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美食家》之后

作者:陆文夫 字数:1377 阅读:287 更新时间:2013/05/31

写在《美食家》之后

幼年时,我曾经有个很滑稽的想法:人活着如果不需要吃饭的话,那会省却多少烦恼啊!及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连猪八戒都很饕餮,孙猴儿还要偷仙桃呐!不仅是人,任何动植物、神仙妖魔都是要吃饭的。可是我的滑稽想法并未因此而消失,只是换了个方位,寄希望于科学。觉得在科学高度发达之后,人们可以制造出一种纯营养的食品,制成药丸或是装在牙膏罐里,每日吞那么几丸或是向嘴吧里挤那么一点。那么一来,所有的土地都会变成花园,无人去脸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劳累。人世间的许多纷争也就此停息。转而一想,此种科学幻想是不科学的。如果所有的人从生到死都是向嘴吧里挤“牙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消化器官的退化,就会出现象《镜花缘》里的无肠国了。李汝珍在写《镜花缘》时,也可能有过如我之想入非非吧,或者说我之想入非非也可能是从《镜花缘》中得来的。李汝珍比我高明,他虽然幻想出一个无肠国,可那无肠公子不还是要吃东西,吃得又多又好。何也?因为吃饭除掉疗饥和营养之外,它本身还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一种快感,一种社交方式,一种必要的礼仪。挤“牙膏”虽然可以省却无穷的烦恼,可那无穷的乐趣的也就没有了。且不说从有肠到无肠之前人类还有可能毁灭,也有可能退化得象一个爬虫似的。

  逃遁无术,只有老老实实地面对吃饭问题。鲁迅翻开了封建社会史之后发现了两个字:“吃人”。我看看人类生活史之后也发现了两个字:“吃饭”。同时发现这吃人和吃饭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代的农民造反,革命暴发都和吃饭有关系。国际歌的第一句就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这是一句很完整的话,它概括了“吃饭”与“吃人”,提出了生活和政治两个方面的问题。百余年间千万个仁人志士揭竿而起,高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去浴血奋战。这一段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的历史,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也不应该忘记。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首先解决“吃人”的问题,那吃饭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只是由于诸多并非偶然的历史因素,我们在基本上解决了“吃人”的问题之后,没有把吃饭的问题提到首位,还是紧紧地围绕着“吃人”打主意,老是怀疑有人要吃人,甚至把那些并非吃人而是企图救人的人当作是吃人的魔鬼。社会处于动乱之中,今天你斗我,明天我斗你,似乎忘记了人是要吃饭的。一旦想起人要吃饭时,却又相信大跃进之类的奇迹,认为亩产可达两万斤,还可以不断地提高出饭率。甚至认为信仰和意志是可以低挡饥饿的。有人堂而皇之地提出了可以三天不吃饭,却不能一天不读“老三篇”。结果却是肚皮和人们开了个玩笑,事实证明“老三篇”可以不读,不吃饭却是不行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古城吟 下一篇:屋后的酒店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