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飞跃 古代外国城市
城市的飞跃 古代外国城市
古埃及的城市
古埃及人很早就活动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它的古代历史分为古、中、新3个王国。政权的不稳定,使它在3000年中更换了30个王朝。
公元前3000年左右,第一王朝的国王美尼斯统一全国,奠定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基础。他在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建立了一座名叫白城的首都,这就是后来的孟菲斯。
孟菲斯为第三王朝时期的约瑟王所建。他的谋士和当时的建筑师霍特普使尼罗河的河道向东及上游方位改道,获得了孟菲斯城的 6.5公里×13.2公里的建筑用地。
他在建造这个城市的同时还建造了自己的陵寝,两者平面布局几乎一致,均为南北走向。约瑟王的这一陵墓约达3.6公里×1.6公里,与孟菲斯城内城的面积也正好相等。
古王国后期,地方势力开始嚣张。古代壁画反映了当时各州混战中据城攻守的情况。在一个国王的记述中说,他消灭了国内的罪恶,把一个城市抢自另一个城市的东西物归原主。
斗争如此激烈,以致使第十二王朝的首都设在一个城堡里。此城名叫伊套伊。它的四周布满了堑濠,城防坚固厚实,从中可以看出早期城市的一种职能。
第十二王朝的国王阿美涅姆黑特一世是个有作为的人,他重新统一了埃及,拉开了中王国历史的序幕。为了解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他开垦了尼罗河三角洲上的法尤姆绿洲。
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宏,就是第十二王朝时期建立起来的。它的平面为长方形,边长380米×260米,有城墙围着。城内又用墙分成东西两部分。
东部偏北为贵族区,有条东西向大道从中间通过,有11个宽阔的院落。其中西端的一个布置别致,可能是显贵的住所。其余则为中产者住区,它的平面成曲尺形,房屋零散地分布着。
西部为贫民区,有一条南北向大道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其两边密排着11行住房。它的面积几乎与贵族区相等,却挤满了250个用棕榈枝、芦苇及粘土建造的小屋。
这个城市明显地反映了阶级对立:贫民的住宅只不过7~10平方米,贵族的宅院有的竟占地60米×45米,拥有70多个房间,有几层院落。
有个贵族的宅院保留得很清楚。它从临街的一个门进去,经过道到庭院,房间开向庭院,主房及院子都在中轴线上。这种典型平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布局。
对古代卡宏城可以有不同猜测,长期以来它只是被认为是为修建金字塔而筑成的一个小城。实际上按现代的概念来想象中王国的城市是不确切的,因为那时的城市也可能是农业中心。
古代文献就记载着当时城市中住着占有土地的法人。再说这座城市恰巧处于通往法尤姆的要道上,而开发这块绿洲正是当时最重大的事件。
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是从第十八王朝开始的。此后国力大振,疆土不断扩大,以至使地中海和红海都变成了这个古老国家的内湖。
古埃及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许多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宗教中心。第十八王朝时期,国王阿曼赫特普四世用一神教代替传统的多神教,以突出自己的地位,他建造了新都阿玛纳城。
阿玛纳城西临尼罗河,三面山崖环抱,没有城墙,也不是方方正正的一条皇家御路沿河流蜿蜒曲折,由南而北贯穿全城,沿路分布着全城的主要建筑物。
此城已有一定分区。北头有所夏宫,为避暑用宫苑,面积112米×142米,有明确的中轴线。国王崇奉阿顿神,并自命为祭司长,所以第一间院子里设有这个神的圣堂。
城市南部为高级官员的府邸。它们千篇一律,一般占地70米×70米,都是临街的,设有高高的围墙,可分3部分:中间是主人住房;后侧为辅助房间;再一部分就是前面的大院子,其中有菜园、果树及鱼池。
中央区为城市的主要部分。王宫居中,它有意让大路分成两半,以过街楼巧妙地连接起来,大小阿顿神庙分列左右。王宫之后为行政及文化机构。
这个市中心的布局,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它不仅构图优美,还体现了阿曼赫特普宗教改革的意图。后来国王死后,宗教改革失败,居民纷纷离去,所以这个城市没有完全建成,它在整体上是不完整的。
