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湾的死火山

作者:金涛 字数:7760 阅读:30 更新时间:2011/09/05

乔治湾的死火山

天晴了,可怕的极地风暴终于被我们躲了过去。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沿着来时的航线,穿过格洛克海峡,继续驶向利文斯敦湾避风。这是一个良好的避风锚地,利文斯敦岛、岩石裸露的欺骗岛和冰雪重重的斯诺岛如同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外海的风浪,港湾宛如一个宁静的大湖。
  天气好转之后,科学考察船开出利文斯敦湾,向南设得兰群岛西部的外海进行最后的考察,那里有南大洋考察队布下的一个最深的站位,海水深达4100米。当我们经过整整一天的航行,久违的月亮升上茫茫大海的夜空之际,考察船终于到达预定的站位。
  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南极之夜。我们来到南极差不多快两个月了,阴霾笼罩的天空,不是风雪弥漫,便是冷雨霏霏。天气恶劣的时候,风浪喧嚣的大海包围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没有月光,没有星星,似乎南极的天空也是如此寂寞荒凉,和它覆盖下的南极冰原一样。
  此刻,湛蓝深邃的天穹拂去了满天阴霾,月亮升起来了,月色昏黄,像是害羞似的窥望着我们这艘忙忙碌碌的船只。大海像是疲倦的顽童终于安静下来,发出轻微的鼾声。但是,考察队员却没有闲清逸致欣赏南极夜色,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难得的时机,必须在天亮以前完成全部考察项目的观测。甲板上探照灯灯光雪亮,舷梯和过道上人们步履匆匆,机器的轰隆声和间或传来短促的喊声,在黑暗笼罩的波浪上传得很远很远……他们干得很欢,似乎忘记了夜色沉沉,寒气透背,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这是南大洋考察海水最深的站位,从4000米深的海底取出一块沉积了几千几万年的淤泥,采集那生活在黑暗深渊的海洋生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单是把沉重的抓斗放进海底,一收一放,就需要几个小时。这个晚上,反正谁也别想睡觉了。
  我登上前舱的卫星通讯室,坐在沙发上等候北京的电话。抵达南极以来,向国内发稿的惟一途径是通过船上的卫星电话。虽然船上的电讯人员一直在寻找通向北京的窗口,探索南极和祖国无线电通讯的最佳时间和波段,但是总不理想,据说是电离层的干扰,地球的南磁极对电波的畅通是个很大的障碍。
  可是,要接通北京的电话委实很困难。船上的电讯人员通过海事卫星,先和英国、美国或者日本的卫星地面站挂通,辗转和北京的交换中心接上关系,这才有希望和我们的报社挂通电话。有时线路太忙,或者哪一个环节出了故障,我们只能白白地等上几个小时,有时线路突然中断,稿件发了一半又只好作罢。如果有人问我,在南极生活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发稿难。的确,没有什么比手里攥着写好的报道发不回去更使人心忧如焚了。
  这天晚上,我还算幸运。也许是天气晴好气流稳定,或许是老天爷发善心,我在话筒里听见了北京编辑部同事的声音,我不敢过多地寒暄,像每次发稿一样,一口气把稿件传送回去——在北京的办公室里,一台录音机记下了我的声音。然后他们将根据录音带整理我的报道,将它变成铅字。一般说来,只要不出现意外的故障,一篇千字文的报道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
  次日,科学考察船向乔治王岛驶去,人们的心里充满了喜悦,这是完成了艰巨的战斗任务的喜悦,当然也不排除摆脱了危险的轻松之感。南大洋的狂风恶浪毕竟渐渐离我们远去,虽然考察计划中还有几个海湾的调查,但那是陆地环抱的海湾,我们都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
