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利害世常 无事为福
五○七、利害世常 无事为福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沉觉化冰霰矣。
【译文】
一件事情发生就有一种伤害产生,所以天下人常常以为没有事情就是福分,读前人诗句说:“奉劝大家不要谈论封拜侯爵的事,一个将军功勋成就千万尸骨枯朽。”又说:“天底下能常常使得万般事情太平,剑匣中宝剑封存千年也在所不惜”。读了这样的诗句,虽然拥有伟大抱负和勇猛气概,不禁深深感觉融化冰雪般冷寂。
【注解】
事:〈名〉本义官职。《说文》:“事,职也。”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尔雅》:“事,勤也。”事情。《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起:〈动〉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说文》:“起,能立也。”产生,发生。陈寿《隆中对》:“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害:〈动〉本义伤害,损害。《说文》:“害,伤也。”〈名〉灾害,祸害。《墨子·兼爱中》:“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伤害,使身体组织受到损害。《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泛指损害。《汉书·赵充国传》:“今虏马肥,粮食方饶,击之恐不能伤害。”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劝君”应为“凭君”。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他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话,〈名〉本义言语。《说文》:“话,合会善言也。”〈动〉说,谈。《尔雅·释诂》:“话,言也。”封侯: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泛指显赫功名。唐·王昌龄《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语本明·俞允文(1511-1579,字仲蔚,今江苏昆山人。少工临池,久而益擅之。小隶驶驶欧、柳而上,登吴兴“赵孟睢碧茫恍惺槌鋈腭宜炝迹?宰葜?蛎总溃话朔肿晕降梦髟辣?澹?苑胶?⒉蹋?锶缫印W淠炅??恕#?侗?F?罚骸拔嵛帕???⒅??#?宋锿??由裼ⅰH思涞妹?О僭兀??谖┯姓髑蟊?@ノ嶂?贝纳骄???ㄐ宄鏊?┟鳌P瞧???觯ū伲?瘢?米希??庖挂管饺厣?N恼乱炎闱宄?螅??祷刮?徒??F咝畚辶兴湟岩樱?ǔ鸨ǘ餍奈匆选7堑??俟庞?撸?嗷崽嵝??抢铩a酷衫诼涫懒郊??向詣栙钋运?堋L煜鲁⒘钔蚴缕剑?恢胁幌??晁馈3?巯萄裟涸浦校?思湮幢亟猿晒Α5?垂爬垂γ?浚?鄙斫ρ?阌⑿邸`翟丈裎锘嵊鲆嘤幸裕?两裆?诒浠??闪?!毕唬骸疵?当疽逑蛔印!端滴摹罚骸跋?,匮也。”《广韵》:“匣,箱匣也。”这里指剑匣。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雄心: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示之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
猛气:勇猛的气势或气概。见一四九【注解】
沉:〈形〉深,份量重,重。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冰霰: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二:“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评语】
天下事利害得失常是连在一起的。俗语说:“有一利必有一害,有一得必有一失。” 这乃是世间不足为怪的常态。所以说:“天下常以无事为福。”又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子说:“祸兮福所之伏。福兮祸之所依。”天下事祸福是相互倚存。古人说:“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看太平。”真是说尽了天机,话尽了人事。将军立功在战场,从战场上得功名。到了太平的时候,将军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这就说明了天下的利害得失都是循环相接的,有了昔日的盛,才有今日之衰,明白这种“盛极必衰” 利害得失相互循环天理的法则,心中藏著雄心勇气,不觉冰霰融化,一切化为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