倒是在东郊离中央区约2公里的一个小居住区,规划得整整齐齐。它占地69米×69.6米,四周有墙,有74家标准化的简陋房屋,大概是建筑工人住的。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
亚洲西南部,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古称两河流域,也叫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这个地区民族经常变迁。它先后为苏美尔人,亚述人及迎勒底人等所统治。
公元前2300年前,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不少城市。这些城市是由原始公社联合而成的农村公社的中心。据历史记载,这种具有各自的城市中心的农村公社共有几十个,其中最著名的叫吴尔城。
吴尔城建于公元前2200年~2100年。它的中央建有宫殿、庙宇及观象台的三位一体的城寨。古代两河流域也流行多神教,后来君主制促进了神的分化,也神化了国王。所以宫殿总与庙宇连在一起。
宫殿、庙宇建筑群建在城市高地上。它们都是四合院的,前者常由好几个院落所组成,并不很规则;后者平面较规正,一般是四方形的。它们用厚厚的土坯墙包围起来。
星象台用几个四棱台迭成,一个比一个小,有很大的坡道直通台顶。吴尔城中今天还保存着它的残骸。这种崇拜天体的建筑物在古代常与公共场所结合在一起,它生动地点缀了市中心。
吴尔城的外廓近似于卵形,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除中央部分的堡寨外,城市中还保留着大量耕地。有几处零星的居民点散布在这些耕地中。”。
这些耕地起初可能是公社社员的;后来逐渐为寺院和王室所并吞。附近农村公社的社员及奴隶在这里参加劳动,奴隶主贵族住在城堡里监视他们。从附近农村中征收来的谷物装进城堡的仓库里。
古代苏美尔人的文献记载着这种奴隶使用的情况。它除农业外还涉及到铁器。制陶、木工、纺织、造船等多种手工业。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皮鞭下从事雇佣的或无偿的劳动,死亡率达到惊人的程度。
实际上那时公社已名存实亡。仔细研究古代苏美尔人的历史,并使它与吴尔城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了解早期奴隶制城市中的经济组织及生产关系的大概。
公元前3000年末,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国家。相传巴比伦城占地200平方里,城墙厚实,墙顶可通四轮马车,城门高大,俱为铜制。
公元前八世纪末,巴比伦为底格里斯河北部山地上的亚述人所征服。这也是个古老国家,后来因为冶铁术方面的优势,对外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统一了西亚。
古亚述人的首都亚述,位于今伊拉克北部石油名城摩苏尔对岸。古代楔形文字记载着该城兴衰的始末。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这个城市的全盛期在公元前1300年之前。它的兴衰的历史恰恰与国力的扩张成反比。此后随着政治和军事的重心的迁移,它仅为宗教中心而已。
此城分内外两圈,选址于一个高差25米的山坡上,向北倾向底格里斯河。道路对高差不很显著的等高线配合得很好。它的街道高出于地面,要通过阶梯进人沿街建筑的底层。
它的外景颇为壮观,城市人口建造得曲折而富于变化,近河处有35个神庙,位于人工筑的高台上。主要建筑放在很显眼的地位,以住房加以陪衬。建筑物、河流、岩壁都很协调。
城中的阿奴与阿达德神庙有一对相同的观主台。在它们之间用庙宇连接。庙前有一个用很厚的墙封闭起来的院子。整个建筑物都有强烈的防御性,很可能这庙宇也是宫殿,神权与王权合一了。
公元前7世纪末,迦勒底人征服亚述后,古代巴比伦又成为新巴比伦王国的中心。据历史记载,新巴比伦的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五、六十万人。它的平面略似长方形,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3道城墙,9个城门。通向城门的笔直的大道均匀地划分城市。中央的普洛采西大道串连着宫殿、庙宇、城门及郊外的庄园。
城市中心,普洛采西大道的中段西侧,有马图克神的圣地。它背靠幼发拉底河,一个8层高的星象台正对着大门。门两侧有两个方形院子,它们被狭长的屋子包围着,可能是朝圣者的旅舍。
圣地南面围墙之外是马图克庙,里面套着方形的院子。它和圣地都用墙围着,从外墙的主要入口开始纵深的构图。内部房间排列很整齐,穿过几道连列的门,可以看到中央轴线尽端的黄金神像。
