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
水运
东方伟大的航道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闻名世界的人工航道,它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沟通红海和地中海,把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起来,在国际航运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条运河是在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的。原来,亚洲和非洲的连接地方就是苏伊士地峡。地峡位于平坦的沙漠地带,分布着一连串的咸水湖和洼地。运河就是穿过这些湖泊和洼地修建的。运河建成后,它就成了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工程从1859年4月25日破土挖掘,到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共费时十载,埃及人民付出了12万人的生命。然而,运河通航后长期被帝国主义所霸占,成了他们进行军事侵略的桥梁和经济掠夺的动脉,其中英国从1882年起占领运河达74年之久,一直到1956年7月埃及政府断然把运河收归国有,苏伊士运河才重新获得了新生。1976年中东战争后,苏伊士运河成了埃及与以色列对峙的前线,迫使埃及关闭运河长达8年之久,到1975年6月5日才重新开放。
苏伊士运河北起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南到红海之滨的陶菲克港,长 161公里,加上两端的海中航道,总长173公里。原来航道宽110米,有的地带宽150米,有效深度11.5米,可通行6.5万吨的油船和24吨的空船。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完成了第一期扩建工程,运河展宽到365米,深度增加到16米多,可通行15万吨满载的轮船。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把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结起来,成为欧、亚、非三洲海路交通最便捷的途径。从欧洲经苏伊士运河航线进入印度洋比绕道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航线缩短航程8000~10000公里。而且运河位置优越,航线多途经内海,远比好望角航线安全。因此,运河一经建成,立即成了世界性的通航要道。如今每天约有60多艘万吨级海轮通过苏伊士运河,使它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
苏伊士运河像世界奇迹金字塔一样,是埃及人民的骄傲,也是埃及人民对航运事业的伟大贡献。伟大导师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高度评价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的伟大航道”。
珠江航道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海珠岛而得名。如今它已作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的总称。珠江奔流于终年郁郁葱葱、四季鲜花盛开的岭南山区,干流总长2215.8公里,流域面积为45.2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的第4大河。
珠江流域地处华南亚热带,这里终年温暖多雨,流域内年降雨量一般为1200~1800毫米,居全国各大河之首。因此,珠江的水量特别丰盈,平均每年入海的河水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
由于珠江流域雨水丰沛、河道密布,经济比较发达,因此,珠江是我国河运发达的河流之一,整个珠江水系约占全国内河货物航运总量的 1/5,仅次于长江。
西、北、东三江中最长且最有经济价值的是西江。西江航运干线是珠江水系的主要航线。西江指由广西南宁一直到广州的这一河段,全长2167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的80%以上。自梧州至广州段可常年通轮船,百色以下可通小型轮驳船,木帆船可上溯到云南境内。沿岸有大、中、小港口数十个,其中江门、肇庆、六都港是车货物吞吐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大型内河港口。西江水系是两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梧州是西江水上交通中心。广西的粮食、牲畜、牛皮、桂皮、抽油及竹、木、矿物等物质,大多经过西江运到广州出口,而广州的工业品又通过西江四通八达的水运输送到广西各地。
北江是珠江水系中另一条航运价值较大的河流。干流长468公里,流域内是广东省木材、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故北江是广东北部地区煤炭、木材和其他山区特产外运的重要通道,也是广东中部平原及沿海地区粮食、日用工业品、食盐、机械等产品运往广东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主要港口有韶关、连江口、清远、连县港等。
东江全长500公里,惠阳以上通木船,以下通轮船,是广州沿海平原地区与广东西部山地物资交流的水上通道。流域内森林面积大,是广东省重要林区之一,较重要的货种有煤炭、粮食、木材、杂货及日用工业品。主要港口有老隆、惠州、石龙、东莞等。
珠江三角洲河网集西、北、东三大河流及其他支流,各河在此地区支流纵横、交织成网,随后着大量的城乡物资交流任务,主要河道有70余条,连结珠江三洲各县及广洲、佛山、江门、中山等重要城市。
总之,珠江水系对加强两广联系,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是华南地区的水运大动脉。
长江“黄金水道”
长江以“长”而得名,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三大河流之一。它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我国的中部,从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发源,越过草原肥美、矿藏丰富的青藏高原,横贯“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摆荡于“湖广熟、天下足”的两湖之间,滋润着“江淮稻粮肥”的苏皖大地,流经“富饶甲海内”的长江三角洲,沿途汇集了700多条大小河川,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干流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5。
