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霞

作者:崔玉亭 字数:8991 阅读:39 更新时间:2009/06/18

高小霞

困苦中的追求

  在你系着红领巾走向美丽校园的年纪,高小霞在浙江省萧山县的故乡,度着苦涩的、没有欢乐的童年。

  她的父亲是被旧社会埋没了的书法家,在上海中华书局当编辑。高小霞11岁的时候,父亲把她从家乡接到上海念书。她刻苦学习,用8年时间完成了12年的学业,并且考取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然而,父亲的失业,使她失去了一次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她不得不在一所中学当一个小教员,赚钱补贴家用,照顾父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年,她才19岁。

  两年后,也就是1940年,高小霞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不久,父亲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家庭失去支柱,生活又陷入困境之中。

  “小霞,你上学的学费……”母亲万般无奈,含着泪提出这个紧迫的问题。

  “我白天听课,晚上当家庭教师。”她缓缓地答道。她明白,这是不再失学的唯一办法了。

  为了节省每一个铜板,她每天中午买点烤白薯充饥。下午放学,肚子饿得直叫唤,她还得赶去为有钱人家的孩子辅导功课。对这一段生活,高小霞回忆说:“生活艰苦点倒也算不了什么。最苦闷的莫过于当亡国奴。眼看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河山,到处奸淫烧杀,稍有点爱国心的正直青年,谁不感到屈辱、义愤?然而,我们那时年轻,幼稚,还不懂得什么叫革命……”

  交大化学系的同学,有的中途辍学,有的转学,高小霞坚持下来了,是最后剩下的21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同学。她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前5名。

  她拿到大学毕业文凭,满以为可以为国效力。谁能料到四处奔走找工作,却一无所获。应验了“毕业即失业”这句俗话。

  几乎是在绝望中,经同班同学徐光宪的介绍,她进了宝华化学厂。

  高小霞和徐光宪同窗4年,现在又是同事,相互间有了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无所不谈——从彼此的身世到学术问题,从莎士比亚、狄更斯到居里夫妇……他们最崇敬居里夫妇,不仅仅因为居里夫人发现了钋和镭放射性元素,重要的还是居里夫人那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使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她在法国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钋以后,激动地对丈夫说:“我那可怜的祖国遭受沙皇铁蹄践踏,亡了国。但是,我要让波兰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我想把我们发现的新元素叫‘波兰宁’,来纪念我的祖国。”

  沙皇的铁蹄践踏波兰。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历史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日本人占领上海,我们不如离开这里,到内地去,也许能为抗战出点力。”在推心置腹的长谈中,徐光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了,我哥哥、姐姐在重庆,我可以先去。”高小霞表示赞同。

  “你先去探路,有了消息我随后就来。”

  高小霞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去四川的道路。途中,传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高小霞决定不再向西走了,先留在安徽屯溪一所农业中学教书。她给徐光宪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这里环境幽美,农民纯朴,学生可爱。但是,国家很贫穷,落后,需要我们来建设……

  半年后,高小霞回上海与徐光宪结婚,准备共同干一番事业,现实却是又一次失业。

  求学——失学——求学——毕业。

  毕业——失业——暂时找到工作——失业。

  她失去的太多了。

  中国所以受人欺侮,是因为科学文化不发达。国家要富强,必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这是当时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比较普遍的看法。徐光宪和高小霞怀着对祖国的爱,在亲戚朋友们的资助下,也先后赴美国留学了。高小霞回忆说:“那时候,我们有一个模糊的科学救国概念,认为出去多学一点总会有用的……”

  为了祖国

  在美国,高小霞仍然是半工半读。白天在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当分析实验员,晚上在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分析化学。

  没有假日。没有娱乐。高小霞以顽强的毅力,用两年时间,学完了硕士应修的课程,她的论文得到导师的赞赏,发表在《微量化学学报》上。

  学业上的成功,并不能冲淡她对祖国的怀念。纽约的《华侨日报》大量报道祖国的消息。那时候,阅读这份爱国报纸是要受到当局监视的,但是,高小霞他们自有办法。当地波多黎各人开的一家杂货铺比较偏僻,她和徐光宪经常去那里买面包和《华侨日报》及英文报,每次她总是把 《华侨日报》放在英文报下面,若无其事地回到留学生公寓,贪婪地阅读着,从字里行间抚摩祖国母亲的脉搏。