普洛采西大道北端西侧是宫殿,也占着一个梯形地段,面积约4.5公顷,从东面的入口进去,是一连串5个院子。中间院子的南边为皇帝的接待厅,它的跨度很大,可能是用砖拱做顶的。
大厅用彩色玻璃砖装饰起来。这些玻璃砖按预定的花纹做出雕饰和浮雕,分小块焙烧,最后贴在墙上构成整幅墙面的装饰画。宫殿附近的巴比伦正门,也用了这种彩色玻璃砖的大幅构图。
与这些色彩斑斓的皇家建筑相对照,这个城市的贫民住宅则是用粘土及树枝做成的。它们多为低矮的平顶房屋,夹狭窄而弯曲的小巷排列着。两边土墙几乎没有窗子,使小巷景象十分凄凉。
古印度的城市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古代住在这个半岛上的部落,还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不过在它的北部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很早以前已经有相当发达的文化了。
在印度河谷所进行的发掘表明,这里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已存在着自成一格的文化。本世纪20年代,这里发掘了几个市镇型的居住地。它们都有许多相似的特征。
这些居住地的文化称之为哈拉帕文化。它是以旁遮普省一个居民点的名字而得名的。这些市镇型居住地中的第一个,就是在它附近发现的。
哈拉帕文化居住地有高高的厚实的墙环绕着。它的面积可达几百公顷。市内的大街宽而直,并附有布置均匀的房屋,它们互相以直角相交。
房屋一般为两层,都用火砖砌筑。它们没有建筑物上的装饰物,没有临街面上的窗子,但是设施都相当完善。有的建筑物竟占地几百平方米。
这些城镇型的居住地无疑是奴隶社会初期的产物。我们从雄踞于高地之上的哈拉帕城寨可以看出,它有厚实的墙围着,并在其中集中了规模颇大的行政建筑物。这说明当时已有国家政权存在了。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有个城镇还有设备完善的谷仓,谷仓附近还有面粉加工作坊及其生产者的住宅。这说明当时生产力已有相当水平了。
此外,在这些居住地中还发现了大小不等、设备悬殊的住所,有的大的遗址甚至可推测为宫廷建筑物或奴隶兵营的宿舍,这也说明了财产及社会地位的尖锐不平等。
对最古老的城市莫亨约达罗的发掘,可以使我们得到古代印度城市的完整印象。该城为古时达罗毗荼人所建,位于印度河下游,平面接近于长方形。
它有排列得很整齐的街道。主干道是按照当地的主导风向而南北走的,由东西向的次要干道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近于方格形的街道网。在十字路口,拐角都是圆圆的,显然是为了便于车辆的行驶。
城里的房屋都用烧焙过的红砖砌成,屋顶是平的。房屋的大小很不一致,有的有许多房间和大厅,有的只有两间住房。分隔房间的墙不砌到天花板,为的是使各房间都有穿堂风。有的房屋是两层的,居室都在楼上,楼下是厨房、盥洗室及储藏室。
城市西部有两座特殊建筑物。一座是四方的大厅,每边长28米,厅内有4排柱子,每排5根。这20根柱子都用砖砌,支撑着平屋顶。这座建筑物可能是城市居民祭祀和过节用的大厅,也可能是作坊。
另一座则是大水池。它位于一个方形院子的中央,院于四周围着廊子,廊子里有走道和房间。水池长32米,宽7米,深3米,有好几个用砖砌成的下到水池中去的阶梯。
水池的水由东边廊子上一个房间里的水井及引水槽供应。建造者考虑了水的巨大压力,把池壁砌到2~2.5米厚,而且稍微倾斜一点。池底铺着几层精制的砖,砖上敷不透水的树脂,砖层上有方格形基础墙,它们的两端搁在四周走廊的基础上。
这座古城在给排水上有突出的成就。它不仅在建筑物和街道上有很好的下水道,而且已有了全城的排水设备系统。这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古代城市中是首屈一指的。
那个系统有主渠、沉淀池、排除雨水的阴沟,所有这些都是设计周密,工程精良。在发掘时,还发现了许多人工挖掘、用砖砌筑的水井。这证明它也有过设计良好的给水设备。
我们从古城莫亨约达罗的考察中,可以想象古代印度的城市建设是很发达的。据古代梵文记载,在以后的岁月里,还有巴费连邑、王舍城、华氏城,它们都有过壮丽的建设。
华氏城是古代印度奴隶制国家最有名的首都。它最初为公元前五六世纪哈尔扬卡王朝的第3代所建。因为位于恒河与桑河两大河流的汇合处,使它具有商业及战略上的重要性。
根据公元前4世纪一个驻节在孔雀帝国的希腊使节记载,华氏城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城市,它长9.5里,宽1.75里,城的周围有条宽阔濠沟,护城墙有54个城门及570座城楼。
