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隆平高科”横空出世
第三十三章“隆平高科”横空出世
第三十三章“隆平高科”横空出世
1998年6月,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在长沙举行资产评估结果发布会,宣布经过专家评估,作为无形资产,“袁隆平”名字的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人民币,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震动。
对于这次评估.袁隆平却泰然处之,他说:
“我以为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像我这么一个糟老头子,一米六九的身高,60公斤的体重,砸了骨头卖掉也值不了几个钱。我把什么资产评估这类事看得很淡。我一个月的工资1600多元,外加院士补贴、演讲费,掐指一算,总共有三四千元,够了!”
在我国,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成果基本上是无偿使用的,而种子经营部门却赚了大钱,全国经营杂交稻的种子公司产值超过千万元的单位不少于5个。在美国,每经营一磅常规稻种也要付给科研单位5美分。
这就引出一连串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要不要和市场接轨?杂交水稻的知识产权怎样保护?袁隆平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倘若袁隆平搞垄断经营,那么他将成为世界级的大富翁。
对于这一连串问题,袁隆平的回答是:我从没想过要当什么富翁,我所想的是谁种杂交水稻我都欢迎,而且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越大越好。
袁隆平总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当做全社会的财富。回想当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最初发现“野败”最新材料时,就毫无保留地向全国育种专家和科技人员及时通报,并且慷慨地将他们所培育的新材料奉献出来,分送给全国有关单位协作攻关。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便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名农业科学工作者来海南参加试验。
袁隆平被聘为美国水稻技术公司的技术顾问,年薪1.5万美元,他自己却分文不取,而是用这笔钱扶助在杂交水稻研究中有所发现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出国深造。他还将自己获得的奖金,作为奖励基金,奖励在杂交水稻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
他不喜欢与人谈论享受,他说,一个人光讲索取和享受那很浅薄,一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创造。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使人充实,才使人活得有意义。
袁隆平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他对“见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厌恶。他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些人连人格也不要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喜欢给人讲述少年时代母亲给他讲过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的故事,他说:
“葛朗台不爱人间美妙的音乐,只喜欢听金币的响声。为了积聚金币,他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后来,在死神的威逼下,他不得不将2000万法郎的遗产留给独养女欧也妮。临终前他一再叮嘱女儿好生照看这笔金钱,将来到天国向他交账。”
“对老葛朗台来说,金钱如同枷锁,紧紧套在他的脖颈上。”袁隆平风趣地说,
“金钱有时与大麻、海洛因并没有什么区别。”
毫无疑问,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存在某种欲望的,例如食欲、物欲乃至色欲,都是人类生存的理由。然而,袁隆平却以道德的名义,否定某些欲望。有人曾与袁隆平探讨过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了某些欲望,你何所求,又何昕为呢?”
袁隆平说:
“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欲望不能一概否定,清教徒的思想也是我们反对的,但我们反对的是那些无节制的私欲。”他还说:
“人只有从物欲的泥淖中挣脱出来,才能维护尊严,获得自由。”
1999年6月,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家法人股东,共同出资筹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湖南省农科院院长田际榕,总经理是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彭海华,袁隆平为名誉董事长。其中两大股东,湖南省农科院占有55%的股份,袁隆平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有25%的股份。公司经审查批准注册后,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申请发行股票,并获得了批准。
当初,某些人有了这一动意之后去找袁老商量,袁老非常坦率地说:
“上市公司的事儿我完全不会介入,我哪里有精力去搞这些?杂交水稻和股票完全是两码子事儿。”
党中央发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召以后,各行各业群起响应。党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该不该走向市场,怎样走向市场,人们总是争论不休。
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杂交水稻事业的一系列问题被提了出来。袁隆平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同志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这一天,负责杂交水稻推广工作的同志们又争了起来:
“……如今各行各业都进入了市场,咱们杂交水稻也该进入市场。”
“我们之所以研究杂交水稻,是为了使农民受益,不是为了赚钱!”
