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不可矫俗 不可趋时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876 阅读:279 更新时间:2009/06/18

○八七、不可矫俗 不可趋时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世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译文】

  做人行事要脱离庸俗,不可以留存一点矫正世俗的心念;应付世事要顺应时势,不可以起动一点趋附时势的念头。

  【注解】

  作人:语本《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后因称任用和造就人才为“作人”。做人,指立身行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敦)问温(指温峤)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

  脱俗:脱离庸俗,不沾染庸俗之气。见○五七【注解】

  矫俗:矫正世俗。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谓故意违俗立异。清·昭槤《啸亭杂录·黄雅林》:“诗画仿郑板桥 ,有意矫俗,反使性灵汩没。”

  应世:应付世事。清·刘大櫆《吴锦怀墓志铭》:“(文采)童儿时,即早具应世之才,而祖父母尤爱怜之。”

  随时:顺应时势,切合时宜。《国语·越语下》:“夫圣人随时以行,是为守时。” 韦昭注:“随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趋时:亦作“趍时”,迎合潮流;迎合时尚。唐·白居易《陈中师除太常少卿制》:“不背俗以矫逸,不趍时以沽名。”趋附,趋承依附。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时势,时代的趋势,当时的形势。《庄子·秋水》:“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紂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注040】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十一·集法》同文。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八八、不违求全 不逐非分 下一篇:○八六、爱知割舍 识力扫除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