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挑战饥饿

作者:祁淑英 字数:6704 阅读:241 更新时间:2011/10/10

第七章挑战饥饿

第七章 挑战饥饿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一个饥荒的年代。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加上政策失误,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普遍的饥荒。

  饥饿之风很快刮进了湘西,刮进了黔阳城,也刮进了安江农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靠五六两口粮度日,没有副食,没有油水,整天饿得饥肠辘辘。袁隆平也饿得浮肿起来,无力走动,无神看书,更谈不上带学生去游泳,只能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

  在那个以瓜菜充饥的饥荒年代,袁隆平曾经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改造。在农民的集体食堂里,他和当地农民一样吃的是一锅红薯藤煮的汤,跟猪食差不多;饭是双蒸饭,用水蒸两次,称之为“增量法”,饭粒看着大,就是不饱人,吃下去一会儿就饿。当时,他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就好了。

  学校划给袁隆平一块山坡“自留地”,作为自给自足的菜田,以补充国家计划供应之不足。袁隆平与另外一位单身教师李国文合作,将他们的山坡地经营得绿油油的。春季里,鲜嫩嫩的卷心菜、菠菜、小葱使人垂涎欲滴;秋季里,红薯、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还有香芋,令人羡慕不已。

  湘西一带耕地少,当地农民惜土如金。香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周期很长,半年多才能收获。袁隆平学着当地农民的样子,在香芋地里间种豌豆、豆荚,待豌豆熟了,豆荚败了,香芋也就可以收获了。香芋的叶子很宽大,好似荷叶,割下叶片,用盐水腌制几天,就是具有湘西特色的美味咸菜。

  因为袁隆平经营“自留地”有妙方,宿舍里的“存货”多种多样,加之他性格随和,谈吐风趣,冬天的夜晚,许多教师都乐意到他的宿舍去“会餐”,当然,其中也夹杂着“精神会餐”。

  冬季天寒夜长,饥饿来得特别早、特别快,人们难以入睡。教师们聚在一起,少不了要谈吃的,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记忆中或向往中的美食。在每次“精神会餐”中,袁隆平都描述两道保留菜谱,一是川味鱼香肉丝,二是麻婆豆腐。他总是称赞川菜口味好,当然,因为教师多数是湖南人,所以,湘菜“好吃”的声音总占上风。然而,每晚参加“精神会餐”的,多是湘西的农家子弟,所以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农家饭菜。

  说的人,在每一个细节都要停顿片刻,不愿快说,以吊大家的“胃口”。

  “冲葛根粉要用滚开滚开的水,一手快冲,一手快搅,那粉冲出来才合胃口……对啦,还忘掉了一道工序,放葛根粉以前,碗里放一把炒熟的黑芝麻,放几粒枸杞,再放几粒核桃仁……那粉冲出来黑、白、红、黄四种颜色……”

  “那葛根粉还有一种吃法。”这时又有人在一旁补充说,“把葛根粉放进盆里,往里倒水,不能倒得太快,用一根筷子慢慢转圆圈,慢慢搅和;水也不能倒得太多,要用掌心慢慢地搓,搓成一个个鸽蛋大的丸子,上笼屉蒸。蒸得半生不熟时,再下油锅炸,炸起一层金黄色的脆皮,再加酱油、辣子、葱、姜、蒜,喜欢吃咸加点盐,喜欢吃甜加点糖,咬一口——嗨!赛过肉丸子……”

  真是“看景不如听景”,经他这么一形容,大家只有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了。

  袁隆平也补充说:

  “你们湘西产的这葛根粉是很好的食品,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降火、醒酒之功效。等哪天有时间我们也搞点小自由,上山挖些野葛根怎么样?”

  秋天过去了,可以吃新米了。脱了谷衣的白米,圆圆的,白白的,非常诱人。对在饥饿中熬过一春一夏的人来说,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新米饭真是一种享受。在湘西农家有一个规矩,第一锅新米饭可以敞开肚皮吃。袁隆平被一位学生家长请去吃新米饭。那学生替袁老师盛了满满一碗,一个大大的粗瓷碗拍得实实的,上面还堆了一个尖尖的“山”,真让袁老师哭笑不得。这学生是自己饿怕了,惟恐他的老师吃不饱啊!当然,学生也如法给自己堆起了一座“小山”。只见那学生张大嘴,三扒拉,两扒拉,如同风卷残云,霎时,那座尖尖的“山”不见了,一会儿,碗里也空了。

  袁隆平端着自己的一座尖尖的“山”感慨地摇了摇头:唉,这是饥饿的年代啊!

