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有效进行课前预习

作者:佚名 字数:7455 阅读:243 更新时间:2016/06/09

中学生如何有效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

1.1什么是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包括四个方面:心理准备、身体准备、物质准备、知识准备。

预习主要是知识准备——课前准备的核心。即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初步了解。

    听课前要做好预习。在老师讲授新课前,学生应有计划地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做好准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所准备。“凡事预则立。”有无准备,准备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

1.2预习的必要性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听课的起始环节﹚,对学习影响很大。把握好这个环节,也就抓住了听课的主动权。

一座楼房靠坚实的地基支撑着。没有坚实的地基,楼房就岌岌可危。我们所学的各科知识和楼房一样,都有自身的结构和体系。新的知识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应循序渐进。《学记》讲,学习要“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而不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其实都是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解释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的。如果在学习新课时,与之相关的旧知识、旧概念不会了或者遗忘了,就意味着头脑中的知识序列出现了断裂。或者说学习阶梯中断了,其结果对新知识不能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必须预习。通过预习,准备好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旧知识,从而为课堂学习扫清障碍。

1.3预习的重要性

1.3.1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听课效率

同一班级的学生听同一老师讲同一内容,但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匆匆打开课本,对新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一节课下来,有时听懂了,有时似懂非懂。遇到知识障碍就得听天书。而预习过的同学,对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新课要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心中有数。

预习时虽然不能对教材全部弄懂,但有时只要努力总能弄懂一些。对自己弄懂的东西,对它就会产生兴趣;对虽经努力仍未弄懂的东西,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态下听课,精力自然就会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课时,目的就会明确,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主动。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可进入更高的境界。

总之,通过预习不仅对新课的内容达到了初步的领会,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大大减少了听课的盲目性、紧张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知识的当堂消化吸收

另外,预习使我们有精力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弄懂的内容时,可以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否正确,可以<?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老师学习考虑问题的思路,看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1.3.2  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由于预习,我们对教材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和板书所写的内容,哪些是教材上有的,哪些是老师补充的一清二楚,记笔记时重点是记教材上没有的或自己不清的,以及老师反复提示的关键问题。这样就可以把个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听讲和思考上,不至于造成既没记好,也没听好的局面。

1.3.3 预习能让你学起来更容易

预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对知识的当堂消化和吸收,可以避免上课似懂非懂,下课再重新看书学习而浪费时间;对新知识的当堂消化吸收,也可以节省课后复习、作业的时间;还可以降低作业的错误率,从而节省了改错题的时间。因此,课前预习并非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它赢得了时间。

预习可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有利于巩固已有的知识。在预习中,为了理解新知识,就要积极地追忆与新知有关的旧知。追忆不出来,再去翻阅旧教材。预习中对旧知的追忆、理解的目的性、广泛性、间隔的久远性等,都有助于对已知的巩固。

预习中独自琢磨通了的知识印象深刻,难以忘记。即使没琢磨通的内容,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带着问题去听课,豁然贯通印象更深刻。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在听课时得以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这比光是听听课,在脑子里印象深刻得多,容易记住。

学习被动的同学,往往是由于上课听不懂。而听不懂的直接原因是课前不预习。因为学习中缺少预习这一基础环节,而影响上课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上课效果差,又波及到复习、作业等环节,使学习陷入被动局面。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同学,他们学习很努力,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作业,时间总是不够用,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

办法只有一个,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良循环为良性循环。越是时间紧,越要抽出一定时间预习。通过预习避免无效的活动,通过预习赢得学习的时间;通过预习扭转被动的、苦恼的、倒退的学习过程的恶性循环。越是上课听不懂,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预习

1.3.4 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对培养自学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法。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独立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一个人为什么要有自学能力呢?首先,自学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如,在老师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时,有些同学阅读的速度快,对所阅读的内容分析概括得准确、全面;有些则不然,不仅阅读速度慢,而且回答问题时抓不住要领。前者有自学能力的同学,学习速度快,掌握知识所用的时间短、学习质量高;后者则相反。其次,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既包括以老师指导传授为主的上课环节,也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以自学为主的环节。因此,在校学习虽然不以自学为主,但自学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预习、课后复习、作业、阶段复习等学习环节的质量。那种只知道死记硬背、照葫芦画瓢的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了自学能力,就像船儿挂上了风帆,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自由地遨游。就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立身于社会,为人类做贡献。

总之,预习不只为现在在学校的学习服务,而且为今后独立自学服务。

2.如何进行高效性的预习

2.1 要分类预习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学期预习、阶段预习、课前预习

①学期预习,是指在开学前﹙假期中﹚或开学初,集中一定的时间,通览教材,进行系统自学的过程。通过学期预习,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就可以居高临下。从全局的高度进行学习。而且,这样预习也可以缓解平时学习的紧张。对于难度较大,自己感到吃力的学科,这种预习更有必要。