“进入市场也是为了使农民受益。”
“……”
像开了锅似的,大家争论得很激烈。
这次争论虽没有结果,但是袁隆平却从大家的发言中开阔了思路,有了“前卫”意识。
一开头,袁隆平不愿意别人使用他的名字,后来,经过这番争论,加之有关领导登门说服,他再三考虑,终于勉强同意了。袁隆平说,他同意“卖”名基于如下两点:
其一,有利于杂交水稻打入国际市场,走向世界;
其二,科研经费能够得到保障。
30年来,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袁隆平。为此,他将美国水稻技术公司每年给他的1.5万美元的顾问费捐赠给杂交稻基金会。
据说,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袁隆平签订了有偿使用姓名权的协议,袁隆平本人以380万元折股250万股,占公司股本的5%,以自然人的方式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袁隆平表示,他将全部所得用于科研,他本人分文不取。
社会各界对袁隆平“卖名”褒贬不一——
从事经济工作的人说:“这是首创,是名牌效应。”
而科技界的一些人士则认为科学家应该安于自己的位置。
袁隆平对社会各界的回答是:“我对名利是非常超脱的,我的钱够花够用。我得了8项国际奖,而奖金我却分文未取。”
袁隆平一向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去赚钱,但以“袁隆平’’的名字做品牌创办股份公司,就可以融集社会资金,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同事们再三督促与鼓励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创立,实现了农业科研成果走向市场零的突破。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知识、技术、产业三大优势,通过这一组织形式,将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推向市场,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使高精尖的科研事业受益,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粮食问题做出新的贡献。
2000年12月11日,我国第一家以农业科学家的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袁隆平院士作为该公司的股东,拥有250万股。“隆平高科”股票发行价为12.98元,当日开盘价为27.89元,收盘价为40.37元。
洞庭湖北岸的湖北省武汉大学教授张廷璧拥有红桃K集团10%的股份;洞庭湖南岸的湖南省农科院的袁隆平院士则因“隆平高科”股票上市,从而成为知识和资本完美结合的又一典范。
对于知识应在企业中占据多少份额,张廷璧头脑清醒地说:
“很多人都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个人以为10%至15%比较合适。在知识和资本的结合中,知识的投入是研究成果,合作不成可以转移;而企业的投人则是实物和资本,倘若运作不当,其结果将可能是血本无归。因此,知识和资本两者所担当的风险是不同的。再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投入依次为生产费用、技术研究费用、销售费用,如果企业支付给科研人员的份额过多,就不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如果科研成果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就不能转化为商品,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对于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现象,张廷璧说:
“主要是科研成果要价过高。很多科研机构在与企业洽谈合作时,都要求占有控股权,却没有想到搞科研的人并不懂得经营和管理,其结果可想而知。”
张廷璧教授摆脱旧模式,树立新观念,顺应改革潮流,率先跨入了市场经济;袁隆平则及时调整了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思路,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了迈向市场经济的步伐。
这一天,《环球时报》记者吴兴华拨通了袁隆平的电话——
记者:袁院士,以前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袁隆平”三个字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名字?
袁隆平:我本来是坚决不同意以我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字的。但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呢?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这样做有利于我国独立地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近年来,杂交水稻在我国周边几个国家试种、示范,增产效果非常好,一般增产30%至50%,在有的国家增产l倍。要在国外发展杂交稻就要有资金。对此,外国有许多公司愿意投资,但利润分成他们要得大头,我们得小头,所以我不愿意。以我的名字冠名的公司上市,更容易筹集资金,我们就可以独立地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
第二,我已经70岁了,我现在是优质早籼稻和超级杂交稻两个国家科研项目的首席专家,国家给我科研经费。按规定,70岁后我很可能就不能担任该项目的首席专家了,也就是说,没有科研经费了。但70岁后我还是要从事科研,有了上市公司,我就有资金,就可以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记者: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当天,股票就上升20多元,您本人也成了亿万富翁。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此您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袁隆平: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叫“臭老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由“臭老九”变成了“老大哥”,这是对知识分子的大解放,也是给知识分子精神上最大的鼓舞。财富是由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出来的,但随着人类的发展,脑力劳动者在这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智力、脑力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隆平高科”股票上市后,股票一天涨了20多元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价值越来越高。我们科技工作者一定不要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要释放自己的潜能,在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记者:“隆平高科”上市后,有的报纸说,你的名字值580万元,有的说,据有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评估,你的名字这个品牌值1008.9亿元。你对这些报道怎么看?
袁隆平:我对金钱的态度是:人要有钱,因为人要吃饭、穿衣,要生存,没有钱不行;但一定要来路正,靠自己诚实的劳动获得。有了钱,就要用,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要用在正当处,既不挥霍浪费,也不吝啬小气。我喜欢朴素的生活。国家给我的待遇很高,我还有一些其他收入,如美国有个公司每年给我1.5万美元的顾问费。算来,一共给了11万多美元的顾问费了,折合人民币近100万元。这些钱,我自己一分也没有要,都拿来做了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青年科研基金。我们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许多青年科研工作者,有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没有申请到国家的研究项目,就没有科研经费。为了帮助他们开展科研,我就从青年科研基金里拿钱支持他们搞科研,每个课题一年一两万元,多的给过3万元。
我对名利看得很淡薄。有的人几千元一套的服装,上千元一双的皮鞋,吃山珍海味,我不反对人家吃,但我喜欢穿得朴素,吃得平常。我这一生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记者:袁院士,经过“隆平高科”的组建、上市,以及我们已看到的这支股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您现在对知识的作用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袁隆平:从世界的发展情况看,知识,特别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只有发展高精尖技术,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我现在体会得越来越深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依靠的就是这种力量。它是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之本。
记者:您作为我国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大家很关心您下一步还有些什么打算?
袁隆平:我这一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全人类;第二个愿望是把超级杂交稻搞成功。现在,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在湖南取得了18个百亩片、4个千亩片平均亩产700多公斤的成果,最高的达到870公斤。按国家的要求,要在2005年前达到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我现在正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从袁隆平与记者的一番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袁隆平是一位极具平民意识的科技伟人。他以全部心血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实践。30多年来他也曾有过一些苦恼和无奈,为的是囊中羞涩。所以,他并不鄙视金钱,他还是想拥有一笔财富,但他绝不以财富为目的,只不过是希望经济搭台,科研唱戏。最终,还是为了杂交水稻科研事业的光辉未来。
当有人称他为亿万富翁时,他不无幽默地说:
“我只不过是一个过路财神,我只不过是账面上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