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就全人类而言,应如高尔基的名句:“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由此说来,“读书”就有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双重属性。如果把“读书”放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中来思考,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型社会”的开拓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已不仅仅是摆脱平庸、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的个人行为。“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与中华民族充满“阳光”的未来……
问题是如何让读书成为习惯?
成功的人总是从别人的成功中汲取经验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古往今来无数的圣哲、文学家、教育家,无不是在让读书成为习惯中走向成功的。
开儒家学说之先河的孔夫子,为万世景仰。可是,这通往圣贤的路在何方?圣人自己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发愤(下决心学习)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样说来,孔夫子在中华民族读书史上开创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先河。
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人称诗仙,声蜚四海。人们常常仰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却很少品味他“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的自述。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在《进学解》中却借弟子的口说出自己“口不绝吟于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读书经历。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为我们留下九千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大诗人中留下诗篇最多的一个。当我们顺着陆游成长的足迹寻找其成功的奥秘时,他那“少小喜读书,彻夜守短檠”、“万卷纵横眼欲枯”的诗句,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读书,因心中的志趣而播种
每个人都有心底的梦,读书能承载着人们心底的梦,游向光辉的彼岸,对谁都是一样的公平慷慨。可是,有的人常常把美好的时光花在喝茶、聊天,整个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甚至面对着剩下的一点可怜时间犯起愁来,也不愿意拿起一本书来读一读。一个只凭两本书: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故事的教师是可怜的。而像安徽省亳州市的一位老师在来信中所说:“由于教师缺编,教师负担过重,疲于应付工作,超课时跨课时又有晚自习,教师几乎长期处于单一放电状态,很少有时间用于看书学习。”这种由应试教育孽生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将会是教育的悲哀。
如何从闲散、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务中振作起来,如何处理好工作与读书的关系,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挤出一点读书的时间?如果,一个人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左拉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仔细地品一品爱因斯坦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琢磨琢磨鲁迅先生所说的“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了”的话语,他就有可能把像海绵里的水一样的时间挤出来。
而把时间挤出来的动力,是一个人的志趣。从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者的读书经历来看,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过程,总是在静静地阅读中伴随着一个人的志趣和毅力,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而无以广才,非志而无以成学”,便是这个道理。
这里所说的读书与志趣的关系,并非是极其功利的庸俗实用主义阅读方式。一个人“总有一种真情让你感动”,当一个人抓住让自己感动的真情,追逐心底的梦,燃起“阅读改变人生”的火种,那么,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务已不再是无暇读书的理由;你将不再多愁善感,不再得过且过;你将克服读书倦怠心理……因为“伟大的精力,只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一个人有崇高的生活理想,才有斗争的方向和胜利的信心。”而这自信便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
也许有人说这个话题有些理想化。然而,人生真的需要一点理想,一番真情来播种读书——追求的种子。实践证明:“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智发展得越快。”正是因为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才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才有不朽的《离骚》。因为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襟怀,才有“白衣一跃为卿相”的李白。因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才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即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也曾有“大济苍生”之志。
正是因为有“用爱与智慧塑造民族未来的教育理想”,才有我们教师从事这种职业所需要的刻骨铭心的挚爱与责任,才有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李吉林、魏书生等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
读书,因静静地滋养而生根
如果说“志趣”是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起点,那么静静地阅读便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旅程。
近年来,许多学校打出“书香校园”、“静静阅读”的品牌,努力为学生们营造一个适宜的读书环境。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校长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读书环境的同时,一定要为我们的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的氛围,要给教师松绑、减负,要给教师一些读书思考的时空。
