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话提高

作者:陆文夫 字数:6457 阅读:126 更新时间:2013/05/31

人过中年话提高

在座的诸位都已经是人过中年了。我们这些中年人有机会在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的问题,实在很有意义。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最好是从我们的具体情况出发,看看哪些是有利于我们提高的,哪些是阻碍我们提高的,权衡利弊,寻出端倪。

  我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年纪大虽然使有些人不那么高兴,可是对创作来说也有值得高兴的一面。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年纪大了,经历得多了,创作的原材料也就增加了,那个记忆的仓库里虽然堆得还不太满,但比起年轻时总要多一点。年轻时往往写了这一篇还不知道下一篇在哪里。现在,每个人的脑子里有许多人和事在盘旋,有的已经盘旋了好多年。创作这个东西也好比制香烟,它需要有新烟叶、陈烟叶、云南叶、许昌叶等等的搭配。如果在一小块土地上收那么一点烟叶便制烟,弄得不好便会制出“社办厂的高级烟”,装璜虽然漂亮,味儿却不是那么醇的。

  在座的许多同志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改造,反右派、大跃进、三年调整,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整整一部中国的现代史都装在脑子里,生活不能说不丰富。这一点,中国的作家似乎是得天独厚。我们用不着去寻求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就够你写的。经济的繁荣都出现在太平盛世,而文学的崛起往往是出现在大动乱、大转变。大激荡之后。因为文学是写人的,是写人物命运的,在社会的大转变之中,人物的命运是那么千变万化,起伏不定;旧的势力是那么的强大,新的东西拼命地奋起;人们的追求是那么诚挚,感情是那么的强烈;喜怒哀乐,恩恩怨怨,迷惘困惑,失败胜利……这些都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好作品所不可缺少的。多难而兴邦,文学往往也是在多难中兴起的。“文章憎命达”,这句话不应该仅仅理解为个人的命运,扩而大之应该是指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而言的。贫穷、落后、多难、动乱,这些对文学并不完全是阻力。物质的富有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一味追求物质却肯定会造成精神的空虚。精神和物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我们是搞精神的人,一部好作品总是要有那么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愈是强烈,那作品愈是有久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检查我们的原料仓库,是不是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是积存了许多原料,而且是好原料,是上等烟叶。如果用工业生产来作比方,首要的问题是原材料,然后才是加工的程序。而有了优质的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登广告当然可以多销一点,不登广告也可以不胫而走,《红楼梦》是靠手抄而流传的。如此说来我们在座的同志都不要悲哀,我们每个人的手里似乎都捧着一只“金饭碗”。

  我觉得,创作有如赛跑。长篇是长跑,短篇是短跑,中篇有如八百米。其胜负如何,是靠两条腿决定的。一条腿是生活,一条腿是对生活的理解。当然还有些技巧问题,那像是双手摆动,腰肢旋扭,都是为两条腿服务的。我们有了一些生活的积累是有了一条腿,说得得意点是有了一条健壮的腿。可是对于创作来说,光有生活而没有对于生活的深刻的理解,那就等于没有生活。

  独腿要借用别人的拐棍,无腿要人抬着走,这两种情况在赛跑中都不能取得胜利,甚至连参加比赛的资格都值得怀疑。国外有独腿人赛跑,手轮车比赛,那是另外一回事,那是有双腿的人都不能参加的。我们都知道,光有生活而没有对于生活的理解是形不成作品的。理解得肤浅也不会写得深刻,理解得一般也不会写得独特。对于这一点来讲,年龄大倒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丰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在逐步加深的。在座的同志都有这种体验,即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理解力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的(在生理的某种极限之前)。

  当然,这里的所谓提高,往往与正确是不能划等号的。小时候我读过千家诗,至今还能背上几首。“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早请罪、晚请罪,请罪之前偷读两首唐诗,然后站在那里低头默念,半年下来便把唐诗三百首从头背到尾。如今不请罪了,却又忘得光光的,剩下几首没有忘,那还是年轻时记住的。年轻时虽然记住

  了许多事,印象很深,但理解得不一定深刻,更不全面。背书背诗也往往是鹦鹉学舌,甚至于完全不懂得它的意义。现在我们常常会发现,即当我们重新检查生活的储存时,可以发现某种新的、更深一层的含意,这对我们的创作极其有利。至于创作技巧,在座的都不是门外汉,用不着白手起家的。

