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表达能力
学习和记忆解决的是在人脑中贮存知识的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所创造的新知识,如果只是创造者个人进行记忆,意义就不大了。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让更多的人理解、记忆,进行学习,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表达能力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表达能力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其中又以书面表达能力更为重要。每个想成才的青少年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你要想将来有所建树,必须在中学时期就努力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从这些方法中,可以发现,同学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有相当的内容,就是训练这两个能力。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努力实践,多去实践。
★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法
有不少青少年,在公众的场合下讲不好话。明明是经过准备的,一到台上,脱离稿纸,就讲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
影响口头表达的原因是什么呢?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思维的敏捷和思路的清晰与否。
讲话和写文章不同,不能停下来多作思考,必须一句接一句地说,这就要求思维敏捷,前后连贯,不能结结巴巴;要求思路清晰,语句具有条理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思维敏捷,来自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讲话的时候思维就会越活跃,越敏捷,因为各种知识会使你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毫无思维阻塞的感觉。思路清晰,来自于对所要讲的事物的熟悉。比如;老师让你复述一下《社戏》,如果你对课文的内容不熟悉,复述起来就会含糊不清。
第二,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讲话者掌握的词汇量有关。很简单,话是由词组成的,掌握的词汇量大,讲起话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的词语,也不会出现由于选不到适当的词语而语塞结巴。
第三,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受讲话者讲话时的心情稳定与否的影响。一般人在公众的场合、大场面的情况下,容易由于担心讲不好而产生心慌,心情镇定不下来。这是由于讲得次数少的原因,只要多练习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针对上述三种因素,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就明确了。
首先要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讲话之前做好准备,充分熟悉要讲的内容。其次,就是多讲,在各种场合下主动地讲。课堂上踊跃发言,开小组会或班会时积极发言,哪怕给班上的同学们读读报也可以。看完电影、小说或听过新闻广播之后,主动地向同学复述电影、小说或新闻的情节内容。学校里举办的朗诵会、讲演会、讨论会等集体活动,都积极主动地参加。这样,思维就会逐渐敏捷,口齿就会逐渐伶俐,就会逐渐适应各种陌生的大场面而不心慌。
其实当众发言次数最多的场合是课堂。争取课堂发言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常州市新闸中学初三(4)班的任文琴同学就善于利用课堂发言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她说:“每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的思维就活起来了。有时候为了答好题,我连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小学里学的知识都用上了,这样就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争取发言,就得很快作出反应,举手慢了会被别人抢了先,所以促成我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
★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法
所谓书面表达,就是写文章。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作能力。怎样提高写作能力?郭沫若有一段话:“多体验,多读书,多请教,多练习,集中注意,活用感官,尊重口语,常写日记,除此之外,别无善法。”这一段确实是学写作的经验之谈。
青少年在学校里学作文。那当然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了。但仅仅靠两个星期写一篇作文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此,青少年在课外还应练习写作。练习的方法就是刚才所引的郭老的那句话。如果简单一点,可以缩成九个字:多读、多写、多改、不怕难。
多读,就是多读名家著作,多读规范的作品。找来几篇极好的文章,“依样画葫芦”。一开始写作总是这样的。这叫模仿,书法上叫临帖,绘画上叫临摹,都是一个意思,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的同学也在读,但效果不大。那是他不会读。为了学写作去读范文,就不能从情节上、内容上去读,而应当看其是怎样的结构、如何的顺序、使用的语言等。细细体会,求其一得。虽不是每篇文章读后收获都很大,但总应有所得,那怕揣摩出一点收获也是可取的。
多写。所有谈写作的文章都要说这一点。写作能力确实是在多写中练出来的。初写的时候,可能写不好,不足为怪,不要爱面子,任何会写的人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多改。多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次写过之后都要进行修改。写而不改,写得再多,等于没写。在修改的过程中,大脑得到反馈信息,知道了这次写得好的地方是怎样写好的,写得差的地方是怎样写差的,怎样写又是要不得的。下次再写时,这次写得好的办法就可以发扬,写得不好的就设法避免重犯。要不怕丑,敢于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别人看,让人家挑毛病;要敢于删改,哪怕全部推翻都可以。
当然,修改也有方法。不要一边写一边改,写完之后再改;不要刚写完就改,放上三五天之后再改;改的时候,要先从全局着眼,从整个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上看,要核对引文,然后再在语言文字上斟酌。
最后,不怕难。就是说不要急于求成。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速成。它的特点是“知易能难”。写作理论和知识一讲就明,一听就懂,一写却不会。因为懂得了写作知识,并不等于你会写作,因此要不怕困难,勤奋练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写文章要用自己的话
写文章要用自己的话,不光文章的观点是经过自己头脑思索而得出的,文章的表达形式也应该是自己独具风格的。
高尔基初学写作时,曾多次遭到失败。
有一次,他准备写一首长诗《老橡树之歌》,下了好多功夫,阅读了大量的意大利和英国的诗歌。为了使这首诗“美”起来,他从读过的意大利和英国诗歌中挑选了许多诗句,写进了《老橡树之歌》。高尔基看着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就把它给了著名作家柯罗连柯。
可是,出乎意料,柯罗连柯读了诗之后,只有一句回话:“请您用您自己的话,写您自己看到的东西吧!”
