则是显得越来越孤独的生命形式,她得到的最后结果,就是连上帝都遗弃了的死亡。”其实,她对自己也有一个评价:“我将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种愤怒的情绪。”
  (石景琼摘自《海外文摘》2007年第8期 图/孙胜蓝)
  

    【目 录】   

2008年第12期目录
 血沥骨
 我的78年状元之路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跳跃
 扔掉“光环”,从糖葫芦中找到自
 “状元”之于我消极多于积极
 我们都是“癌细胞”?
 我们怎样生,我们怎样死
 “杜丝”莫问邻
 园花寂寞红
 兄弟
 一个人的慈善
 极品女人
 出生即别
 病人
 点痣记
 父亲嘴里的渔钩
 母亲的勋绩
 爱,停留在那年冬天
 走进太阳里
 比婚姻更长久的爱
 瞬间
 1985年的鸡汤馄饨
 谁入地狱
 为爱狙击
 一只狗的偷渡真相
 海龟班吉
 永远不能放弃
 聪明的珀金斯
 任务与结果
 飞越疯人院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败棋”中的谋略
 明与暗
 “奥德赛”时期
 鲁迅的世故
 无为的境界
 悲悯之心也会受伤
 一个国家的诚信
 英雄的“私心”
 苍蝇向何处而飞?
 
 侠盗
 泰姬陵
 身高与性格、命运有关?
 你不太熟悉的世界名校
 对侵权说不
 西游第一人
 姽婳将军
 艺术比死亡更有力量
 请不要叫我们“杀手”
 生怕失去,所以冷漠
 柏杨:愤怒人生闭上了嘴
 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等2则)
 毕业在即,要户口还是要高薪(1
 送崔珏往西川
 在我心灵深处
 工作并快乐着
 再怀就怀破肚皮了等2则
 不能归还等2则
 喝水等2则
 员工守则等6则
 学生背名句等2则
 相似
 吃中饭等2则
 睡姿透露个性的秘密
 菱形数独2则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关于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用Email:tom#tipto.cn(#换成@)联系我们,我们会在7日内删除
蜀ICP备14029477号-3 Copyright2018-2020 青少年读书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