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小传

作者:陈锋 字数:12278 阅读:366 更新时间:2009/10/08

许世友小传

许世友(1905—1985年),1905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按许氏家谱排列,属于“仕”字辈,父亲许存仁为这个排行第三的儿子取学名为许仕友,乳名由母亲取名为有德、三伢子。许仕友这个名字经有关风水先生解释,意思为:“出官纳仕,结交官友,将来必居民上。”在红军时,许仕友曾把“仕”改为“士”,认为如此一来,当个红军战士就名副其实了。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后不久,许士友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谈话间,许士友问毛泽东:“您看我这个名字改得可好?”毛泽东笑着说:“好是好,不过,咱们再商量一下,再改个字,把‘士’字改为世界的‘世’好不好?叫世友,世界之友哇。我们这次北上抗日,眼光要往远看,放眼世界嘛!所以,要做世界之友。”从此,许世友就照毛泽东说的把“士”改为“世”,也为他传奇般的一生增添了一抹色彩!

  许世友8岁那年,天旱粮少,家里揭不开锅,加之父亲去世,全家生活过得相当艰难。懂事的三伢子想去投奔少林,便对娘说:“娘,少林寺离家不远,翻过大别山就是。俺走了,家里还可以少张口,总比饿死强吧!”他娘见儿子话说得有理,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许世友进了少林寺。一转眼,8年过去了。8年的少林生活练就了许世友一身好功夫,他曾三次夺得比武擂台赛冠军。一天,师兄保福捎来家信,说是母亲想儿心切,染上了重病,非得儿子世友回来便不能好转。许世友思母心切,可回家探母是违犯寺院戒规的。按当时少林规矩,只能打出寺门。16岁的许世友硬是奇迹般地闯过四门十八道演武阵的重重险关,结束了他8年的少林习武生涯,为的是回家探母。回到家中,许世友见到亲娘,双膝跪地,与娘亲抱头痛哭。后来,为生计问题所迫,许世友又到北洋军阀部队当了一名列兵。一次,吴佩孚下部队视察时说,我这千钧臂力就是检验你们训练的尺度!谁能上前搬下我的胳臂,力胜我者,官升三级。许世友闻言,站出队列,小试牛刀,一举将吴佩孚扳倒。吴佩孚当即便说:“我吴帅说话兑现,给这个列兵官升三级,从列兵提升为副连长,即日生效!”这一年是1926年。与此同时,在傅孟贤、胡德魁这两位共产党人的指引下,许世友走上了曲折而又辉煌的革命道路:1927年8月,许世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敢打恶仗、硬仗的许世友,很快便从一个普通战士升任为红1军排长、连长、营长,红四方面军团长,红9军副军长,红4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

  在长征途中,许世友的武功更是留下了惊险动人、充满传奇的故事。一次,红军到达甘孜地区一个藏民寨。这是一个通往甘南的必经咽喉之寨。当时的藏汉隔阂较深,汉民若要上山入甘,没有藏民寨主的指令,插翅也难飞过。藏民寨主得知红军欲要通过时便提出:“我摆个擂台,一见高低。若破不了我的擂台,一个也别想飞出;如若破得了,我们以礼相待,送你们过山……”许世友听后当时便挑选了12名武功底子深厚的干部、战士,组成一个“红军破擂敢死队”,他自己亲任队长。当四名红军先后跳上擂台,场场皆输,俱败而下时,许世友甩掉戎装,“呼”的一声一个“鹞子翻身”跃上了擂台,正欲与寨主比武,突然从后台跳出四人,占据了擂台四角,张牙舞爪向许世友紧逼,寨主退在一边养精蓄锐。说时迟,那时快,许世友运足了气力,手脚并用,将四人同时击出圈外。寨主见状,便一步跨上擂台与许世友比试起来,你来我往,两人斗了二十多个回合,难分难解。许世友忽然收招敛势,寨主以为有机可乘,便飞步向前,许世友乘势把他举起,在台上旋了十多圈,然后将寨主轻轻放在擂台上。寨主当时就向藏族观众宣布:“我输了,今晚我请客,宴请红军破擂英雄,宴请少林豪杰许将军……”席间,寨主又要与许世友斗酒,许世友一连喝了三碗青稞白酒面不改色,宴会厅一时响起“海量,英雄!”的叫声,寨主还连连称道:“红军里有人才,红军里有英雄,在下甘拜下风。”接下来,这位寨主还欲将18岁的女儿露珠嫁给许世友,许世友只好婉言拒绝。