  一天清晨,高小霞刚起床,发现房门口有一张纸条。她知道这是朋友们送来的。爱国的留美学生们,经常把从电台收听到的最新消息,写在纸条上,悄悄塞进朋友们的宿舍门缝里,用这种秘密的方式,互相传递国内解放战争的胜利喜讯。高小霞拾起纸条一看:“号外!三大战役节节胜利!”她高兴得要跳起来了。中学时代,她就阅读过斯诺的 《西行漫记》;在去屯溪的途中,她又亲眼看到新四军英勇善战,对百姓亲如家人。现在,她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希望,人民的救星。

  新中国在血与火中诞生了。在美国的爱国留学生们奔走相告,群性鼎沸。纽约的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新文化学会三个爱国组织联合筹备,隆重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纽约街头买不到红布,他们就用红墨水将白布染红,按《华桥日报》上刊登的国旗式样,制作了一面国旗。他们租了纽约国际学生公寓的健身房当会场。由于他们严格的保密,出租单位以为是要举行结婚典礼,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庆祝会在鞭炮声中开始。《华侨日报》总编辑唐明照在会上作了形势报告。然后是集体扭秧歌。高小霞、徐光宪不会跳舞,这时也高高兴兴和大家一起扭起来了。

  第二天,高小霞、徐光宪和爱国学生们一道带着面包、香肠和饮料,前往纽约市郊的公园,举行野餐会。他们把写有“胜利酒家”字样的中文字牌竖在公园草地上,举杯痛饮:“为胜利干杯!”“为祖国干杯!”至今,他们还保留着“胜利酒家”野餐会的一张珍贵照片哩!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严重威胁着祖国的安全。高小霞、徐光宪当时认为: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如果继续留在美国,就等于帮助了敌人。新生的祖国在召唤,已经回国的唐敖庆等同学在催促,准备回国的钱学森等被美国当局扣留……面对这一切,高小霞毅然放弃了再留一年可以得到博士学位的机会。他们把加入美国籍的登记表扔到地下铁道里,以广东华侨身份——当时美国当局只允许华侨回国探亲——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驶向珠江口的轮船。

  当他们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无数欢笑的脸,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高小霞用整个心轻轻地呼唤:祖国,你的儿女回来了!

  这是1951年5月一个美好的值得纪念的时辰。

  最大的快乐

  这对年轻的夫妻化学家,来到祖国心脏北京,来到全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

  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生活,一切都是新的!党关怀科学工作者的工作、生活和进步,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各种条件。他们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欢畅过,从来没有!

  高小霞在美国学的是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化学中一门应用面很广、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打个比方,分析化学就像能看到宏观、微观世界的千里眼,听到有声、无声宇宙的顺风耳。它在寻找矿产资源、冶炼合金、钢铁、半导体材料、化工、农药、医药等方面都有极广泛的应用价值。

  50年代,国家掀起了大规模的建设热潮。开发矿业,是首先需要抓紧的事情。要找矿,就需要有灵敏的分析方法,才能准确地找到矿源。再一个就是,大力发展半导体材料生产,要求微、痕量的测定方法,使材料的纯度达到99.999%。在国外,做这类分析要用精密的贵重的大型仪器,而北京大学当时只有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一台小型的经典极谱仪。高小霞和她的同事们,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除了改进仪器外,开始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引起了对极谱催化波的兴趣。

  所谓催化波,是指在电极反应的同时有化学催化反应,形成了特别灵敏的极谱波。在国外,催化波的发现和发展,从30年代初就开始了,但主要研究理论问题,而将催化波作为灵敏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实物分析,相对地比较少,所涉及的元素也比较少。

  精力充沛的高小霞,和她所在的化学系电化学分析小组,把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结合起来,开展极谱催化波的研究。失败,再探索;探索又失败,失败再探索,经过10年时间,积无数个分析数据,终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结果:

