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二、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546 阅读:143 更新时间:2009/06/18

四八二、不弄技巧 以拙为进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译文】

  文章以质拙才有进步,道德以朴拙才能成就,一个“拙”字含有无穷的意境趣味。犹如桃花源中的狗叫,桑树林间的鸡鸣,多么淳朴敦庞。至于寒凉水潭的月影,古老树上的乌鸦,细致精巧中就感觉有一种衰落萧飒的景象了。

  【注解】

  拙:〈形〉本义笨拙,不灵活。《说文》:“拙,不巧也。”《广雅》:“拙,钝也。”质朴无华。《韩非子》:“巧诈不如拙诚。”质拙,朴实无华。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射山词·虞美人》云:‘可怜旧事莫轻忘。且令三年,无梦到高唐。’余甚喜其质拙。”朴拙,朴实纯厚。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故近岁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桃源:“桃花源”的省称。南朝·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晋·陶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唐·李白《古风》之十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桑间:桑林中。唐·白居易《春村》诗:“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何等:多么,用感叹的语气表示不同寻常。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淳庞:犹淳厚。宋·文天祥《跋〈刘父老季文画像〉》:“予观其田里淳庞之状,山林朴茂之气,得寿於世,非曰偶然。”淳朴,敦厚,质朴。《晋书·刘弘传》:“顷者多难,淳朴弥凋。”敦庞,敦厚朴实。明·方孝孺《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庞淳厚之气。”

  寒潭:寒凉的水潭。见二四一【注解】

  工巧:细致、精巧(多用于指工艺品或诗文、书画)。《论衡·自纪》:“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衰飒:衰落萧索。见四五八【注解】

  【评语】

  老子有“巧为拙之奴”,“拙能制巧”的说法,而焦氏《易林》中也有“文巧舌敝,将返大质”。所谓“大质”就是反巧为拙,也就是说明物极必反之理,因为文章作到了极致,反而变得无话可说,所谓“江郎才尽”、“弄巧成拙”和禅宗名言“悟了等于未悟”,都是说明巧拙循环相对之理。人对人对事,总应出于真挚的态度,和拙朴的言词才好。中国人的传统哲学是“巧者不坚,拙者永固”,“读书之乐无巧门,不在聪明只在勤”,所以古谚才有“自古巧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虽然寒潭之月和古木之鸦,看似天工弄巧,实际却现出了萧瑟景象。做什么事都不应耍小聪明,卖弄自己的技能,尤其要拙,即质朴、手勤,才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四八三、卓智之人 洞烛机先 下一篇:四八一、凡事随缘 渐渐入无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