  在许世友的军旅生涯中,在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合前他就已经任红4军军长。为了北上抗日,党中央在张国焘分裂红军失败后,将所属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共五个军4万余人,红4军军长由陈再道接任,许世友改任新组建的骑兵师师长。对此,他的部下有的打抱不平说:“军长啊,论战斗,我们4军净打恶仗;论杀敌,你军长并不比其他军长少。当军长的谁还参加敢死队,在方面军你是第一人。他张国焘另立中央,与你军长有屁关系!军长,你应该去评理!”许世友却说:“你跟我多年,我的脾气秉性你还不知道吗?握手一笑泯恩仇,温故永志座右铭。我许世友寒苦之家出身,党对我恩重如山,必当涌泉相报,职务升降,何足挂齿,只有那投机者才把它看作泰山一般。”此后,他的骑兵师将朱老总交待的打敌骑兵、侦察道路、筹集粮食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

  1936年下半年到第二年春,是许世友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由于张国焘在这之前不仅任红军总政委,而且从30年代起就担任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因此,实际上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负责指挥者和决策人。当时,张国焘对党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不满,在长征途中召开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会议,企图另立“临时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不久,党中央作出了对张国焘所犯错误进行批判的决定,并要求把张国焘的错误与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区别开来,把党中央的正确方针与教条主义的过激言行区分开来,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有不少人有过火言语,甚至偏差行为。

  此时的许世友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天,校长林彪紧急召集红军大学学员到操场集合,通告大家西路军近2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些死难者大多是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西征前,他们曾一起南征北战,进军川北,解放南充,转战川康,三次穿越荒芜人烟的雪山草地。在艰难的岁月里,他们有苦同受,挤身而眠,一块糯粑分着吃,一壶清水让着喝,如今昔日的手足战友长眠黄沙,悲壮牺牲,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尤其是抗大中的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一个个哭得像个孩子似的。散会后,晕倒的许世友是被人搀扶到宿舍的,他和衣上床,用被蒙头又是一阵恸哭。炊事员几次把饭菜热了又端来,许世友视而不见。王建安、陈赓红着眼睛来劝说许世友,他还是绝食了一天。正在这时,又有人把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捆在一起批,上批张国焘,下连干部战士,红四方面军的每一个学员不光流泪,还在暗暗流血。许世友忍不住了:“中央已经定了调,张国焘犯错误,不等于红四方面军的官兵都犯了错误嘛!”

  “噢,还有第二个张国焘。你许世友竟敢为张国焘辩解,真是典型的托洛茨基!”一个学员立即站起来反驳许世友。

  “呸,你有什么资格骂我?老子当年参加敢死队的时候,你还没生下来呢!……”许世友突然说不下去了,口中喷出一些殷红的鲜血,随后,他住进了医院。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来看望,来一个哭一个,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许世友哼道:“你们就知道淌眼泪,哭有什么屁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走!”