②阶段预习,是指用较长、较多的时间预习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初步建立这部分知识的结构。阶段预习可明确该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也有助于从系统的角度掌握知识。

③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这类预习所用时间短,收效快,所以更为常用。

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如果学期预习充分,阶段预习就可以节省时间;如果阶段预习充分,课前预习也可以不必天天进行。如果能把这三种预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就会更加明显。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

2.2选择预习重点,不要全面预习

中学生课程比较多,每天除上课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作业,用于预习的时间有限。如果各科预习全面铺开,势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学科先预习,时间紧时,先查生字/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把新课快速阅读一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2.3 明确预习任务

预习的具体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框架和思路;

﹙2﹚找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

﹙3﹚找出新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准备在课堂听讲中解决。

﹙4﹚适当做一些预习笔记和习题。

2.4 选择好课前预习的时间

课前预习时间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的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课文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很多。

2.5课前预习法的步骤(以课题剖析法为例)

第一步,课题剖析。  课题剖析是指就学习课题的名称或标题,分析包含的基本含义,力争对课题名称有一个明确的印象。然后阅读课文找出从属于课题名称的各个并列项目,再通过比较找出主要项目进行认真阅读,画出重点内容,找出不懂的问题,最后按照课文顺序列出提纲。在上课时能与老师的板书作对照,以便不断改进预习方法。

第二步,阅读教材。  阅读是预习的最基本方法。预习主要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来达到对新知识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的。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来进行有效的阅读预习:通读教材,目的在于找出重、难、疑三个点;充分利用工具书、参考资料扫除障碍。对确实不明白的地方,做适当标记,以便在新课学习中向老师学习;读完教材后要回顾全文,做好归纳性小结。

第三步,联系旧知。 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是由于旧知识被遗忘了或存在知识缺陷造成的要及时补救;如果遇到旧知识的模糊不清,就要立即对它们进行重新学习或复习。然后就这些原来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对新知识的内容结论进行推导、探究。在推导过程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颖的思路。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新知识。

第四步,标记重点和疑点。  根据课后的思考题和自己的判断,标出教材的重点范围,这样就可以知道下一节要讲述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做好课堂笔记。对教材中的新观点和有疑问的地方,你不必非要在预习中就全部弄清楚,否则就可以不用去上课了。你只需要知道下一节课的难点在哪里,有哪些问题就行了。找到了这些疑难之处,在听课时就会专心致志,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第五步,动手解题。  预习从新课的联系开始。在预习时,要先阅读课后练习,然后根据这些练习,在课文中寻找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完成习题后,还要对练习进行检查,看自己的记忆情况是否符合课文要求。做到课后习题与阅读课文的有效结合,提高预习质量。

2.6预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一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第二遍。

    ﹙2﹚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一遍对新课文的迅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找、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3﹚要边阅读边记笔记,边读边划,边读边批  在预习时,需要认真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脉络和重点、难点。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记在书上,一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画勾;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一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划”就是划层次,划要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是没有读进去。“批”就是把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验证。

    ﹙4﹚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一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它们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认真的边听、边思,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仍不明白的问题,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止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5﹚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   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它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6﹚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后再做笔记。

﹙7﹚ 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预习时,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

﹙8﹚与其它学习环节相结合    学习过程是由计划、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等各个环节构成的循环过程,偏废了哪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学习效果。预习应与这些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3.几种课前预习的方法

3.1 阅读教材法

阅读教材法是通过阅教材,达到对新知识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可按以下步骤来做:第一步;认真通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可以适当做笔记或批注。第二步,利用工具书、参考书扫除障碍。第三步,对不懂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是由于旧知识遗忘了或存在知识缺陷造成的要及时补救;对经过努力还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等上课时听老师讲解。第四步,读完教材合上书本,围绕预习任务思考一下,教材讲了哪些内容,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哪些是新知识,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等。第五步,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一些练习题检查一下预习效果。

3.2 问题导向法

    预习从新课的练习开始,在课文中寻找直接的或隐含的问题答案,把做练习题同阅读教材结合起来。

3.3 课题剖析法

课题剖析法是分析课题名称含义,力争对课题名称有一个明确的印象。然后阅读课文找出属于课题名称的各个并列项目。再通过比较找出主要项目,认真阅读画出重点内容和不懂的问题。最后按课文顺序列出预习提纲。上课时与老师的板书作对照,不断地改进预习方法。

3.4 探究尝试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新知识的结论或问题,进行推导和探究,自己推导出新知识的结论,甚至形成自己独到见解或新颖的思路。这种方法适合于基础知识扎实、学有余力的同学。

4. 三种阶段预习法

4.1 单元目标法

根据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预习。预习后再对照目标要求。检验预习效果。

4.2 单元教材研读法

通过对单元教材的认真阅读,研究教材的重难点和疑点。达到对单元内容的整体了解,并能了解各章在单元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4.3 图表整理法

通过预习把涉及到的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用图表形式列出来,找出规律和联系。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中学生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下一篇:学习要做情绪“恒温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