  以上谈的是我们有利的一面,其目的并非要自我扩张,实在是一种自我激励。因为过了中年的人对创作往往信心不足,这是常见的大敌。年轻时气壮如牛,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阵冲刺,往往倒也能写点好东西,甚至写出以后也无法超越的好东西。年纪大了往往瞻前顾后,眼高手低,即使写完了也缺少拿出去的勇气,所以说要鼓足信心对我们来讲还是很重要的。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不利的一面。

  有人提出要我们争取成为大作家,成为鲁迅和茅盾。这是一种殷切的企望,好心的鼓励,事实上是有困难的。这种希望也许能在我们下一代的人身上实现。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所有的人,只代表我自己。因为我觉得所谓大作家,并不是写了几部作品就可以作成的,他是一代的民族文化在一个人身上的凝集、体现。如果把文化比成一座山,他应该是站在山巅上的。山巅是个尖尖,形式这种尖尖的山脚方圆数十里,数百里。没有基础形不成山尖,基础很小山巅很低,一根竹竿竖不到天。你看鲁迅和茅盾他们多么渊博!中外古今,天文地理;能创作,能翻译;能写小说,能做学问,一手毛笔字在书法中也是上乘的!环顾我们的同龄人,没有一个人的文化基础有他们那么雄厚。这也不能完全责怪我们的懒散和不争气,自从我们懂事起便是抗日战争,生活动荡,斗争频繁,最后还碰上了那灾难性的十年。在我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没有可能、没有条件多学点东西。我们走上创作之路,实际上是偶尔介入,准备不足,打打停停,且战且走。只是因为经历了一些能使人激动的生活,加上也读过一点书,摸索出一点创作技巧,便马马虎虎地当起作家来了。创作这个东西,你有多少文化修养,都能在作品中看得出来,特别是长篇,简直是无法掩饰的。我们有时候也能把一人一事描绘得有声有色,活龙活现,但读完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缺少大手笔的那种渊博精深,悠远宏厚。我想,如果曹雪芹只是懂得一点创作技巧,熟悉那么几个宝哥哥和林妹妹,他是写不出《红楼梦》来的。一部《红楼梦》,简直有如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博览会。当然,我们今后还有可能再看点书,再学点东西,但是时间、精力和条件总是有限的。

  鲁迅和茅盾走上山巅的时候,和我们现在的年龄差不了几岁。大器可以晚成,但它不是偶成,不是速成。“大器晚成”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明制作一件大器其准备工作必须充分,其制作过程非一朝一夕而已。

  我们除掉底子太薄之外,在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习惯上框框条条还是很多的。有许多曾经流行过,但本身不正确或理解得不全面的观点,在我们的身上还起作用。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思想很解放,其实未必。解放思想和主观随想,和忽发奇想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解放思想主要的是两点,一点是及时地承认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一点是牢牢掌握根据实践而作出的科学预见。前一点是我们作品的落笔之外,后一点是要在作品中加以预示或直接体现的。搞文学创作的人不能没有强烈的感情,但也容易感情用事而不能自拔。文学是具体的,形象的,这就容易造成我们的局于一隅和某种程度的偏激。我们的僵化和半僵化常常是用一种固执、偏激、偏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所谓“瘌痢头的儿子自家好”。当然,不热爱自己的“儿子”是写不出作品来的。但是,如果连“癞痢头”也看不出来未免狭隘了一点。这会使我们的作品缺少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往往是从具体到具体,那具体中体现(不是说出)的一般少了点。鲁迅如果看不清楚阿Q的“癞痢头”,《阿Q正传》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巨大的典型意义。

  如果说以上的分析还有可取之外的话,那么在考虑如何把我们的创作提高一步的时候,就必须从我们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要丧失信心,也不要想入非非;不要犹豫不决,裹足不前,时不待人了!但也不要动辄来个三部曲,企图概括一个时代什么的。最好是花那么一点时间,

