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六、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362 阅读:219 更新时间:2009/06/18

四二六、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译文】

  君子身处忧患灾难而不忧愁,面对宴饮游乐而有所警惕谋虑,君子遭遇权贵豪强而不畏惧,面对茕然孤独而有所心灵震惊。

  【注解】

  患难:忧患灾难,谓艰险困苦的处境。《墨子·贵义》:“若有患难,则使百人处於前,数百於后。”

  当:〈动〉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说文》:“当,田相值也。”面对着。《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宴游:宴饮游乐。《汉书·贾山传》:“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

  惕虑:警惕谋虑,戒慎谋虑。唐·孟郊《石淙》诗:“愜怀虽已多,惕虑未能整。”

  茕独:茕指没有兄弟,独是没有子孙。见○七二【注解】。孤苦伶仃的意思。茕然,孤单貌。明·李贽《又与周友山书》:“但念我既无眷属之乐,又无朋友之乐,煢然孤独,无与晤语。”

  惊心:内心感到惊惧或震动。宋·张耒《伤春》诗之四:“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评语】

  小人有患难才担忧,心中只想沉醉于宴乐,不考虑后来的祸患。君子遇患难,也绝不担忧。他心中只有平心静气的思想,和如何排除患难的方法。如果事情已经到了不可勉强的地步,他也只有任其自然,慢慢处理,心中绝没有一点动摇。当他宴饮的时候,也绝不耽溺声歌,留连忘返,并且时时警惕,留心有所失误之处。小人遇到比自己有权力的豪门权贵,心中就十分害怕,便趋炎附势,一意逢迎,顺著有力者的意思来捏造黑白,颠倒是非。对于孤儿寡妇无依无靠的人,则仗势欺人。压制别人受苦,自己则享受幸福。君子则不畏惧权门的势力,因为他心地公正光明,所以无畏无惧。对于孤寡无靠的人,不但不去欺侮压迫,反而同情、救济他们。总之,小人受环境驱使而动乱了他的心,因人之贫富贵贱不同而生两样的态度,即“欺软怕硬”,君子则不是这样。修养深、品德高的人也是凡人,他们不同于凡人的地方首先在于他们有较强烈的意志力,不为外物所扰而坚持品性。所谓贫富是身外的境遇,跟心性并无关系,因为心性不受外界的影响,君子处患难而不忧,是因为他们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古圣先贤中,以颜子的安贫乐道最为有名,因此孔子才赞美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他们在享乐安然的环境中能保持清醒,忧患意识强,故能防微杜渐。再次由于他们有高深的追求并领悟人生,故不屑权势更不惧权势。能让他们动心的是面对贫苦无助之人,予以同情,加以救助。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四二七、静中真境 淡中本然 下一篇:四二五、责人宜宽 责已宜苛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