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304 阅读:169 更新时间:2009/06/18

五○六、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译文】登上高处使人心境开旷,面对激流使人意境悠远;在雨雪的夜晚读书,使人心神清朗;在山丘上放声歌啸,使人兴致豪迈。

  【注解】

  心旷:谓心情明朗,心胸开阔。即“心旷神怡”心境开旷,精神愉悦。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临:〈动〉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说文》:“临,监临也。”《尔雅》:“临,视也。”面对。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把酒临风。”

  意远:谓胸怀旷达,意趣超逸。唐·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悠远,开阔,广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悠远长怀,寂漻无声。”

  神清:谓心神清朗。《淮南子·齐俗训》:“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

  舒啸:犹长啸。放声歌啸。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丘阜:山丘,土山。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登玄圃者,悟丘阜之卑;浮溟海者,识池沼之褊。”

  迈:〈形〉超然不俗。《晋书·裴楷传》:“风神高迈,客仪俊爽。”豪迈,气度宽广,洒脱豪放。唐·独孤及《唐故特进太子少保郑国李公墓志铭》:“公聪朗奇伟,豪迈旷达,率性忠孝,临节有勇。”

  【评语】

  人依据居处的不同而改变了原有的气度。站在高山峰顶上,俯瞰大地则胸襟自然广阔。坐在清流河畔听水流声和观鱼,则心情自有超越俗性的感觉。在雨雪的夜间读书,四周没有槽杂之音来妨碍,精神自然清静。在高阜岳冈的上面舒清长啸,就使人高迈豪放。通常所说“壮士临风,虎落平阳”,就都说明了高山对人情绪的影响。清代大儒纪晓岚的《登高符》:“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回首红日向云低,四海五湖皆在望。” 写出了登山后的雄伟豪迈气象。其实这里要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情绪的影响,不论是登高时的心绪,还是临水时的意境,亦或是雨雪夜读书的思绪,山丘顶呐喊的兴致,身临佳境不得不发尔。而孟子更对“登山观水”的感受有深入研究,例如他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现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五○七、利害世常 无事为福 下一篇:五○五、野趣丰处 诗兴自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