  乔治王岛的南面,朝向布兰斯费尔德海峡有3个海湾,自东向西依次是乔治湾、拉塞雷湾和麦克斯韦尔湾。经过一天航行,傍晚时分,敞开大口的乔治湾,像是平静的湖泊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比起我们熟识的麦克斯韦尔湾,环抱海水的陆地险峻得多,冰雪覆盖的面积也大得多。举目四望,冰雪茫茫的山岭蜿蜒起伏,灰蒙蒙的云雾凝滞在山巅;碎玻璃似的浮冰,在缓缓起伏的海面上漂荡,景象是再荒凉不过的了。
  但是当船只碇泊在海湾深处,考察队打算在这里布设几个观测站位时,我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海湾入口的地方。那里,在敞开的海湾入口的东端,蓝色的波涛涌起之处,矗立着一座赭红色的孤峰,像是从魔鬼的炼狱中倾倒出来的一堆炽热的炉渣,火光已经熄灭,炙人的热气还在四下里扩散,变作满天的烟,满天的云,随风飘拂。而在它的旁边不远,烟云升腾的天空衬映下,却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川,发出白灿灿的银光。这鲜明的对比,在最初的一刹那,不禁使我们惊讶不已。
  这是一座孤悬在海湾中的火山岛,大概是因为山麓的海滩栖息了成千上万的企鹅,它的名字也叫企鹅岛。
  次日,我们乘坐救生艇向企鹅岛驰去。天色阴晦,能见度很差,天空、冰原和大海都像曝光不足的彩色照片显得模模糊糊。小艇擦过一座巨大的冰山,渐渐驶近那赭红色的小岛,那座兀立岸边顶部像是被刀削去一截的火山锥,愈加显得高峻陡峭。岸边浮冰很多,随波漂泊,撞击着船帮发出嘎嘎的声响。突然船上的队员惊叫起来:“快……海狼……那边有一头……”
  摄影师们赶忙站了起来,把镜头转向乱石纵横的海滩。那陡立的火山和大海之间只有很窄的过渡带,似乎火山是从浪涛深处突然钻出来的。海滩上确有以前我们很少见到的动物,安详自在地躺在大大小小的石头旁。不过,仔细一看,何止一头,而是十几头,几十头,越找越多。也许是它们皮肤的保护色和火山崩落的岩石很难区别,使我们一开始不容易发现。它们三五成群,随处而栖,有的趴在岸边,任凭浪花溅落一身也不在乎,有的像是洗了海水浴刚从海里爬上岸似的……
  说实在话,眼前的这些外貌凶猛的动物,我在南极考察期间仅仅听说它的俗称,即海狼或海狗,直到后来翻查文献,才知道它的名称是南极毛海狮,属哺乳纲,鳍脚目,海狮科,毛海狮属。它的主要繁殖群集中在南乔治亚岛,小群发现于南桑德维奇群岛、南奥克尼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布维岛、马里恩岛、赫德和麦克唐纳群岛以及克尔盖伦岛。
  我踩着湿漉漉光滑的石头,走近那怪模怪样的海兽面前,大约还有四五十米远,不由停住了脚步。有点胆怯了吧,不错,我担心它会扑过来给我一口。南极毛海狮和以前见到的海豹似乎差不多大小(雄性个体比雌性大得多),脑袋圆圆的,不大,身子粗壮结实,像个纺锤,嘴巴周围长满长长的硬须。它的前肢像桨一样,但可以灵便自如地行走,也可以支撑全身重量,加上尾巴一样的后肢,像两只短腿可以随意分开,因此它比海豹在陆地上行走灵便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只是当前脚和后肢交替行进时,身体前后颠簸,看起来挺滑稽的。当我小心翼翼地走近时,南极毛海狮几乎无一例外地昂起脑袋,张开长满利齿的嘴巴,发出像猪叫似的吼声。不过,也许是生性胆小,尽管吼声不绝,身子却在步步后退,其中胆子更小的慌不迭地朝海边退却,然后一头扎进海水里去了……
  这些其貌不扬的海兽早些时候是人们捕猎的对象,它们那厚实而柔软的皮毛曾经是欧洲上流社会贵妇淑女争相抢购的千金裘。只是现在各国共同制定了禁止捕猎的保护措施,它们才得以在这片宁静的海岛上繁衍生息,再不会出现上一个世纪枪声不绝、血流成河的悲剧了。
  南极毛海狮的雄兽个体大,长约1.5~1.8米,体重约150千克,雌兽小得多,只有1.3米长。它们是一夫多妻制,一头雄兽往往占有几头或十几头雌兽,组成一个家族。在海滩上,它们各占一块地盘,但是也能见到一些孤独的雄兽在海滩上徘徊,伺机闯入别人的家庭,企图争夺雌兽,这时候,雄兽之间就会发生一场生死搏斗。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弱者失败,强者得胜——生物之间也许正是通过这种生存竞争,使强壮者得以繁殖后代,弱者在竞争中自然淘汰,这对于发展种族的优势,自然是有利的。