  这时,袁隆平已经从平房迁到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单身宿舍楼的二楼,他与李国文是近邻,两人在楼道里并排搭了两个烧柴火的炉子。一个周末的晚上,两个人点燃了两个柴火炉子,炉子上放了两只脸盆,一只煮红薯,一只煮白萝卜块。两大盆“美食”被炉火煮得咕嘟咕嘟直冒香气。

  “晚宴”开始了,袁隆平与李国文敞开肚皮吞下了那盆红薯,本打算将那盆白萝卜留给晚问那些赶来搞“精神会餐”的同事们打牙祭,想不到,一位饿得浑身浮肿的学生闻“香”赶来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农学20班的学生全永明。没等全永明开口,袁隆平忙说:

  “小全,你来得正好,快帮老师吃掉这盆萝卜!”

  “谢谢二位老师,那我就不客气了!”说话间,全永明给二位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

  袁隆平递给全永明一双筷子,全永明接过筷子,对着炉子上那盆萝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会儿就将一大脸盆萝卜吃了个精光,吃得两位老师目瞪口呆,吃得二位老师热泪滚滚。袁隆平说:“这伢子饿得好苦啊!”

  “谢谢二位老师!”全永明又是一声谢谢,又是一个鞠躬礼,眼含泪水转身离去。

  次日,袁隆平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在那条蜿蜒的小路上。冬天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举目山川暮色,他不由得忆起了“山寒水瘦”的诗句。他远远望去,但见城边的沅水桥头挤满了人。他不由得快步走近人群,只见桥上横卧着两具枯瘦如柴的饿殍,围观的群众,人人脸上堆满了忧伤。

  这惨痛的一幕,震撼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心,引发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责任感。

  这惨痛的一幕,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未来的“杂交水稻之父”就这样向着威胁人类的“饥饿恶魔”发起了挑战1

  1962年的初春季节,袁隆平带领40多名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劳动锻炼。他住在生产队长老向家里。这位生产队长精明、能干,责任心强。那时,中国农村还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作为生产队长,老向正在为摆脱饥饿、增加粮食而发愁。

  一天,老向冒雨从八门队换稻种回来,他抓了把稻种对这位农校老师说:

  “袁老师,这是刚从八门换回来的种子,听说,使用这种子好,能增产。”接着,老向又用低沉的声音说:

  “粮食这么紧张,要度过灾荒,多打粮食,要靠年成,还要靠种子好啊!去年八门使用这号种子,今年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

  袁隆平接过稻种,边看边问:

  “你们为什么要到八门换种?”

  老向回答说:

  “已连续两年粮食减产,靠国家拨来的返销粮度荒,心里很难受!今年,队里打算大干一场,要争取好收成,就全靠换来的这些好种子了。”

  老向在饥荒面前,没有悲观叹息,而是积极想办法,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袁隆平深受感动。他想:这是亿万人民奋发图强、战胜饥荒的决心。袁隆平怀着敬仰的心情,边思索,边频频点头。

  这时,老向突然说道:

  “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你一定会为我们培育出新的稻种吧!如果研究出能增产的稻种,亩产4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那该多好啊!我们就可以战胜饥荒,苦日子就可以结束了。”

  老向的话语意味深长,它代表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改良品种,战胜饥饿”,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啊!

  袁隆平以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良知,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思索着自己怎样做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他想到伟大的祖国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秦汉、盛唐的辉煌,有过宋代的绮丽,有过元明的强盛。可是,自晚清以来,中华民族却受尽了列强的蹂躏与屈辱。

  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昔日的玄奘,历经九劫十八难到天竺取经;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卧薪尝胆,使自己无愧于更为久远的历史!