当时执政皇帝护日王的孔雀皇宫激起了这个希腊人的赞叹。他说即使是波斯大帝在苏萨的皇宫也不能与它相比,在皇宫相连的花园里养着驯服的孔雀和野鸡,有成荫的小林和植树的牧场。
我国的著名僧人法显也在稍后时间里访问过印度。他在华氏城住了3年,看到有2个大佛教院,它们吸引了来自印度各地的学生,还有1所很出色的医院,大路上都有休息的场所。
古希腊的城市
公元前2000年前,爱琴海诸岛及其沿岸大陆的城市中,曾经有过相当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历史上常把这时期看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其实它也是希腊前期的文化。
相传这个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叫特洛伊城。它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到波罗的海的商路上。居民区的外围有防御性城墙,其基础用粗重的石块叠成,墙身用土坯砌筑。
发掘出来的一些住宅平面成长方形,以短边作正面,两侧的纵墙从这一端向前伸出,形成一个凹廊。这种长方形的住宅叫主室,它是供首领住的。
因为当时还处在原始公社向奴隶制的过渡时期中,它的统治者既是军事首领又是祭司,所以此种建筑物可以看作为宫殿,也可以说是庙宇。它是后来希腊神庙的先型。
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上的国家曾统治这一地区达数百年之久。当时城市大为发展。据传说,克里特岛有90~100个城市。
由于它处在欧、亚、非3洲文明国家的航线上,所以商业很盛。那时占统治地位的是克诺索斯城,它号称众城之城。此外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掘了古尔洋尼亚城、玛里亚城和费斯特城。
这些城市都是不规则的,街道曲曲弯弯,住宅乱七八糟拥挤着,一般没有设防的城墙。居民主要为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按职业分区聚居。
在克诺索斯,有规模很大的米诺王宫,还有国王的别墅,外国商人的旅舍,公共浴室等。它们都用石砌或土坯砌筑,设备很好,浴室里用的是流水,建筑风格都一样。
克里特国家被毁之后,迈西尼成了爱琴世界的中心。这也是一个早期奴隶制国家,它统治着伯罗奔尼撒东部的大片土地。好战的迈西尼人留给后世的主要是卫城。
迈西尼城是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卫城。它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后半期,座落在一个小山上,其中有宫殿、住宅、仓库及陵墓等。外面有一道以极大的石块叠成的城墙包围着。
宫殿建在山岗最高处的一片人工筑成的平台上,可以从它的平屋顶上眺望远处。其大殿是主室式的,前面有门厅与廊柱,都在一条轴线上。这就发展了主室的型制。
卫城有个举世闻名的城门叫狮子门。它的城墙在门的两侧突出,使门前形成一个狭长的过道,加强了防御性。门宽3.5米,上有一块横石楣,它的中间比两端厚,其上为一三角形叠涩券,可见当时已知石楣受力的情况。
这个城门之所以称之为狮子门,因为它在三角形的空洞里镶了一块有浮雕的石板,石板上刻着一对相向而立的雄狮。它们保护着中间的一根柱子。这柱子是宫殿的象征。
在卫城的主要入口上,这块浮雕完整地表达了主题思想。从构造技术上看,它和城门的建筑也配合得相当好。它巧妙地利用了横楣上叠涩券所造成的三角形空隙,用侧立的石板获得较大的完整的画面,使内容完全适合于它的形式。
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半岛上出现了希腊人。他们以后逐渐发展到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沿海地带。这才是狭义的古希腊文化的起点。
古代希腊原始公社向奴隶制的过渡在公元前12至9世纪。此后希腊境内形成200多个城邦。这些城邦也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的阿提卡半岛。那里有良好的港湾,丰富的矿产,有利于手工业、商业及航海业的发展。平民阶层力量的强大,与统治者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城市中逐渐出现了民主化倾向。
历史上的雅典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该城背山面海,城市按地形变化而布置。从山脚下的居住区开始,它逐步向西北部平坦地发展,最后形成了市集广场及整个城市。
