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一、减繁增静 安乐之基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340 阅读:139 更新时间:2009/06/18

四五一、减繁增静 安乐之基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译文】

  人的一生能减少节省一些就超凡脱俗一些。比如,交际应酬减少就能避免纷乱骚扰,言辞话语减少就能减少过失罪咎,思索考虑减少就不必耗费精力神志,聪慧明了减少就可以完好纯真本性。那些不去寻求逐日减少反而追求每日增加的人,就真正束缚压制了这一生了!

  【注解】

  交游:朋友。交际;结交朋友。见二○五【注解】

  纷扰:动乱,混乱,纷乱骚扰。见○○六【注解】

  寡:〈动〉本义古代妇人丧夫,男子无妻或丧偶,都叫寡。《小尔雅·广义》:“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减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

  愆尤:过失,罪咎。见○六九【注解】

  思虑:思索考虑。《楚辞·九章·悲回风》:“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清·黄遵宪《杂感》诗:“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犹心智,心思。《墨子·公孟》:“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混沌:指天地未开辟以前的原始状态,在此指人的本性,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见三○五【注解】

  桎梏:刑具。脚镣手铐。见四一四【注解】

  【评语】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是作者根据老庄思想的立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了。所谓“混沌”在《庄子》一书有一则关于“混沌”的寓言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个名叫混沌的人,本来既无眼睛也无耳朵,后来神给他穿通了耳目,按道理说他应该喜欢这个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谁知他有了耳目之后却很快就死了。当然人生在世不可能不恩,但一定要减繁增静才对。为人处世固然需要小心谨慎,凡事三思,小心撑得万年船,不过切忌思之极点,便会杞人忧天。另一方面可以从修身来理解,这就是告诉人们,有耳目有见闻就会产生很多欲念,有了欲念就会丧失纯真的本性。聪明固然是造物者的一大恩赐,但是如果聪明伶俐过度,反而会危害到本身的生存,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所以,混沌蒙眬的人反而是安全的,能够減少一分聪明就可以完成一分混沌。这些说法在现代是谁也不会向这方面去做的。总之,事物做得十分过分,就成了祸患的根本。凡事最好是达到了八分就要回顾一下,这是老子、庄子的遁世之道。然而,一般人却持着相反的主张,不但不求交遊言語、思虑聪明等等减省,反而求其日日增加。这无疑是桎梏了自己的生命,使它陷入不自由的痛苦之中,是极为可哀的事。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四五二、口耳嗜欲 但求真趣 下一篇:四五○、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