  把我们的仓库打开,把我们的积存一一检点,重新认识它的意义。把过去的生活用现在的目光打量,把现在的生活用历史的目光检验。看准了,看清了,然后采取“老鼠吃馄饨”的办法,“挑那有馅儿的地方啃”。不要放着馅儿不啃,老是吃馄饨皮,也不要放着馄饨不吃,企图再去找碗红烧肉什么的。不要过分地爱惜自己的羽毛,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也不要紧,只要求能从某个方面提供一点东西,哪怕是一点素材、一本笔记也可以,让后来都去加以凝集。我们这一代的人要甘愿作人梯。《水浒》引发了《金瓶梅》,《金瓶梅》启示了《红楼梦》,曹雪芹也是踏着人梯上来的。这决不是什么踏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文化是有继承才有发展的。我这样说并非提倡无所作为,而是为我们的提高计划留有余地,便于我们脚踏实地、立即动手。由于我们也存在着种种有利的条件,这样做了以后,在我们的同辈人中也许可以出现几个高峰,出现几个大作品和大作家,只要我们不去把这些作品和作家作跨时代的类比。

  文学这个东西,最忌的是空言大志,它是具体、具体、再具体,一直具体到细微末节。有什么馅儿就得赶快去啃,空想美味佳肴是不行的。世界是有很多美味佳肴,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不妨拿来品尝一下,增加营养,一饱口福。但是不能因而便企图去制作这些美味佳肴,因我们缺少制作这些佳肴的原料。这就象我们看食谱,看完了以后只能望谱兴叹,又是香菇,又是高汤,又是火腿,这些原料你家里都没有的。如今宾客已经临门,再去采买也来不及了,怎么办?还好,幸亏家里还有半筐鸡蛋,那自留地上的韭菜,老根新发,可以下刀。尽其所有:油跑蛋、炒韭菜。文火闷,大火炒。精心制作,盛情待客。其结果倒也是别有风味、别具一格。“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连诗人都会点头称赞的。何也?因为你有那么一种盛情厚意在里面。如果缺少这种盛情厚意,割韭菜又怕伤根,拿鸡蛋又想留存,结果是一把韭菜、两只鸡蛋烧了一锅汤,那也没有什么滋味。十年浩劫之后的头几年,我们很多人都非常激动,有时候差点儿要在大腿上拧一把,看看是不是在做梦。应该说,过分激动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创作往往是热得发冷,冷得发热,冷热相调,在某种恒温之中进行的。再加上当时的拨乱反正,落实政策,许多问题要重新认识,许多具体的事务要处理。那时候我们在创作上多啃了一点馄饨皮,是情有可原,在所难免的。现在,我们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安定下来了,认识也比以前全面,或者说是有所提高,这时候来啃馅,可以说是到时候了!

  我们有了一些制作菜肴的原料,也准备尽其所有,盛情待客了。但那烹调的技术也是不能不考虑的。我们决不能把半筐鸡蛋、一捆韭菜搅拌在一起,就这么向锅里一倒,算是个鸡蛋炒韭菜,量大质次,那也要使人倒胃口。所以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在思考创作方法和创作技术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若干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思考得不够,或者是有意地、无意地、故意地受了三突出、公式化、概念化、图解政策等等的干扰。我觉得,所谓创作方法,是和一个人的思想方法,处世为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分不开的;是和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爱好、习惯分不开的。一个处世严谨、讲究实际的人,你硬要他去掌握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恐怕是不行的。一个欢喜大刀阔斧、快人快事的人,你硬要他去作缠绵悱恻、回肠荡气的描绘恐怕也是不行的。在这个问题上只能“走自己的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不能这山瞧着那山高。同样的创作方法,别人用来就很好,你用来便很糟。“标新立异”这四个字,有人说它很好,有人说它不好。实践的结果表明,确实也有好与不好之分。如果一个人懂得自己的生活中哪些是有新意的,哪些是不一般的,从而把新标出来,把异立出来,这就很好。反之,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基础去追求什么新异,其结果往往是矫揉造作,形式主义。

  关于创作技巧的问题我想说一件事,即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听过茅盾同志的一个讲话,他说“技巧主要是来自生活”。这句话在我的脑子里盘旋了多年,最近似乎才悟出了一点。确实如此,创作的主要技巧是懂得如何把生活中最受感动,印象最深,形象最鲜明,最有意义的东西有机地组合起来;懂得什么地方要抓住不放,尽情发挥,什么地方一笔带过或略而不提。所谓写得巧妙,所谓神来之笔等等,并不完全是由什么纯技巧决定的,它往往是生活

  的某种闪光在强烈地要求你表现。只要你不把住门框硬是拒它于千里之外,它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地跑进来。我很少看见一个人是先学会了技巧才来创作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为生活所逼”。当然,创作上也有许多技术问题,我懂得不多,在座的诸位都懂得不少,恕不多言。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作家、坐家 下一篇:文以载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