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与名利

作者:陆文夫 字数:2077 阅读:466 更新时间:2013/05/31

清高与名利

中国的文人好象都轻名利,或者说是心里并不轻视,口头上却是轻视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有骨气!为了不低声下气,连工资也不要了。

  李白却是另一种表现,钱嘛,有什么了不起,花光拉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我受李白的影响最深,从青年时代起就不把钱放在心上,虽然不当阔佬,却也从不吝啬。后来有了工资,又拿到稿费,更是不把钱放在眼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教导我们说。

  其后恭逢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工资降级,稿费全无,孩子长大,负担增加,下放劳动,夜卧孤村时想想就有点后悔,觉得上了李白的当。“天生我才没有用,千金散尽不复来”啊!早知道应该多存点钱。你怎么能跟李白相比呢?李白有五花马,千金裘,你只有自行车和棉大衣。昔日的清高者曾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按照现在的市价折算,他是带了十万美金,乘飞机去了美国的夏威夷,你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可他家田里的收成恐怕决不止五斗米。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日子过得还是挺悠闲的。即使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杜工部,他的穷也只是暂时的,他后来在成都营造的草堂,虽然不像现在那么好,看起来总比当年的平民要好得多,比现在差不多的文化人也要好上几倍。由此观之,那些崇尚清高的人倒也颇有点经济实力,如果他连饭都吃不上的话,清高恐怕就困难了一点。

  说白了,自命清高的人往往也是出于不得已,因为相对的贫困,也只能以清高来聊以自慰;因为还没有穷得叮当响,所以还能清高几天。清高者的追求是穷而不移其志,其所以安于清贫是不愿移其志也,一旦碰到那种可以不移其志,又可以获取名利的机会那也是抓紧不放的。我很少见到那一位文化人是对名利毫无兴趣的,有的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在大海里扑腾了多年,而今耄耋老矣,想坐在沙滩上休息休息。古代有许多隐士,似乎远避名利,其实这也是一种手段,因隐居而成名,因成名而出仕,隐士隐仕,因隐而仕也,这和学而优则仕同出一辙。诸葛亮高卧陇中,那是随时随地准备出山的,要不然的话,他又何必化那么多的精力来通晓天下大事呢?所以要刘备三顾茅芦,一方面是搭搭架子,一方面是对成败得失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姜子牙最最危险,一直隐到了八十岁才遇文王,差点儿就要隐到底。所以说,当隐士也得担点儿风险,也有人终生不仕,但也有办法留芳百世。失败的人当然有罗,历史都不记载了,现在所知道的隐士都是隐出了一点名堂来的。

  我觉得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所谓轻名利,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主义,是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不要去争名夺利,不要因名利而纷争不息。这是儒家的一种基本概念,君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矣。这种思想到了解放以后更有发展,不停地斗私批修,就是不许曰利,斗到后来私也未除,修也未了,剩下的就是斗,你斗我,我斗你,斗得大家都奄奄一息。

  如此说来所谓的清高都是虚伪的,都只不过是一种变相的获取名利的手段而已。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人是一种变相的手段,有人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追求,是自我对名利的一种制约。因为名利是个无穷大,是没有极限的,疯狂的追求会带来人类的灾难和自身的毁灭。人对名利、权威、占有、等等的追求是以等加速前进的,设若没有自身和外界的制约,必然是以爆炸而终结。

  轻者把自己炸为尘灰,重者造成战乱,祸国殃民。清高实际上是主张人对物的有限的占有,是想让人做物的主人而不是做物的奴隶;是以精神的追求为首,作为身内;以物质的追求为次,作为身外。清高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但也不那么亟亟乎于名利与权威。

  如果把清高当作一种理想,当作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那么,清高也并非文人所特有,从政者有,经商者有,工人有,农民也有。中国的某些文人有个极坏的习惯,即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不起,“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在哪里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还不是赤裸裸的,和抄房地产,养‘金丝鸟’也没有什么区别。

  1993.7.23.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又送高晓声 下一篇:难忘的靖江夹港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