柯罗连柯的话,对高尔基如同当头一盆凉水,使高尔基清醒过来,他终于明白了写文章应该用自己的话的道理。于是,高尔基毅然一把火烧掉了这首长诗,只留下了两句:
“我到世界上来,
就是为了不妥协!”
因为这两句话是他自己的语言,写出了他自己的性格。后来,高尔基把这两句诗的精神体现在他的第一部小说《马尔加·邱德拉》中,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作,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用自己的话,初学写作,是可能有不“美”之处,但是不写就永远得不到提高,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不要顾这顾那。
用自己的话写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的句子。写作时,不要动不动就是“自豪呀”、“幸福啊”、“给我的教育多深刻啊!”“多感人啊!”;开头喜欢来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结尾总是“奔向未来”“争取胜利”等等。这样的文字其实并无文采,不如用具体的内容让读者感觉到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所要说明的问题。
(2)多用短句子。长短句各有用处,用外文和中文进行比较,会发现汉语的特点就是短句子多。短句子简明有力,读的人容易懂。因此,做作文时要尽可能用短句子,老舍先生就十分重视用短句子写作,有时碰到长句子,他也要尽量断开。孙犁《荷花淀》有这样一段描写:“这青年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用的就是短句,如果这样写:“这是一个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膝盖,光着脚的年轻人。”就不符合汉语习惯,阅读起来就会十分吃力。
(3)写作前要掌握丰富的材料。这样写作时就有一种强烈的要求发表的欲望,不会是无病呻吟了。无病呻吟,就会言不由衷,不得不去找一些不必要的空洞的词来充数。如果缺乏材料,写不好,就不要硬写。再搜集材料,待材料充足后再写。
★理工科学生怎样学写作
志向搞理工农医科的同学,有不少人不重视写作。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理工医农类大学毕业的学生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虽然不会要你去写小说写剧本,但是仍旧需要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技文摘、实验报告、病案报告等等,这些都离不了写作。目前,理工医农类
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学时期忽视了写作训练。有的甚至出现这样的教训:有一个搞工科的研究生,完成了一项在世界范围内有突破性贡献的课题。但是就是由于他写作能力不强,论文磨了很长时间才脱稿,等到他向世界有关组织申报这项科研成果时,才知道外国一个晚于他搞成同样课题的人,因为论文发表得早,获得了这项研究的利权。所以,理工科同学绝不能忽视写作。理工科学生学写作,首先要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了解写作“确立主题、选择材料、精心构思、认真表达、反复修改”的程序,了解写作中论证、说明、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手法。
这些写作基本知识,在中学六年里,都陆续讲过,理工科学生应当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并一一掌握。尤其是论证、说明、叙述的表达手法,是理科学生今后用得比较多的,更应当熟练掌握。掌握了这些基本功,就为今后学习科技写作、农业写作、医用写作等专业性写作打下了比较厚实的基础。
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写作基本功时,可以把重点放在表达的准确、通俗和简练上。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各种文体,因为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不需要渲染、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手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通俗性和简练上则要求得格外严格。
除了我们前面讲的例子,历史上由于表达能力差而造成失误的事也不乏其数。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做了各种试验,精心地研究了电磁现象。他在他的专著《电学实验研究》中用“力线”这个观念来表述他对电磁现象的看法。成果发表后,在二十多年中,法拉第的提法一直受到非议,有人说:“谁要是在精确的超距作用和模糊不堪的力线观念之间有所迟疑,那简直是对牛顿的亵渎!”可见,这“模糊不堪”的表达是法拉第成果受到非议的原因之一。
后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读到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报告。他认为法拉第的见解新颖合理。麦克斯韦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法拉第的成果,最后以一组高度抽象而对称优美的简单的微分方程表述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把电磁学理论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人们欢呼麦克斯韦划时代的贡献时,麦克斯韦说:“我不过是一篇论文的作者”,“是一支好笔。”
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玻尔,他的关于原子结构量子论的划时代的论文,最初在送给剑桥的汤姆逊时,汤姆逊就以“篇幅太长”为由不予发表,险些葬送了玻尔的一生。幸亏玻尔又把论文送给在曼彻斯特的卢瑟福,卢瑟福亲自帮助玻尔进行修改,才使这篇文献得以发表。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理工科同学不重视写作的现象应该改变了。
|