  他们对21种元素分别提出了催化体系。

  -7 -9

  这些催化波应用分析的检测下限,在经典极谱仪上一般达到 10~10摩尔,其中特别是铂族中铑、铱、铂的催化波,在示波极谱仪上,下限可达

  -10 -1110~10摩尔。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打个比方,我国有 10亿人口,用这一分析方法,能把10亿人口中的几个人准确地鉴别出来。催化波的分析方法灵敏度之高,就可想而知了。

  这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方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和手段。高小霞在1963年“全国超纯分析会议”和1965年“纯物料的科学和技术”国际会议上,报告了有关成果,引起了地质、冶金等分析部门的浓厚兴趣。他们也先后开展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高小霞由衷地感到欣慰。她说,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创造财富,这是我们科学工作者最大的愉快!

  坚强的生活

  1964年1月,高小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接踵而来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横扫一切。高小霞和徐光宪都被造反派当作“美国特务”,进行隔离审查。这是高小霞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纽约的3个留学生组织进行的活动,完全是爱国活动,怎么突然成了“特务活动”?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怎么突然成了“特务”?她百思不得其解

  高小霞被隔离在一间小屋里6个月差两天,不能和家人联系,还要她交待“特务罪行”。生活对她这样不公正,她感到委曲、伤心,但她没有掉过一次眼泪。为什么高小霞不会在逆境中屈服?还是听听她自己的回答吧:“我爱党,我毫不怀疑地坚信,党不会冤枉自己忠诚的儿女。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的。就凭着这个信念,我坚强地活着。”

  她被分配洗刷厕所、打扫街道。后来,她和徐光宪都被送到“五七干校”去挑砖,扛石头。经过两年多的劳动、审查,“特嫌”的帽子摘了,又回到了北京大学。但是,在那真理被践踏的年代,搞教学又成为“业务挂帅”、

  “不突出政治”的批判对象。她感到左右为难,不如到工厂去做个普通分析工人,但又不准许。她当时的心情有点像李商隐的诗句:“一寸相思一寸灰”。

  然而,她的信念没有泯灭。她胸怀坦荡,如同秋夜的晴空:“我有缺点你可以批评,不让我搞业务可不行。只要这个工作对国家经济建设有好处,有什么理由不让做?”只要没有开她的“批判会”,她还是照样进实验室;只要图书馆开着,她就去查阅资料和文献。

  有一天,中国地质科学院分析室的姚修仁,找到高小霞,恳切地说:“你们在极谱催化波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地质、冶金行业很需要这样的书籍。你能不能同我们合作,写本书加以总结?”

  这也是高小霞的愿望。但此刻她没有马上答复,她需要思考。

  ——是啊,我国发展这一分析方法,超过了国外文献报道所能分析的限度,应该加以总结。这不是为我个人,这是许多人的劳动。这是建设中有用的东西,不总结出来,多可惜!

  但是,很难。因为充裕的白天是政治学习,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时间,不属于她支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高小霞主意拿定了。她抓住每天夜晚和假日,悄悄地在家里写稿,经过一年多时间辛勤耕耘,她和姚修仁合作,终于把《铂族元素的极谱催化波》书稿写出来了。在序言末尾,他们郑重地写上“1974年7月1日”这个日期,以此作为对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薄礼。

  凝聚了高小霞、姚修仁心血的著作,终于在粉碎“四人帮”一年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们出色的工作,获得了1982年国家科委颁发的自然科学奖。

  用爱和韧浇灌的种子,就这样在严寒中萌发,在烈焰下吐蕊,在金秋季节里结出了累累硕果。

  要做就做彻底

  未明湖厚厚的冰层,在温暖的阳光下化为盈盈春水。春风吹过,湖面漾起神奇的变幻无穷的水波。这是催化波么?是的,只有催化波才这样诱人!

  1977年,电分析小组恢复工作后,高小霞首先想到的就是中断了的很有基础的极谱催化波研究“一个题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彻底。”这是她的主张,她的信条。在她的领导下,电分析小组着重开展了稀土元素的催化波研究,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探讨。

  为什么选择稀土元素?她经过了这样的考虑,第一,17个稀土元素在中国非但不稀,还是丰产元素——工业储量为国外5倍多,远景储量为国外3倍多,外国一家季刊《稀土新闻》就曾撰文说,“中国=稀土”。中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为什么不充分加以利用?第二,稀土是个宝,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就农业来说,各地试验表明,一亩农作物施一克稀土化合物就可以增产5%~10%。如果普遍推广,将增加多少财富!