  在南极毛海狮盘踞的乱石滩上见不到企鹅,企鹅们自然不敢接近这些凶猛的邻居,早就退避三舍,跑到地势陡起的海岸栖息。这一带比起南极毛海狮的领地要差得多,靠近浪涛拍岸的海湾,危岩逼岸,礁石突兀,因为接近海湾入口,风大浪高,潮水呼啸着周而复始地袭来,卷起堆堆浪花。
  天气这时又作怪起来,大雨劈头盖脸地下了起来,无处可以避雨,我们只能仿效企鹅的模样,若无其事地站着挨淋。我看着身前身后的企鹅,打心眼里敬佩这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对于极地严酷的气候早已习已为常,不管雪花纷飞,还是大雨如注,它们决不会找个岩洞或者石缝去避一避,似乎毫不理会变化无常的天气。这会儿,它们成群结队地站在海边的石头上,或者挺立在火山锥松软的山坡,任凭身上漂亮的礼服淋得像落汤鸡,也决不挪动一步。还有些企鹅站在海边,浪涛像喷泉一样溅了它们一身,像是要把它们吞没似的,可是它们除了抖抖身上的海水,并不当一回事。那副泰然自若的神态,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雨越下越大,摄影师们只好用塑料布包住他们的机器,或者用衣襟将镜头盖住。我攀援巨石叠交的陡岸,小心翼翼爬上一块三面临水的礁石,那里地势很隐蔽,一群足有十几头的海豹溜到那边的海湾里游水,从礁石顶上可以很容易拍下它们的镜头。在密密的雨幕中,它们像是一群在池塘里打滚的小淘气,挤成一团,玩得十分自在,一会儿你追我赶,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打打闹闹,有的游累了,爬到离岸不远的礁石上,探头探脑地张望,一见风声不对,连忙又跳进海水去了……
  在拍下一个个镜头后,我的注意力转向背后屹立的火山。记得我在前面说过,当我们航行在布兰斯费尔德海峡的西端,驶向利文斯敦湾的途中,不止一次从欺骗岛的身边擦过。有一次船只离欺骗岛很近,停在它的附近,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岛上裸露的岩层,土黄色夹着赭红色的火山灰历历在目。当时我是多么想坐船上岛去看看,据说它的马蹄形的海湾就是一个巨大的火山口。由于水温比别处高,浮游生物特别丰富,以致海水泛着浓绿色。还有人告诉我,欺骗岛的地热活动至今还很活跃,地面不断冒出硫磺蒸汽,喷气孔周围有结晶的硫磺华——这一切都是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希望终成泡影,没有人支持我的提议,我终于失去了登上欺骗岛的良机。现在想来,我仍然抱憾不已。
  此刻,我对企鹅岛的火山不能不格外珍惜,尽管比起欺骗岛,企鹅岛实在算不了什么,它太小了,可是我也知道,机会只有一次,而且是最后一次,我再也不能抱憾而归了。
  整个企鹅岛实际上就是一座火山,圆形,长宽约1800米,精确的位置是南纬62°6'20,西经57°56'——这些都是根据海图测出的。它的高程海图上注明是165.81米,看起来不太高,但是当我站在它的脚下,那黑红色的峭立的山坡,宛如一道铁壁铜墙通向天际,显得十分险峻。
  我这里所指的是火山锥的南坡,这一面还算比较平缓,倘若是我们登陆的地点,火山推的西坡却是难以攀登的绝壁,直上直下,几乎没有可以容足之处。那赤红的火山灰像是红色的熔岩,间或露出犬牙交错的怪石,除了备有特殊的登山装备,要想从那里登上山巅,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时,已经有些年轻力壮的船员和考察队员向山顶发出冲刺了。
  “喂,快来呀,到顶上去看看……”有人在山坡上大声呼喊,不知是叫我呢,还是叫别人。
  我立在山麓,仰起脖子望着那摩天大楼般的山坡,不禁倒吸了口气。
  先行上山的人们像小甲虫一样,在松软的火山灰上蠕动,走几步就得停下歇几口气。山坡陡极了,必须弓着背艰难地挪动脚步。
  我在国内也曾经攀登过一些死火山,50年代我到过山西大同盆地著名的火山群,那还是做学生时到那里去实习;后来黑龙江省屹立在松辽平原上的五大连池火山群,也留下了我的足印。那些火山虽然也很陡峭,却有攀援的依靠,丛生的荆条呀,茂密的桦树林呀,最起码还长有野草吧。可是,这里却是南极洲,光秃秃的像沙丘一样的山坡,一脚陷进去就是一个坑,地心引力还要将你往下拉回半步。山坡上遍布火山灰和颗粒较大的火山砾,除了星星点点的黄茸茸的地衣,像和尚头一样寸草不生。更可恼的还有雨,雨还在不停地下。我气咻咻地低着头,躬着腰,迈着无比沉重的腿,在火山的躯体缓缓移动……