  “走,到哪儿?”大家睁大眼睛问。

  “回四川找刘子才去!他们还有1000多人,又是我们的老部下,巴不得我们去哩!”许世友越说越激动,“在这里天天说我们是反革命,还要缴枪!我们到四川去打游击,叫他们看看我们到底是不是革命的,愿走就走,不愿走的也不要告诉中央!”王建安首先响应,接着大家都表示赞成,笑容又回到每个人的脸上。经过秘密串连,愿走的人越来越多。到第三天时,有两个营职干部、二十多个团职干部、六个师职干部、五个军职干部愿意走。当时他们决定不带张国焘、何畏、周纯全,嫌这些人吃不得苦,都要骑马。许世友计划准备步行七天七夜,通过陕北,到达四川汉中靠巴山会合刘子才再说。一切计划、路线图都是许世友制作的,还有给毛主席的信都在许世友身上,准备4月4日夜10时出发。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王建安醒悟了,他意识到这是对不起党中央、叛变革命的行为,于是正式报告了红军大学保卫处处长。毛泽东得知此事,下令将密谋逃跑的人全部抓起来。抓许世友时,他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八名经过严格训练、膀大腰圆的警卫战士,面对许世友施展的拳脚,颇费周折才制服了他。许世友先是双手被扣,继而被绑。“娘日的,你们对同志搞突然袭击,你们是强盗!你们是土匪!我许世友不死,总有报仇申冤的一天!”许世友破口大骂,于是,手绢等物又堵住了他惟一能伸展动怒的嘴。

  算起来,这是许世友一生中的第三次被捕入狱。第一次是在吴佩孚部队时,他一脚踢死了一个为非作歹的老兵痞,被关进北洋军阀的铁窗;第二次是在国民革命军中,连里的两名班长抢劫民财,因管理不善受株连而被关进国民政府的监狱;这一次是以“组织反革命集团”罪,被关进了共产党的监狱。被五花大绑的许世友,因捆绑太紧,喘口大气都难,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从和尚到战士,从战士到军长,从大别山打到大巴山,又打到陕北,打了多少大仗、恶仗,打死了多少敌人?直到当军长,还是身先士卒……对于张国焘我压根都看不顺眼,作为下级执行者不能很好抵制,自己有一定责任,但把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都划在张国焘同一条线上,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许世友刚出事,他的妻子(第二任)就托人带信提出离婚。许世友又难过又绝望:“你不要我,我还看不上你哩!离就离!”

  许世友痛心疾首地哭了,同志们的误解,战友的背叛,加上老婆的离婚,难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痛苦的吗?许世友心凉了,他把这一切都记到了毛泽东的账上——是毛泽东逼的。

  审讯期间,对这些人的处理上,有人认为枪毙算了,以免后患。还有些人则趁机跑出来煽风点火,企图把事闹大。毛泽东认为,许世友的问题决非是他个人的问题,我们有些同志也不起好作用,把事情做绝了,硬是把人家逼上梁山,对许世友的处理,要掌握政策、摆平关系。于是,毛泽东力排众议,在那份关于“枪毙许世友”的报告上,断然行使了否决权。

  6月6日上午,最高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公审许世友等人拖枪逃跑一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法庭认定他过去对革命有过功劳,决定从轻判决。判处许世友一年半徒刑,其余分别判一年、八个月徒刑不等。

  判决之后,毛泽东看望了每一个人。对许世友,毛泽东先是托人给他捎去一条“哈德门”香烟,又叫徐向前“去看看许世友等人,做点工作”。

  一天,值班员向许世友打招呼说:“毛主席看你来了,请你跟我们走一趟。”“我不见!”许世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说话间,毛泽东已经低头进了石屋,立在许世友面前,道:“许师长,让您吃皮肉之苦啦。我代表党中央,向您和四方面军被抓的全体干部赔礼道歉!”站着的毛泽东,接着脱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连鞠三个躬。

  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此时并无感恩之状,不说一句话。毛泽东低头抽烟,在吞云吐雾中讲了许多道理,说明张国焘的错误与红四方面军的区别等等。毛泽东见一时难以说服他,便婉转地结束了第一次谈话。

  过了一段时间,毛泽东又与许世友进行了第二次长谈。毛泽东坐在炕上,拉着许世友的手说:“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够辛苦的了!我对你表示敬意!”