这个城市最杰出的是它的卫城。从迈西尼以来,卫城一直是军事、政治及宗教的中心。波希战争中,原来的城市被洗劫一空。战后重建时,军事意义消失了,主要把它作为宗教中心与公共活动场所,作为雅典帝国强盛的纪念碑。
雅典卫城在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挡土墙形成大平台。平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建筑物分布在这个平台上。山势险要,只有西边有一个上下通道。
它的主要建筑物是献给城邦保护神雅典娜的帕提农庙。它北面有伊列克提乌姆庙,是供奉雅典娜与波赛顿的。卫城的山门在西端,其南边是小小的战神庙。
建筑物的排列不是死板的,它既考虑到从城下四周仰望时的美,又考虑到置身其中的美,并且充分利用了地形。在每年一度的祭祖雅典加大典的最后一天、全雅曲的公民聚集在城市西北角陶匠区的广场上,准备上卫城献祭。卫城在他们东方。
献祭行列通过卫城的北面,伊列克提乌姆庙的秀逸而多装饰的门廊,俯瞰着他们。当队伍绕到南山坡时,人们可以看到帕提农庙在头上忽隐忽现。
到了西南角,迎面矗立着一堵8.6米高的石灰石砌成的基墙,墙头上立着胜利神的庙宇。墙的北侧,悬挂着各色各样的战利品,它们唤起雅典公民的骄傲。在这儿,一抬头,山门高高地屹立在山顶的边缘,伸展着峻峭的基墙,夹峙着通向它的道路。
一进山城的大门,照面就是高达10米的雅典娜青铜像。她手执闪着金光的长矛,守护着城市。这雕像点出了建筑群的主题,统一了山城的西部构图,并以垂直的体型与建筑物的水平轮廓相对比,丰富了卫城的景象。
队伍掠过雕像,越走越高,左边呈现了宏伟端庄的帕提农庙。它立在高高的台阶上,雄伟的立柱,富丽堂煌的色彩与雕刻,体现着雅典公民的力量。
但人们必须继续前进,到它的东面献祭。这时候,左边橄榄树梢上又出现了明雅秀丽的女郎柱廊。柱廊东边,一片白色大理石墙在阳光照耀下发出耀目的亮光。
队伍走到帕提农庙的东面,宰了牺牲,举行盛大的典礼。少女们把薄纱新衣披在庙内雅典娜神像的身上。典礼完毕后,公民们在山城上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雅典卫城就是按这个仪式的全部过程来设计的。它使游行的行列,在每一段路程中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优美的建筑景象,不论在山上或山下,不断变换着每一幅画面的构图。
为了照顾山下的观瞻,建筑物大体上沿周边安置;为照顾山上的观瞻,建筑物不机械地平行或对称,而是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朝向人们,并用雅典娜统一了分散在周边的建筑群。
建筑群因突出了主要的帕提农庙而统一起来了。它位于最高点,体积最大,是唯一围柱式的庙宇,风格庄严恢弘;其它建筑物装饰性远过于纪念性,在整个建筑群中只是起着衬托对比的作用。
雅典卫城是人类的文化珍宝之一。它出色地体现了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么元前5世纪,雅典与斯巴达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城邦制瓦解。此后直到388年马其顿帝国的建立、城市经济又繁荣起来,重建了上百个城市。亚历山大皇帝在进军的路上为70座城奠基。
还在古希腊繁荣时期,建筑师希波丹发展了重建米利都城的经验,在彼列伏依城采用了波丹规划形式。这时期此种规划形式得到了发展,最能代表它的成果的是小亚细亚的普列耶城。
该城位于背山面水的南山坡上,采用方格形道路网,街坊很小,以适应山区的地形条件。东西干道宽7.5米,经过中心广场,可行车。南北干道南3~4米,坡度大,只能步行。
城市中心广场由一个广场和一些在建筑艺术上有联系的公共建筑所组成,成为全市的一个社会生活和建筑艺术的中心。公共建筑包括剧院、竞技场、市政厅、体育馆、神庙及宙斯庙等。
中心广场主要供人民集会和商业用,它与鱼肉市场分开。广场东、西、南三面有柱廊,后面是商店与庙宇,北面是神庙,建在平台上,是人民休息交易的地方。神庙上面紧接着市政厅,是市民开代表会的地方。
古罗马的城市
古代亚平宁半岛住着许多部落。它的西部住着伊达拉里亚人,在前者南面住着拉丁人,最南边有许多希腊人的殖民地。公元前6世纪,拉丁人推翻了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今天已经发现的古罗马早期的城市,是马尔扎波多附近的一座古城。它建于公元前6~5世纪。城市中大多数干道是东西向的,有一条15米宽的干道南北贯穿全城。
这条干道被分成同等宽的部分。两边有人行道,略为高一点,有些地方有几块高出中央路面的石头连接左右人行道,以方便行人在雨天过街。路边有明沟,雨水通过它流人暗沟而排出城外。