万里长江,好像一条粗大的动脉,激流滚滚,给祖国大地带来生气和活力,其经济价值,在世界大河中很少有能与之相比者,因此它早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美名。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有3.7亿亩,哺育着3.5亿勤劳勇敢的人民。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等,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着全国40%的粮食和1/3的棉花,油茶、芝麻、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丰富。铜、铅、锌、锑、钨等在全国占很大比重,镁、钛、钒、汞等在全国名列前茅,我国的磷矿几乎全部集中于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盘根错节,构成了庞大的内河运输网。长江航道水量丰富、终年不冻、四季通航,水运量约占全国的内河水运总量的80%,相当于40条铁路的运量。长江干流与海洋相通,江海联运,便利于长江流域与我国沿海各地的交往。
滚滚长江,落差巨大,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流域水能蕴藏量约2.7亿千瓦,占全国水能的40%,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总量的一半,为全国江河之冠,居世界大河的第3位。长江的水力资源80%集中于上游地区。可以说:“万里长江滚滚流,流的全是粮、煤、油。”
长江水系是我国最大的淡水鱼产区。鱼类品种多达300种。其产量约占全国的2/3以上,洞庭湖的银鱼,鄂城的武昌鱼、长江口的鲥鱼、凤尾鱼等驰名中外。被称为“四大家鱼”的青、草、鲢、鳙鱼也是我国特有的鱼种。
长江流域还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密集带。长江上有我国第一大工业城市上海,中游有“九省通衢”的武汉,上海有西南最大的经济中心重庆。长江像一条银线串珍珠,把干支流几十个名城重镇紧密连结在一起。
第一条等高线运河
公元前3世纪,我国开凿了世界上第一条等高线运河(即沿等高线开凿的盘山或沿山的人工水道)。大运河是人们花了好几百年时间才建成的。它南北纬度相差约10度,长达1794公里,最高处达海拔42米。相当于一条从纽约到佛罗里达的大运河。这一伟大的工程完成于公元1327年。
在公元17世纪法国开凿四条运河以前,欧洲没有可与我国大运河相提并论的运河。法国的最后一条运河直到公元1775年才峻工,而且这四条运河中没有一条运河的长度超过241公里,到公元18世纪末,法国所有的运河加起来大约只有1014公里长。甚至到公元1893年,法国运河的总长也只有公元1300年的我国大运河的长度的三倍。我国的大运河深3~9米,宽一般为30米;而公元19世纪英国的运河仅仅深1.5米,宽13.7米。
应该承认,古代巴比伦在灌溉渠的建造方面是很先进的,但是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在开凿运河、水闸等方面到底进步到什么程度。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时,腓尼基人在西顿港已经使用了水闸。除巴比伦人的运河以外,埃及人在尼可执政时开始开凿一条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但直到公元前280年普托勒密·菲拉德尔弗斯执政时才告完成。公元9世纪前,横跨科林斯海峡的一个在公元前6世纪初建造的船滑台仍在使用着。此海峡不是一条运河,船放在带轮子的支架上,沿着大部分为石路的滑台用绳子拉上来或放下去。古埃及与尼罗河有关的给水装置都是季节性的,目的是用于灌溉和排除淤泥的沉积,而不是为了通航。
中东最古老的运河当然是公元3世纪开凿的阿万运河,长约402公里,宽达122米,发源于底格里斯河,最后又和底格里斯河汇合。巴比伦有许多与河流连接的纵横交错的灌溉渠,目的是保证水的常年供应,并使河谷成为人工三角洲。那里也可能有专门为通航开凿的运河,但不会有等高线运河,至多不过是平原上的灌溉渠。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印度,必须承认,南地瓦德哈纳在公元前5世纪开拓了一条水上运输通道。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这些古代外国工程的历史至今仍湮没无闻。
在我国,邗沟被认为是第一条开凿的运河。很显然,它建造于公元前 6世纪。当然,特别使人们感兴趣的是世界上第一条等高线运河,即在公元前3世纪开凿的灵渠。这条运河的开凿可以说是一项开拓性工程,它是在秦始皇的命令下由史禄负责监督开凿的。秦始皇首次统一了中国,那时是公元前221年,开凿这条运河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把皇家队军迅速运到南方去征服越族人。关于一点,伟大的历学家司马迁告诉我们:
“秦始皇派遣赵佗和屠睢两位大将领率领楼船水军去攻克有上百个部落的越国。他还使总监史禄开凿渠道运粮,深入越国。”
灵渠至今仍在通航,它只有33公里长,但人们主要感兴趣的并非它的长度。灵渠使两条流向不同的河流连接起来,使驳船的内河航行从纬度40度直达纬度22度。长达2011.63公里,这样,人们可以从北方的北京坐船直达南方的广州,再经过大海到达今天的香港。灵渠正是这条大动脉里的最后一环。
建造这条运河的困难在于:源于海阳山的湘江(发源于广西,流入湖南)是向北流的,而附近的漓江是向南流的。人们多么希望能坐船从这一条河到另一条河去呀!湘江最后流入长江,而漓江和西江的一条支流汇合,最后流向广州。在兴安县附近,湘江和漓江被一座石灰岩小山相隔,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过4.8公里。但是很难把它们直接连接起来,于是,人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
在那座小山的山脊处可以沿着它挖一条运河。河流本身虽然很难控制,但沿湘江横向地挖一要2.4公里长的运河,坡度当然要比湘江本身坡度更加平稳。在另一端,漓江有28公里长需开凿成运河,以调节水位,便于灌溉。只有以这样的方式使两条河流分别“驯服”以后,便在小山的鞍状山脊上挖一条4.8公里长的运河将它们连接起来。在湘江中游筑起一座小山似的土墩,便于分流。同时在那里筑起两座泄洪道,并在下游继续筑起更多的溢洪道。在兴安县附近建起了许多横跨运河的桥梁,那里的运河0.9米深,4.6米宽。分流水系及溢洪道的建造使仅约3/10的湘水流入运河,因此运河的水不会外溢。由于是沿着鞍状山脊的等高线开凿的运河,所以运河的水几乎是平的。至迟在公元9世纪就建造了18座泄水闸门,用于调节水位和流向,从而减少驳船所需的塔架的数目。在公元10世纪或公元11世纪,这些泄水闸门改建成运河船闸。灵渠被认为是一条神圣的水道,用龙来作为它的象征。据说在那里,龙的使者,一种名叫“龙驹”的青蛇会盘绕在旅游者手里。现在,一座现代化的铁路桥正好横跨这条仍通航的灵渠。除非你事先了解到这条运河的重要性,否则它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它会在你眼前一掠而过。但是,在公元13世纪初期以前,欧洲还没有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