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5期
诗歌语言:特殊话语的顿挫与飞扬
作者:霍俊明
字体: 【大 中 小】
伟大诗歌传统。
还有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朦胧诗人的语言态度还和他们的精英立场和启蒙姿态有关。
精英立场和启蒙姿态使朦胧诗人在意识和潜意识深处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受众读者,这种急于交流、表达、宣讲的广场姿态也使朦胧诗人们急于说“什么”而一定程度上必然忽略“怎么说”。这从朦胧诗人的文本中的肯定性的、直陈式的、不容质疑的直截了当的语气中,可以明显看到带有箴言性质的宣告性的、讲演性的广场写作范式。这种直接的简单的语式、语调,明显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大大妨害了诗歌的繁复性和多义性。让我们看一看语言繁赘并搀杂箴言式的这首《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在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有注释
一切心眼都带有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而真正的诗歌写作,决不是依靠思维的简单惯性,关注对思想意义的传达,而是诗人在生存和语言的临界点止的双重涉险与发现,是发现和命名,是黑夜中不懈的汲水者和挖掘者,是在诗句中的每一个字词上驻足,深入到词语的根部,追求字词与生命的意外组合,字词之间闪现着光辉,也呈现彼此纠葛的矛盾和盘诘、辩难,并在其中维持无限向上的精神姿态。
作为一种成人式的诗歌写作,诗人不是自恋,而是自审,是与自我灵魂的辩难、诘问的对话者和他者式的争锋者,是激烈的“我说”和“他说”的同时亮相、彼此张看、交相辉映,是求真意志的语言历险中生命与语言的彼此激活、发现和命名。由此可见,朦胧诗还不是求真意志的成人式的诗歌写作,还是一种不成熟的带有“不纯”成分和粗糙因子的青春式诗歌写作。
这也暴露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歌写作的创造力的危机,朦胧诗仍然是在知识——权力的框架里思想写作,仍带有意识形态幻觉和“宏大叙事”的影子。而事实上,诗人和诗歌不可能是历史话语场的被磁化和“净化”、“升华”的全部内容。
三、历史将收割一切:从1986年开始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1986年在诗歌发展之途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陈超深刻洞见到从朦胧诗到新生代诗转换的意义,他说,“‘朦胧诗’对十七年诗的反动是两极状态的。这一点,仅从一首诗为什么会在白纸上呈形就可以清晰地区别开来。而‘第三代诗’对‘朦胧诗’的再反拨,从特定意义上说却是整体包容后的继续前倾。”第三代诗人对包括朦胧诗在内的诗歌语言观念进行了所谓的“清算”与纠正。
他们拥有所谓的反修饰,反文化,反意象的语言观念。“语言这套‘强制的牌’——在八十年代中期文化探索高潮的熏风中,被诗人们第一次自觉地亮出来”。贵族和英雄气息渐次消褪,代替它的是冷态的生命体验和所谓的中性的、客观的“白色”的语言写作。如《冷风景——献给阿兰·罗布——格里耶》:
这条街远离城市中心
在黑夜降临时
这街上异常宁静
这会儿是冬天
正在飘雪
这条街很长
街两边整整齐齐地栽着
法国梧桐
(夏天的时候
梧桐树叶将整条整条街
全部遮了)
这会儿是冬天
梧桐树叶
早就掉了
街口是一块较大的空地
除了两个垃圾箱外
什么也没有
这使朦胧诗中“疙疙瘩瘩的、饱含深刻的意象群”纷纷溶化。语言被诗人高度接近、高度敌对。“反意象”的结果,是诗又一次打破了缠足——在艺术上,现代诗突破了朦胧诗仅达到过的后期象征主义疆界,进入了二十世纪中下叶世界艺术的战后水准,对于新诗自身来说是更进一步靠近并发展了现代汉语。胡适的《尝试集》也是从一种语言方式向另一种语言方式的演化。然而,尽管新生代诗在诗歌语言观念上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如果说《他们》的代表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和“我们关心的是诗歌本身,是这种由语言和语言的运动所产生的美感的生命形式”旨在祛除诗歌语言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等他者性话语的牢笼的话,那么第三代诗歌的危险是用一种语言观念取代另一种语言观念,这种二元对立你死我活的拒绝任何中间状态的思维方式,大大消解了第三代诗文本实验和语言转向的历史价值和诗学意义。
四、沉潜与挥霍:九十年代以降的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应该是马拉美所说的“纯洁的部落的语言”。它体现了诗人自身在世界和生命的行程中通过语言——独特的存在——来对事物、经验和想象进行重新的发现和命名。如陈超以诗论诗的《话语》:
不是母亲的话语
是母亲砧捣寒衣的声音
你用心听着它
无法转述
你不会感到陌生
但又永远不能洞悉
这就是诗的话语
它近乎不在
你相信了它
你活得温柔
安慰
这种素朴而本真的对诗歌话语的体认,在诗人看来,这种写作是一种“快乐的知识。”
而进行到九十年代,由于物质时代的强行转换,理想主义和启蒙精神渐远,诗人的写作在语言意识上普遍呈现出痛苦、焦灼和向上维度的努力与探询。
诗人“在生命和语言的摩擦中”,在词语的发现和擦亮的“互动、互否、生成”中,把病态的带有世俗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气味的空洞失效的词语从“超员的病房里一个、一个地拎出来!”这种努力放置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写作境遇中,无疑其艰难度可想而知,这是在游动悬崖上踩钢丝和无畏历险,是将头颅在火焰中淬炼的“美学效忠”。诗人在阴森冷酷的时代暗夜写下亡灵书和精神的升阶书,在时代强行进入写作的狂飙中,诗人规避着失语的阵痛和尴尬的愤怒。如《秋天的戏剧》:
我潜心做着语言的试验
一遍一遍地,我默念着誓言
我让冲突发生在体内的节奏中
睫毛与嘴角最小的蠕动,可以替代
从前的利剑和一次钟情,主角在一个地方
可能一步不挪,或者偶尔出没
我便赋予其真实的声响和空气的震动
可惜,不无遗憾,在近年的诗歌文本中,我发现的过多是对语言的遮蔽和搪塞。
如果说九十年代诗歌语言在话语压抑之后存在艰难转换和重新确立自身话语努力的话,那么当下的一些诗歌则存在着对语言过度沉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玩弄、挥霍语言的危险。
它的背景是神性写作的消解,日常语型写作的无聊与乏味。这种语言态度表现为过度地拼贴和堆积暧昧、怪涩的词汇或者几乎不经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