这座城市的街坊是方格形的。街坊内是个大院子,周围密排着住房,临街有商店和作坊。此种城市布局对以后的城市建设有一定影响。
公元前3~1世纪,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成为古代世界中最大的奴隶制国家。这时期它的城市建设也是为扩张势力服务的。
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多为营寨城。它们多建在新扩张地区的边缘上。那里有军队驻扎,当领土固定下来后,也就变为永久性的居民点。
这种营寨城有统一的格式。它们一般有方正的城墙,道路十字交叉,在交叉点上建神庙。这种城市的布局,很象起源于古代伊达拉里亚人的城市花园作法。
古罗马营寨城的典型代表是北非的提姆加达。它的城市平面为350米见方,东西道路横贯全城,南北道路自北端终止于市中心。市中心比路面高2米,它们用台阶连接。
市中心广场为贸易公共生活所在,面积50×42米。其地面略向北倾斜,四周有建筑环抱,周围有柱廊。因柱廊比例恰当,故看来广场空间宽广。
全城主要由街坊组成,其中东西12排,南北11排。公共建筑有时用2~4个街坊作基地,神庙则建在城外山头上。因城市很小,后来有些房屋也只好造在城外。
后来欧洲的许多城市就是从这种营寨城发展而来的。也有些城市原来是规则的,逐渐发展为不规则城市,如共和时代的著名城市庞贝,就是由营寨城发展成休养城市的。
该城位于意大利那坡里斯湾口维苏威火山脚下,亦为一条河流的出口处,交通方便,气候温和,所以具有发展贸易及休养城市的条件。
它的平面是不规则的,长1200米,宽700米,略似椭圆形。通过市中心广场的十字形道路宽约6~7米。另外还有2条与它平行的道路也一样宽,其余的街道则较狭窄。
它的市中心广场面积117×33平方米,除日常公共生活外,节庆与斗剑也在此进行。广场上有阿波罗庙、城市守护神庙、巴雪利卡、衣料交易所及2个会议厅。这些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均因柱廊的统一而协调。
最初城南还有个三角形广场。它的北面有大、小两剧院,各容5000及1500人。东端的大斗兽场,可容20000人,即全城的成人均可容纳在内了。
街道人口处是商场。民居住宅低矮,一般为1~2层,房屋环绕天井布置,天井中种有花草。比较大一点的住宅,入口后为中庭,后院有柱围之。
公元前1世纪末,马变成了帝国。随着相对的国内和平与对外扩张的削弱,帝国初年又出现了一度的经济繁荣,随之而来的是罗马城的建设活动高涨。
古代罗马城,是在一个较长时间里自发形成起来的。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规划系统,可是市中心的建设却有着辉煌的成就。
这个古城由著名的罗马七丘组成。其中帕拉丢姆为七丘之心。这块群山环抱的平原也是最早的城市的中心部分,面积约300米×300米,四周有城墙环绕。
城市中心广场在帕拉丢姆以北。后来在这里逐步形成广场群,其中罗马广场全部用大理石造成。它的南面是凯撒广场,凯撒对市中心作了大规模改建,又陆续建造了奥古斯都与杜拉真广场。
有3条主干道从市中心放射出去,往西去的路通向海口。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各种文化生活设施一起,共同组成城市的公共中心。
古代罗马繁荣时期,城市生活非常活跃,修建了不少供寄生阶级享乐的剧场、斗兽场、公共浴池等,这些建筑物都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反映了奴隶主贵族荒淫奢侈的生活。
罗马人的市中心是用大型公共建筑来表达的。各种大型公共建筑之间,广场与广场之间,都考虑到视觉方面的需要。它们的构图是由许多点凑合而成的,而不是一个明显的体系。
古代罗马城市建设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它的市政工程上。
大街有时宽达20~30米,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开。有的城市干道的两侧还做有列柱与顶子,形成长长的柱廊。街道上铺着光滑平坦的大石板,有的还在路面上做出车辙及转弯半径。
古代罗马人发明了拱券结构来跨越很大的空间。这种新技术不仅应用于内部空间庞大的建筑物,而且还用在市政工程上,如罗马城里的特勃里契桥的跨度就长达25.4米。
这种拱券还用来架筑输水道。古代罗马城市用水常从远处引来,它的地面上的输水道往往是雄伟的上面敷设着自来水渠的连续券。这是当时罗马领土上最壮丽的景色之一。
古罗马城市建设的费用很大一部分用在给排水工程上。它约在公元前5世纪先后修建了第一条上水道和下水道,城内排水系统齐全,后来又修建了大渗水池。这些工程有的今天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