  许世友顿觉心头一热。

  毛泽东接着说:“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的宝贝,不是他张国焘的干部,张国焘是党中央派到四方面军去的,他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关系。张国焘就是张国焘,你许世友就是许世友,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毛泽东的一席话,使许世友深受感动,羞愧难当,掉下热泪来。

  毛泽东趁热打铁并把一杯水放在许世友面前,说:“许师长,按照我们湖南人的话,咱们是不打不成交。你的出身我了解,你的性格我喜欢。常言说文武打天下。我毛泽东是文人,没有你这武将,一个巴掌拍不响噢!你说是不是?我爱都爱不过来,岂有处斩你之理!也请你理解我,理解我身旁的同志。单枝易折,多枝难断。没有团结,什么事也难成啊!”毛泽东还谈起了张国焘错误的实质、危害、根源以及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等等。

  “主席,今天我终于认识到了,你讲的话句句在理。以前我总是对中央不满,认为中央在报复我们红四方面军,其实不是这回事。我在思想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许世友越说越激动,突然间“扑通”一声跪在毛泽东面前,“主席,我的错处,你能谅解吗?”毛泽东连忙弯腰扶起许世友,说:“世友啊,我们都是革命兄弟,怎么能这样呢?使不得,使不得!”

  许世友立正站好,说:“回去,我要向四方面军的干部讲,把你的话向他们宣传,让那些搞鬼的人,不讲团结的人站不住脚!”

  毛泽东拍了拍许世友的肩膀:“你的性格很可爱。这既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我送你几句话,望你刻心铭记。”

  “哪几句话?”许世友已迫不及待。

  毛泽东幽默诙谐地说:“单用鼻子闻,认不出好菜;光发暴脾气,找不到好朋友。”接着又补充,“除我例外。”

  “主席,真有你的。”许世友说完爽朗大笑,告辞出门。

  后来,许世友谈起他和毛泽东的会面时,深情地说:“毛泽东主席的一席话,一下子解开了我的思想疙瘩,使我感到非常舒畅,非常温暖,毛主席多么了解我们这些工农干部啊!我郁积在内心深处的苦闷情绪,被毛主席温暖的话语一扫而光。”

  1937年,许世友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多次听毛泽东讲哲学、讲政治、讲军事、讲形势,得益匪浅,更加感受到毛泽东是我党我军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从此,许世友对毛泽东更为敬佩。不久,许世友被组织上调派到晋冀鲁豫军区抗日根据地工作,任129师第386旅副旅长。在毛泽东亲自安排下,1941年,许世友被派往山东纵队任第3旅旅长兼第3纵队参谋长。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在山东胶东区党委召开的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毛泽东派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蒋介石制造了血腥的‘皖南事变’,胶东投降派配合日军天天打我们。我们不打就没有出路,不打就不能抗战到底。我们一定要当硬骨头,坚决打出去,打垮投降派的进攻,打出山东的新局面。”当时也有人不放心,毛泽东把许世友派到山东抗日前线,当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兼胶东军分区司令员,会不会出事?毛泽东说:“要在斗争中考验许世友嘛。”

  许世友白天召开会议,晚上就打上了。他首先拿蒋介石的一个区长蔡晋康开刀,指挥部队兵分三路,合围牙山,只用三天时间就解决了战斗。

  牙山战斗胜利后,许世友又挥师南下,寻歼胶东最大投降派赵保原的八个团的兵力,总计12000余人,缴获兵工厂、被服厂、粮库各一座及大量枪炮弹药和其它物资,击毙赵保原,基本消灭其主力,翦除了胶东日军的羽翼,使海莱边区80万人民获得新生。自此,在许世友指挥下,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为胶东大地坚持抗战、准备反攻,打开了新局面。毛泽东闻讯高度评价说:“许世友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牙山战斗胜利后,许世友接着指挥部队相继解放烟台、威海,不久,许世友又率军攻打平度,全歼6000多伪军,活捉曾经猖狂一时的伪军中将司令王铁相。

  1947年,已任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9纵司令员的许世友,在莱芜战役中指挥部队全歼李仙洲集团七个师,共毙伤俘敌60800余人。在俘虏群里,许世友查到敌73军中将军长韩浚。韩浚哭丧着脸道:“共军厉害,许司令更是厉害!”