  爬了不到1/3的高度,我感觉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心脏几乎要从胸膛里跳出,两条腿不住地颤抖——长期的海上航行,人的腿脚都发软了,可是眼前的山坡仍然像黑黝黝的天梯看不见尽头。身上的羽绒服变得越来越重,压得肩膀喘不过气来,它已经湿透了。于是,我只好默认自己无能,掉头而返了。
  下到山脚,雨却住了。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喘息,心里却越来越懊恼。山坡上已经看不见人影了,大概他们已经登上了山顶,我呢,却半途而废,像个临阵脱逃的士兵灰溜溜地坐在山麓。我当然清楚,火山的精华,它最迷人的地方,是那山巅的火山口,那是通向地狱的窗口,也是当初烈焰腾空岩浆喷溢的源头。现在呢,火山活动停止了,那里也许会积水成湖,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高高的山巅;也许那里云蒸霞蔚,从地心深处冒出的刺鼻的硫磺蒸汽,凝结成绚丽多彩的石花;也许……可是,说什么呢,我已万里迢迢来到它的脚下,不就是165.81米吗,我却再一次失去目睹它的良机,难道又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遗憾?
  我脱下身上累赘的羽绒服,把沿路采集的沉甸甸的石头卸下,只带了相机,咬咬牙又重新踏上了征途。
  不必详细记述登山的经过了。刚才好不容易爬了1/3的山坡,只好从零开始,接着向新的高度攀登。途中我停下来歇了3次,好让急剧跳动的脉搏稍稍平缓一些。我也体会到登山队员的艰辛,他们在最后向顶峰冲刺时,尽管眼前只有几十米或者十几米,却要花费那样久的时间……不过,咬咬牙一切也就过去。陡峭的山坡在我的脚下一米一米地延伸,我回头望去,嗬,海滩离我那样遥远,成千上万的企鹅,像洒在地上的一片芝麻粒;再过去,那海上的座座冰山,如同一杯冷饮中的小冰块,在一望无际的海面显得多么渺小……
  中午10时50分,我终于把火山口踩在脚下了。
  圆圆的火山口,像一个巨大的漏斗,一览无余地袒露在眼前。漏斗边缘很窄,形成一道圆环状的山脊,向两边倾斜。遗憾的是,那一口巨大无比的大锅里,没有明净清澈的小湖,没有生气勃勃的温泉和嗞嗞冒烟的蒸汽。在质地致密、呈赭色的火山口内,酷似炉膛里的黄泥坯烙下火焰燃烧的痕迹。也许地下的热气还在升腾,火山锥的里里外外看不到丝毫积雪的痕迹,这在附近的岛屿是罕见的。
  我走向火山口的边缘,向漏斗深部望去,那里隆起一个马鞍形的火山颈,这就是当年岩浆喷溢的通道。在它旁边,斜刺里矗起一座坚硬的巨岩,像是一块骨头鲠在张大口的喉管里——我寻思,这座劫后余生的山岩,很有可能是当初企鹅岛的脊梁,火山爆发以前,它兴许是岛上的主峰呢。
  这时,山顶上除我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了,举目四望,四周竟然找不到比我更高的地方。远处的海,好像是巨大的溜冰场,可以毫不费劲地走到遥远的天边,一直走到那飘渺的白云里。而脚下的陷阱,不无诱惑地张开血红的嘴巴,似乎召唤我走入那地火燃烧的地狱。……猛然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孤独,仿佛置身在荒寂无人的月球,周围像死一样宁静,人间的声音离我而去,听不见风的奏鸣,听不见海的喧声,连那山脚下的同伴们,也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高我极远极远……
  不能再逗留了。我拍了几张照片,在笔记本上画了一幅火山口的草图,然后拾了好几块炉渣似的黑石头,带回去做个纪念吧。
  这时,海滩上远远传来集合返航的口笛声。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舟中夜话——一个海洋生物学家的自由 下一篇:登上雷克鲁斯角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