  国外进行过一些试验,证明稀土对小麦、豌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从未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的试验虽然逐步开展,并取得了增产效果,但对稀土的植物生理作用研究较少。稀土化合物为什么能使作物增产?能增产多少?哪些稀土元素对哪些作物特别起作用?用量多少为宜?施过稀土化合物的作物对人体有无影响?这些,都没有很好解决。

  “课题是重要,难度太大了。”有人说。

  “国家需要,我试试看。”

  高小霞的回答留有余地,同时充满了信心。

  实验室里,放着江西庐山云雾茶、上饶雨前茶、四州宣汉茶……不要以为这些名茶是供人饮用的。这是高小霞教授从外地出差时,特意搜集来做分析用的植物样品。

  实验室里还堆着一捆捆菠菜。不要以为它们是餐桌上的副食。这也是植物样品,是高小霞的研究生张曼平、焦奎特地从海淀区菜市场买来做分析用的。

  高小霞和她的研究生,将处理后的植物样品,用他们提出的分析方法,一次次地测定其中的稀土元素的含量。

  19世纪的科学家威廉克鲁克斯曾写道:“这些元素(稀土)使我们的研究为难,使我们的思索受到挫折。它们时时萦绕在我们的睡梦之中,并且在我们面前伸展开像一个不可知的海洋,带着神秘莫测和嘲弄地诉说着奇妙的启示和可能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稀土已不再是“不可知的海洋”。

  但高小霞对这段话仍然很欣赏。因为它们今天仍在“诉说着奇妙的启示和可能性”,仍时时萦绕在研究者的睡梦之中。

  高小霞和她的博士研究生利用他们建立的极谱络合吸附波(催化波的一种),测定了菠菜、茶叶及某些植物叶中的稀土含量。

  他们将一篇论文交给校长。校长看后高兴地说,这一结果很有意义,要北京大学学报马上发表。

  他们还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发表了论文《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规律初探》,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广泛注意。

  高小霞教授年逾花甲,患有冠心病,但她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带研究生,继续向稀土科学的高峰攀登。同时还主编一套28册的《分析化学丛书》,并亲自撰写其中的一册《极谱催化波》。

  “科学无止境。对于催化波的研究,稀土元素对农业增产作用的研究,我准备再做它10年,20年。”

  这,就是化学家高小霞的心愿。

  深深的寄语

  一批批新同学,踏进了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北京大学,开始了美好的大学生活。

  燕园秋色,湖光塔影,为他们安排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白发苍苍的老前辈,风华正茂的师长,帮助、指导他们踏上科学的征途……

  眼前的这一切,触动了高小霞教授心头的万缕思绪。他们这样的年纪比她当年幸福得多。幸福不是坏事。但是,“人莫跌于巅,而跌于踬”。倘若不珍惜革命先辈流血牺牲争得的幸福,也许要走弯路。她很想和同学们说几句知心话。她铺开稿纸,把满怀深情诉诸笔端:

  “同学们,正因为你们年轻,你们热情奔放,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要想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就特别需要一个 ‘爱’和一个‘韧’”

  “首先,要无限热爱我们的党,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立志把自己的才华、知识和一切无私地献给她。一个人,只有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才有方向,有动力,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前进,少走或不走弯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理想得以实现。”

  “其次要满腔热忱地热爱自己的专业。无论何种专业,都有无穷无尽的知识。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会令你为之倾倒,为她而终生不倦地探索。你要达到目的,就要有这样一种强烈的爱!”

  “但是,在你的征途上,同样也会遇到曲折,碰到困难。那时你要不怕苦,坚韧不拔,刻苦努力,奋勇攀登科学高峰,要有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

  “在你的胸中,要永远跳动着一颗为人民服务、造福人类的火热的心……”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利塔·S·霍林沃思 下一篇:杰出的女生物化学家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