  在我军战史上,孟良崮激战更让许世友谱写了精彩传奇的篇章。这次的对手是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整编第74师,该师号称国民党军“五大金刚”之一,由美国顾问长期训练,装备全套美式武器。这个整编师曾担任过南京蒋家王朝的卫戌部队,自诩为国民党蒋介石的“御林军”。师长张灵甫因剿共有功,蒋介石亲自将日本天皇裕仁送的一支20响日造新式驳壳枪授予此人。遗憾的是,在1934年四川交战中,许世友一脚踢飞了张灵甫手中的驳壳枪。张灵甫战败只顾得上逃命,驳壳枪被许世友获得。

  张灵甫虽曾是许世友的手下败将,但他这次立下的军令状是:“以身殉国,不成功便成仁,不干出个人样,决不见总座!”他还骄狂地宣称:“有74师,就有国民党!”牛皮吹得越大,失败就越惨。

  孟良崮的这场战役,许世友指挥打了一个成功的运动歼灭战。关键时刻,许世友手举驳壳枪冲杀在前,又使师、团、营级干部个个身先士卒,给部队以极大鼓舞。战斗后期,许世友举起望远镜一望:“不好,张灵甫他们想溜!”接着拔出自己上满子弹的驳壳枪,扔给身旁的一名战士道:“从左侧上,用他这支枪把他击毙!”“砰!”一声清脆的驳壳枪响,嚣张一时的张灵甫便被我军战士用曾经是张灵甫自己的“皇枪”击毙。这次战役共歼敌32000多名。

  1948年的攻克济南的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场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也是我军解放山东全境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此次战役,许世友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罕见的奇迹。

  济南守敌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统辖,共有九个正规旅和六个保安旅,连同特种部队,共计11万人。其防御阵地在日伪军原有工事的基础上精心改建、加固,以内城为核心,以外城、商埠为基本防御地带并设置了五道防线,修筑了密集的鹿砦、铁丝网、地雷区、交通壕、护城河、碉堡群、夹壁墙等,构成总面积达600余平方公里的永久性防御体系。同时,还屯积了大量的粮食、武器、弹药等其它物资。王耀武预言:“济南外围能守半个月,市区至少能守一个月。”

  根据各种情况分析,毛泽东几次发出电报指示,强调此战役关系甚大,战役计划应能对待最坏情况。他指出:“济南是否攻克,决定于时间,攻克济南之时间不能预先只规定一种,而应预先规定三种,即20天、一个月、两个月。要争取第一种情况,其次是第三种情况。”当毛泽东批阅华东野战军关于济南战役作战方案的电报时,发现没有许世友的签名,很是生气,专门发电查问许世友在哪里。此时的许世友因腿伤复发在胶东蓬莱县艾山汤治疗,因而华东野战军一开始向军委推荐的济南战役攻城总指挥不是许世友。毛泽东得知后,直接出面进行干预,亲自点将,明确提出必须由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这里,足见毛泽东对许世友的关注与信赖。

  华东野战军接到毛泽东查问许世友下落的电报后,一面立即回电给毛泽东,报告许世友治疗腿伤的情况,一面给许世友发电报,说毛泽东点名叫他指挥打济南,要他立即赶往济南前线。正在养伤的许世友闻讯真有点“受宠若惊”,领袖的信任使他欣喜若狂,顾不上走起路来既疼又瘸伤未养好的腿,日夜兼程赶往千里之遥的山东兵团司令部驻地泰安。

  虽说许世友南征北战,率部攻克过不少城镇,但像攻济南这样的大城,还是第一次。因此,他不得不认真,不得不谨慎。作为攻城总指挥,许世友决定攻城前,亲临实地侦察,以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化装成车老板,带上由两位主攻兵团的团长化装成押车卸菜的伙计进城侦察。难怪有人说许世友打仗心细,犹如姑娘绣花,单说将军去侦察,在中外战史上,也是空前少有的。

  “干什么的?”城楼上持枪的哨兵出来盘问。“你没长眼吗?我们给国军送萝卜来了!”许世友不紧不慢地答道,“假若你们不吃,我们就拉回去了。”两个哨兵认真检查了车上的货物,又认真审视了车老板,认为无疑,才下了通行令:“进去吧。”许世友还真有心计,天下人谁还不吃菜?就这样许世友和他的“伙计”,连闯三门四关,最后完成任务而归。所以有人说:“跟着许司令去打仗,情况明,决心大,不打糊涂仗,叫人痛快!”

