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一枝花

作者:陆文夫 字数:2344 阅读:325 更新时间:2013/05/31

风雨中的一枝花

《雨花》,风风雨雨中的一枝花,居然也活了三十年!其间曾经死过一次,后来又起死回生,眼下还活得蛮有滋味,今年的订户又增加八千。

  我和《雨花》是欢喜冤家,难兄难弟。我能发表小说的时候它就刊载我的作品;我不能发表作品的时候它就刊载批判我的文章。这点儿缘份实乃天作之合,并非哪个人作成的。

  记得是三十年前的一个秋天,艾煊和章品镇突然来到了苏州。两个人悠悠荡荡地来找我,说是江苏要办个文学期刊,准备叫《雨花》,但又觉得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是天女散花,不大革命,好在南京有个雨花台,可以沾光烈士的英名。三个人在小旅馆里谈了一通刊物命名学,接着便去逛旧书店。那时候苏州的旧书铺和小古董店真多,三个人逛了一整天,最后还是章品镇想起来了,他作为刊物的主编是到苏州来约稿的,便站在马路上约我写个短篇。我边走边谈了个题材。艾煊说可以,章品镇说颇有意味,赶快写出来,发在《雨花》的第一期。这就是《平原的颂歌》,一篇惹祸的东西。

  后来我们又惹大祸了,几个人准备创办一个同人刊物《探求者》。所以要办,内中有个小小的原因,对《雨花》有意见。认为《雨花》是个拼盘,没有艺术的个性,是一辆公共汽车。我们不乘公共汽车,要开专车,类似小面包车,装那么八、九、十来个人,车前还有明显的标志,某某流派。这就是我们当年办刊物的主张,即所谓一份刊物应该是“一花独放”。结果是专车没有开得成,公共汽车也不让乘,《探求者》成了反党集团,一个个都下放劳动去。

  我在工厂里劳动了两年半,表现得不错,又取得了乘公共汽车的资格。这时候也不敢奢想坐专车了,有公共汽车可乘就很来劲了,不停地上上下下,六十年代初许多描写工人生活的作品大多是在《雨花》上发表的。不料六四年又来文艺整风,我被赶出文艺界,《雨花》批了我一通之后自己也呜呼哀哉,宣告停刊。它以发表我的小说开始,以批判我的文章告终,我们之间确实是同生死、共患难。

  忽忽又过了十多年,《雨花》活过来了,我也醒过来了。当我重又在《雨花》上发表小说的时候,《雨花》正由顾尔镡主编。顾尔镡办事欢喜有声有色,把个《雨花》办得热热闹闹的,在全国的刊物之林中也颇有点名气。那时候,《雨花》的发行量达到了它有史以来的顶点。等到由叶至诚主编《雨花》的时候,却碰上通俗小说流行,各种新潮叠起,各种纯文艺刊物的发行量纷纷下降,不来点玩艺儿大有点活不下去的危险。叶至诚是《探求者》之一,他当年对于办刊物也是反对乘公共汽车的。经过几十年的跌打滚爬,却也醒悟过来了,别闹什么流派吧,刊物确实是交通工具,是把一些人的灵魂送到一批人的灵魂里面去。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应该是公共汽车,大家乘乘,不能专门接送几个人上下班,所不同的是这辆公共汽车得有自己的固定路线,不能东弯西转满街走,那里热闹就到那里去。叶至诚是个十分随和的人,对于办刊物却是不大含糊的,他郑重其事地发表声明:这辆公共汽车没有什么新玩艺,是本着一贯的宗旨,老老实实地为大家服务的。

  于是,《雨花》这辆车坚持它的基层路线,在江苏的各个城镇跑,颠颠簸簸。吱吱嘎嘎,镇办厂的门前,亿元乡的村口,中、小学的操场边,到时候便会停下来;进城的,下乡的,城乡联合搞横向联系的,闹出矛盾要去告状的,请便。间或也有北京来客,八方名士要捎个脚的,欢迎,请坐在前面,因为这辆车的防震性能不太好,后面颠。有一段时期,有人看不上这辆车,因为它确实不那么豪华,既没有空调设备,又不放流行歌曲,间或放点儿江苏民歌,婉转悠扬,但不够刺激。久而久之(其实也不太久),人们突然发现,豪华车虽然好,可它大多停靠旅游胜地、高级饭店、咖啡厅、度假村,去玩儿一两次倒也开了眼界,多玩了却付不起钱,和家常过日子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如果想要办点实事、处理公务,跑点买卖就更不方便。于是,大家又发现了《雨花》车的优点,豪华谈不上,却也经济实惠,纷纷来订票,订数上升了八千。上升八万是不大可能的,因为他到底是驶的一条客流量不太大的基层路线。也罢,人人都想干大事儿,那小事儿由谁去干呢?小事儿干多了,再由办大事儿的人把它汇集在一起。

  我倒希望《雨花》这辆公共汽车就是如此这般地开下去,风风雨雨,颠颠簸簸,但却是老老实实地营业。随着时代的发展,道路也会平坦些,车辆也会改进点,开车的和坐车的也会感到更加舒服点。但也不能保证从此就不出车祸,特别是道路平坦,车速很快,又碰上蒙蒙细雨天。

  1987年2月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忆朱砚馨同学 下一篇:得壶记趣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