由于人的秉性、兴趣及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一个人养成读书习惯的途径也不同。金庸先生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直到现在,我每天仍然花四五个小时读书。”而且是“我从小喜欢读书,并不是大人逼出来的,完全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更多的人是受环境的熏染,或在引导和督促下形成的,甚至有些人的读书习惯是被逼出来的。无论哪种形式,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都将为你带来幸福。
读书与练功一样,练功一般讲静而收心纳意,意守丹田,方能练精化气,练气生神,方能取得练功的佳效。就一般人而言,读书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安静的环境能使一个人浮躁的心静下来。当一个人品着“凡物静观皆有得”,“才需学也,学需静也”的箴言;或兴之所致,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读书,一天、两天、三天……随着读书的数量与质量的提高;随着自己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到读书使你喜静的过程,读书的种子将会在你心中生根。你将在收获智慧的同时,收获几分从容与自信,收获几分学生对你的尊敬,而这几分收获又激发你不断地读书。
在江苏省南通市濠河岸畔,有一座非常安静的院落。李吉林老师数十年如一日,除在外开会讲学外,每晚都在这安静的院落里读书。在静静地阅读与思考中,在“情境教育”的探索实践中,李吉林老师从一位只有中师毕业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今天受人尊敬的教育家。而赵谦翔(著名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等称号),当年,没有在“地仅容膝,在昼犹昏”的小屋子里多愁善感,自怨自艾,而是投身于“两山夹水,沿水有路”的天然大书房,春、夏、秋三季,“举手为案,漫步当椅”,忘情地享受着读书之乐……
也许有人说,这已是赵老师三十多年前的往事,而如今已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还能,还需要静静地读书吗?重庆的龚春燕老师几次来京,我去宾馆看他的时候,他都在静静地读书。他说:“魏书生老师给我的贺年片上总爱写一句话:‘静能生慧!’”龚春燕就是一位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拿着笔记本电脑,在网络中汲取,在静静地阅读中,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今天的特级教师、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刚刚提到的几位都是我的师长,是我的朋友。他们成长的历程,让我坚信“阅读改变人生”离我们并不遥远。
读书,因毅力的耕耘而开花
孔夫子将读书学习分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个层次,三种境界,这是读书之道。就一般人而言,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应如一句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为,在“苦学”与“乐学”之间相隔的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就今天广大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而言,必须超越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务的物质樊篱。这注定在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路上,要靠一个人的毅力和耐性来支撑,只有勤奋而不畏劳苦的人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在江苏省无锡市钱钟书先生的故居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聪明成不了大气候,钱钟书的大智慧、大学问,来自大刻苦。”而我们许多人景羡的只是成功者耀眼的光环,而忽略了“学问是苦根上的甜果”的耕耘过程。
在中华民族读书史上,苏秦“锥刺股”、孙敬“头悬梁”、孙康“映雪”、车胤“囊萤”等故事虽然已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是,古人珍惜光阴、刻苦读书的精神却融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成为自强不息者的精神。
江苏的唐江澎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老师。他曾因病残的腿而没有迈进大学的门槛。他一面揽来刻钢板的活,以2角3分一张的薄酬来弥补生活的拮据,一面找来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和王力的《古代汉语》,“一字一字地读,一页一页地啃”……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当上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将“苦读,获得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体验”(唐江澎语)用于他的教学实践中,闯出一套体悟式教学方法。他也在苦读中,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得“人民教师”奖章)。 读书,因感悟的积累而结果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贵心悟”、“学以致用”……
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
我赞美读书要蘸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感悟,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张载的“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能取其精华化作自己的智慧。
我赞美读书就是读自己、陶冶自己,一个读懂自己的教师,才能读懂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的道德,才能读懂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赞美教师静静地阅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添几分书香、添几分人文涵养、添几分和谐厚重。但静静地阅读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名教师当他把个人的志趣融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洪流中,他的阅读才有价值。
我赞美教师博览群书,但是,要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加以辨别(一个自己知道读什么的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读什么)。否则,“不加辨别地读书,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读的越多,越是一片狼藉”(陈四益语)。
我赞美读书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只教不读则流于浅薄,只读不教、不实践则为纸上谈兵。
我愿“心中的志趣”,“静静地滋养”,“毅力的耕耘”,“感悟的积累”能化作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小舟,驶向由“学会”变为“会学”的时代洪流,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心爱的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