  为了攻克济南,在攻城部署上,许世友提出了把攻城部队分成东、西两个集团,夹击对攻。在攻城战术上,采用“牛刀子战术”。这个口号好懂好记。所谓“牛刀子战术”,是指济南工事强固,纵深长,明碉暗堡成千上万,在攻济战役中,强调打敌要害,集中兵力、火力、杀开一条血路,钻进去打,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因此他又强调东西对攻,不要在下面明确主攻助攻,通通都是主攻。真正的主攻,只要指挥员做到心中有数就行。

  许世友带领他的部队硬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地经过8天8夜没合眼的战斗,完全攻占了蒋介石以为可以固守半年或三个月的济南,全歼敌11万重兵,王耀武化装逃跑,被我哨兵查出抓获。

  许世友用他令人瞩目的赫赫战果回敬了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中共中央在贺电中强调指出,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证明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胜利影响已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新华社为此发表社论《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社论为毛泽东亲笔改定),社论称:“这个伟大的胜利”来得“意外的迅速”,“甚至全国的人民也因为它的意外的迅速而惊异”。

  美国通讯社也不得不承认说:这是一个“动摇蒋介石政权根基”的军事胜利,已使国民党最高统帅部惊惶得目瞪口呆。

  1949年后,许世友先后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3年,他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司令员,1980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8年递补)、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会委员,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10月病逝于南京。

  许世友作为性格将军,传奇将军,还突出地表现在,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级官员中去世后惟一实行土葬的人。

  据记载,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前五个月的一天,毛泽东、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都在写有“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名。凡是签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行火葬的志愿”的《火葬倡议书》上签了名。五个月后,参加会议的党、政、军领导都踊跃在《火葬倡议书》上签了名。只有一个人当时没有表态,更没有签名,这个人就是刚刚被增选为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许世友。他不但没有签名,在会议期间,还十分认真地向毛泽东表示自己对火葬的不理解。

  毛泽东听了许世友的申述,既没有首肯,也没有批评,而是一笑了之,从中可见毛泽东对许世友特有的宽容。二十九年后,当邓小平得知许世友逝世的消息,考虑当年毛泽东的未置可否,特批许世友的遗体不火化,而是运回大别山与他的母亲葬在一起,满足了将军的生前要求:“我一生自幼离家参加武装斗争,报孝老母不足,活着尽忠祖国,死后尽孝老母。死后无有别的要求,愿与老母合葬。”

  作者点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革命战争中,从农民成长为将军的人并不乏其人,然而从八年少林寺的生活中走出来,并锻炼成为坚定的革命军人和将军的却是绝无仅有。许世友将军以其独具的个性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在中国革命的高级将领中独领传奇将军的美名。

  许世友将军以他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在中国军事史上谱写了许许多多的曲折感人的传奇故事。将军的去世,又由于其独有的性格特征使他成为新中国高级官员中惟一实行土葬的人,这给他一生增添了更浓厚的传奇色彩。

  如果说许世友将军是以其独有的特殊性格谱写出他的传奇故事,还不如说是因为有了毛泽东,才使许世友将军的传奇生涯更显得光彩夺目。倘若没有毛泽东对许世友的关爱、信任,中国革命史上就不会有这名赫赫虎将,就不会有许世友这位性格将军、传奇将军。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许世友将军独特性格和传奇故事的后面,站着的是伟人毛泽东。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杨勇小传 下一篇:谭震林小传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