  返回学校以后,袁隆平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条新闻: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已经研制出了遗传学分子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不久,他又从一家学报上获悉:遗传学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杂交高梁、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被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吸引的袁隆平,决心按照他们的理论,在科学试验中进行新的探索。

  他的做法是:特殊培植一些表现优异的植株,待秋季将优良种子筛选出来,第二年播种后,观察其表现,并依次找出具有遗传优异性状的植株,经过人工去雄,再进行杂交。或者将混生在稻海里的雄性不育系的材料选择出来,备做来年试验。

  夏季是水稻扬花的季节,袁隆平依然劳作在似火的骄阳下。他整天哈着腰,将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一株株、一穗穗地辨认出来,其艰辛可想而知。

  我国农民最朴素的品质就是忘我劳动,在劳动中,他们几乎忘却了自己。袁隆平似乎已经被磨炼成了这样一个忘却自己的纯朴农民。“烈日炎炎似火烧”,他变得汗霜满衣,皮肤黝黑。常年扎在水田里不怕吃苦的农民都交口称赞袁老师“干活太实在”。因为袁隆平常常是头顶烈日,一头扎在稻田里,久久不肯出来。很多农民惊叹地说:

  “袁老师,你跟我们吃这份苦,到底为什么?”

  他到底为什么?

  他为了探究水稻生存的秘密,为了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为了向饥饿挑战。

  简单、大度、乐观、奉献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这种智慧的生活,会培养出气度恢弘、性格坚强的人。校方不必给袁隆平规定什么制度,他会自觉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他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水稻不会说话,或者说人们听不懂水稻的语言,但是,水稻与袁隆平却可以无声地交流。每当微风拂过,所有的水稻便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在田问沙沙作响,他以为那正是天地宇宙中最和谐的交响乐曲。

  他那记录杂交水稻的图纸上,各种标记,各种颜色,各种符号,在他看来,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图画。

  秋收季节,他抚摩着那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感悟到了一个个滋润而饱满的生命。他似乎更喜欢用心灵与那一粒粒可爱的种子对话,这似乎充溢着辛酸和神秘的味道。

  当年,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在我国遗传学理论中还占据着统治地位,某些有偏见的学者,嘲笑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是搞“伪科学”。为此,袁隆平怀着强烈的探索知识、探索真理的愿望,赶赴北京,向北京农业大学的著名教授、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去求教。他走进鲍文奎教授的宅舍,顾不得寒暄,便开门见山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李森科关于遗传学的著作中,空洞的哲学概念太多,用理性代替实践,他机械地把辩证法搬到生物学上来,是不是有点机械唯物论?”

  鲍文奎教授很赞赏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并且肯定了这位年轻人的独特见解。这位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早有深入研究的遗传学家,在这位诚实的年轻人面前,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坦率。他说:

  “李森科在某些方面不仅表现了机械唯物论,有些东西还表现了他的主观唯心论。对于任何学说都需要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高山不弃寸土,大海不厌细流,实事求是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袁隆平聆听着鲍教授的教诲,连连点头称是。鲍教授问他:

  “看来你对遗传学的研究很深人,你为什么要这样深人地研究遗传学呢?”

  “我正在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试图利用杂交优势使水稻种植达到高产。”

  鲍教授赞同地点点头,而后,又意味深长地告诫年轻人说: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然,这是指人性而言;可是,对于白花授粉的水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搞杂交水稻,改变水稻固有的本性,其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年轻人,你要有冲破重重困难的思想准备啊!”

  袁隆平依旧虔诚地点点头。接着,老教授转变话题,说:

  “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进程的事业,也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是生命的价值所在,年轻人,我好羡慕你啊!”

  听了鲍文奎教授的一番教诲,袁隆平深受感动。“学,然后知不足。”他带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告别了老教授,匆忙赶回安江农校,更加坚定、更加专心致志地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返回安江农校的一个黄昏,袁隆平在幽幽浮动的梦境里,看到在白雾蒙蒙、水天相连的地方,飞来一只洁白的鸟儿,鸟儿飞经的天空中,飘落下来一粒粒稻谷,那一粒粒圆润润的稻种,播入了灌满春水的稻田里。

  不久,秧苗出水了,长高了,拔节、抽穗了……那一株株雄性不育系的株苗呈现在眼前了……

  后来,那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是那么惬意,那么惊喜!

  他醒了,原来这是一个梦,是一个非常美、非常美的梦!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八章他永远的伴侣 下一篇:第六章挑战权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