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3年第10期

漫谈中国新诗地理

作者:蓝 野

字体: 【


  吴思敬:新边塞诗或西部诗提出的时间不短了,初期的边塞诗还是比饺表象化的,它深入心灵的层面不够。虽然不少评论家也为西部诗唱赞歌,但真正的有影响的西部诗并不多,他们风格大体相近,后来难以为继,再那样写下去已经不可能了。西部诗应该写出西北人的心灵,写出西北人生命深处的东西。牛庆国等一批诗人不是在写沙漠、戈壁,而是更多地深入到人的心灵,《饮驴》等作品就从小处写了西北人的苦难。西部诗歌已向着一个新的方南在走。 林莽:前年我们在兰州开了一个西部诗歌研讨会。与会的年轻诗人对西部诗提出质疑。阳飚、古马、北野等一大批西部青年诗人的写作事实上与原先的西部诗歌已大为不同。时代的变化使审美趣味发生了改变,其实章德益他们的写作也是真诚的、认真的,只是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殊性。
  刘福舂:1949年前的诗歌情况如按吴老师讲的板块划分的话,只有上海、北京、昆明和延安,其它地方就不明显。延安诗歌与晋察冀诗歌有很大不同,晋察冀的陈辉、魏巍的诗歌都比较优秀。鲁藜的例子比较典型,他在延安时写诗,一直没有发表,到晋察冀后被那里的刊物大量发表。“七月派”诗人的诗歌那时是一个辉煌时期。
  王光明:“七月派”诗人给中国新诗的发展究竟提供了什么?
  谢冕:他们强调现实主义,他们诗歌中的散文美,他们的主观战斗精神。这些给诗带来个性和生命力。“七月派”无一例外地投入到救亡运动中。
  王光明:当绿原使用卞之琳的方式去写童话时,现在我们仍然感觉那是清新可爱的诗,但他用主观战斗精神去写大时代的时候,反而诗的艺术性受到了不少的伤害。艾青是现实主义诗人吗?艾青三十年代末之前的创作不能说是现实主义的。
  孙玉石:从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这种精神上,“七月派”称自己是现实主义的。“九叶派’’也声明自己是内在现实主义。“七月派”的共同点不光在革命上,也在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上,关注现实是他们共通的,但他们来自多个地区,用诗歌地理学或者用地域的方法去研究他们,就没有多大意义。
  林莽:我们今天的座谈虽然偶尔跑一下题,但基本上围绕原定的题目——诗歌与地理、地域的思考与梳理,谈出很多有意思有意义的问题。今天时间太短,如果这个题目在座各位感兴趣,读者感兴趣,我们可以找时间再谈。谢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根据录音记录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
  参加本次讨论会的共十一人,见44页底下照片。左起:陈旭光、王光明、吴思敬、徐丽松、谢冕、林莽、孙玉石、刘福春、李文彦、蓝野、李志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